韓麗娟
【摘要】?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高血壓、糖尿病等的高發(fā),導致慢性腎病的發(fā)病率也逐年升高。在每10個人當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是腎病患者。腎病如果沒有及早發(fā)現(xiàn)、治療,就會愈演愈烈,最終可以發(fā)展為尿毒癥。許多早期腎病患者癥狀都不明顯,那么,出現(xiàn)哪些癥狀就需要引起重視,前往專科醫(yī)院進行檢查呢?慢性腎病需要怎么樣治療呢?
【關鍵詞】? ?慢性腎病;臨床癥狀;分類防治
慢性腎病的6個臨床癥狀
1.浮腫
多見于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等多種腎臟疾病。腎病導致的水腫大多先出現(xiàn)在下眼瞼,在早晨起床時明顯,慢慢發(fā)展到全身。所以要盡早就醫(yī),明確病因。
2.腰痛
慢性腎炎、泌尿系結石、急性腎盂腎炎、腎腫瘤等都會導致腰痛。如果頻繁出現(xiàn)腰痛要及時就醫(yī),并向醫(yī)生描述腰痛的發(fā)生時間、具體部位、疼痛感等,方便醫(yī)生進行診斷。
3.泡沫尿
如果尿液靜置一段時間后依然有較多的泡沫,則說明尿中的蛋白含量已經升高。蛋白尿多見于腎小球腎炎、高血壓腎損害、糖尿病腎病等腎病。
4.血尿
泌尿系統(tǒng)感染、腎小球腎炎、多囊腎以及泌尿系統(tǒng)外傷、結石、腫瘤等都會導致血尿。有的血尿通過肉眼可以看出,有的則需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出,不管是哪種血尿,一旦發(fā)現(xiàn)都要前往醫(yī)院檢查,明確原因。
5.高血壓
慢性腎臟病的發(fā)展會引起高血壓,而高血壓也會引起腎損害,二者是離不開的。因此,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重視腎臟保健,定時進行腎臟的相關檢查。
6.貧血
大部分的貧血患者,尤其40歲以上的,都是由于腎臟疾病引起的。腎性貧血不僅會造成體力下降、心慌等癥狀,還會加速腎病的進展,使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升高。
慢性腎臟病要分類防治
慢性腎臟病如果不在早期防治,病情就會逐漸加重,甚至發(fā)展為尿毒癥。那么,不同的人群應該如何預防慢性腎?。烤唧w措施如下。
★健康人群
日常飲食保證營養(yǎng)均衡,減少鹽的攝入;按時喝水,不要憋尿,堅持運動,飲酒要有度,避免酗酒。每年定期檢查腎功能、尿常規(guī),也可做腎臟的B超檢查。
★高危人群
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要積極控制病情,在專科醫(yī)生的指導下堅持藥物治療。合理飲食,堅持低糖、低鹽、低脂飲食,密切觀察自身的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至少每半年做一次腎臟檢查。
★已有早期腎病的患者
這一類人群要及時進行有效治療,避免慢性腎病加重,積極治療腎損傷引起的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