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
【摘 要】服務性學習和傳統(tǒng)課堂授課不同,服務性學習是通過社區(qū)的配合及支持,提供多種多樣的工作場所,面向各類人群進行護理實踐?!痘A護理學》中強調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技能、綜合素質都要得到提高,所以為了加強基礎護理學基礎教育,服務性學習和基礎護理應該協(xié)同發(fā)展。本文主要研究了服務性學習和基礎護理教學協(xié)同發(fā)展的應用以及產生的效果,希望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對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服務性學習;基礎護理教學;協(xié)同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175-01
服務性學習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教學方法及理念,以學生為服務對象,為其制定學習目標并提供有效服務,將學習和服務工作相結合。在基礎護理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還存在許多局限性,而服務性學習和基礎護理教學的結合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所以對于兩者協(xié)同發(fā)展的研究具有積極作用,對以后的基礎護理教學也有著借鑒作用。
1 服務性學習的特點
1.1強調學習者和被服務者的互惠
傳統(tǒng)的護理教學方法,以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是將患者作為資源來對待,而學生則把患者當做臨床見習的對象,在教學過程中患者一直是作為示范模板為教師和學生進行服務,卻沒有獲得實質性的益處。服務性學習很好的彌補了這一缺點,通過社區(qū)提供的工作場所,讓教師和學生走進社區(qū)為患者進行健康管理,讓患者得到真正的醫(yī)療服務。
1.2強調學生的反思結果
服務性學習中學生的反思包括服務前、服務中、服務后的反思。服務前要求學生提前明確服務目標,服務中將反思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服務后反思是指在服務活動結束以后做出總結和討論,為今后的服務性學習提供經驗保證[1]。
1.3提前確定學習內容
在服務性學習中,教師的教學內容都是提前確定的,教學內容是根據教學大綱具體要求展開,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此外,教學內容貼近社區(qū)患者的具體疾病和治療情況,更加符合患者的需求。
2 服務性學習在基礎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專業(yè)中的核心課程,學生通過實驗室學習和臨床實踐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通常就可以滿足患者的需要,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為學生今后的護理學習中以及職業(yè)生涯發(fā)展奠定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2]。服務性學習更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尋求教學方法的改革,使教學效果有更新的突破。相關教育工作者在做了實驗以后發(fā)現,基礎護理教學中引入服務性學習的方式對于學生理論和實踐技能的成績有顯著的提高作用,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護理技能。
3 服務性學習在基礎護理教學中應用的效果
3.1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服務性學習主要的特點是將學習內容融入到患者的實際服務中,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學習內容貼近社會和生活。大部分教學內容都和護理實踐有關,比如為患者測量血壓、進行康復治療等,可以為學生營造實際工作場景,在學習中對患者的需求進行及時反饋,通過這種學習方式,減少患者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產生滿足感,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服務性教學方法也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2增強學生理論和實際結合的能力
基礎護理教學在課程結束以后,學生對于實踐操作能力和理論知識仍然掌握的不夠,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容易遺忘,實踐操作也不夠豐富,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不夠扎實。服務性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的教學場景,學生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對護理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也更加扎實,通過服務性學習這種將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學習方法,可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成績同時對于實踐操作也熟練掌握[3]。
3.3增強社區(qū)和學校之間的聯(lián)系
學校作為開展服務性學習的實施者,社區(qū)則是服務性學習的主要場所,兩者均是服務性學習中重要的部分,應該建立良好的關系,共同努力配合讓服務性學習得到更好的開展。在服務性學習開始以前,學校和社區(qū)要根據學校課程的安排和社區(qū)患者的病種等時機情況,討論學習目標、制定服務對象和教學內容、開展的活動方式。將服務性學習融入到學習性學習中,同時也可以滿足社區(qū)的需要,而學生的參與可以提高社區(qū)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促使社區(qū)和學校建立良好的關系,共同發(fā)展。在學習服務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有了保障,社區(qū)的護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4 服務性學習在基礎護理教學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4.1服務性學習場所的選擇
服務性學習的場所一般會選擇在社區(qū)進行上門服務,既可以及時幫助社區(qū)中有需要的人,還可以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通常服務性學習選擇的場所離學校較近,減少師生往返時間。同時選擇的場所中需要相關服務人員的配合,積極與學校合作,確保教學工作的完成[4]。
4.2注重反思的開展
學生在服務性學習中的反思是學習中較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實際學習總的收獲通過反思的結果來呈現。通常情況下反思要在活動后進行,讓學生總結服務性學習中的學習心得,注重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效果。每一次學習時間結束后都可以寫一份反思日志,內容包括學習的收獲、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工作的完成情況以及對于本次學習的體會和建議,為今后的評價和改進提供依據。
結束語
對于基礎護理教學來說,有了服務性教學的幫助,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接受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服務性教學在基礎護理教學中的應用不斷完善,兩者相互補充、促進,協(xié)調發(fā)展。目前很多院校都將服務性學習和學校課程結合起來,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內容和計劃,在今后的教學中也會進一步加強服務性學習和基礎護理或者其他課程的融合,為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貼心服務,同時也加強學生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高云.開放式教學和服務性學習引入基礎護理學教學效果初探[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7).
[2] 楊娜.翻轉課堂在中職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36(19):89-90.
[3] 陳麗萍.基于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中職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8(32):168-169.
[4] 劉芹英.基于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健康之路,2018(1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