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慶
【摘 要】目的:研究綜合教學模式在婦產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婦產科實習的學生48例,分為兩組,2018年進院報到的學生為常規(guī)組,2019年進院報到的學生為研究組,各24例。常規(guī)組學生應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研究組學生應用綜合教學模式。對成績優(yōu)良率進行對比。結果:研究組學生的成績優(yōu)良率(100.00%)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79.16%),數據差異顯著,均具統(tǒng)計學價值(P<0.05)。結論:綜合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相較于傳統(tǒng)單一理論教學辦法,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學生的成績顯著提高,對學生的實習經驗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有極大的幫助,推薦使用。
【關鍵詞】綜合教學模式;婦產科;臨床實習帶教;成績優(yōu)良率
【中圖分類號】R71-4【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100-01
婦產科是集女性生殖器官病變診斷及治療、妊娠檢查及分娩保障、計劃生育及宣教保健為一體的綜合臨床醫(yī)學科室之一。臨床治療是患者從進院診斷到康復必不可少的中間環(huán)節(jié),臨床實習也是學生向臨床醫(yī)生轉變的關鍵一步。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只是停留在應試階段,沒有調起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甚至單純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導致了學生出現理論知識過硬,臨床實踐能力低下的問題[1]。對婦產科臨床實習學生的教學,應采用綜合教學模式,結合患者的具體問題,根據問題及臨床經驗,進行綜合性學習。本文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婦產科臨床實習的48例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對比其成績優(yōu)良率,結論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婦產科臨床實習的學生48例,通過入院報到年份將其分為常規(guī)、研究兩組,例數分布為常規(guī)組(n=24)與研究組(n=24)。常規(guī)組學生男5例,女19例,年齡范圍為22-25周歲,平均年齡(23.75±1.25)周歲;研究組學生男4例,女20例,年齡范圍為22-25周歲,平均年齡(23.72±1.28)周歲。學生年齡、性別等數據統(tǒng)計結果差別不顯著(P>0.05),校準合格。
1.2方法
常規(guī)組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由實習導師結合病例,講解相關理論知識,帶學生看患者,詢問病史、進行檢查、查閱病理等,最后學生對病例的特點、診斷及治療方案進行總結,最后由導師進行觀點分析,提出改進建議并總結。
研究組在其基礎上,增加綜合教學模式:(1)教學準備。導師選取婦產科臨床經典案例,引導學生在講課前進行預習,包括文獻的查閱,推薦書的參考,并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前思考;(2)課內講解。導師聽取學生準備材料匯報,講解相關病例的病因、診斷、治療原則、臨床癥狀及注意事項等。進一步對學生提出治療方法的相關問題,做好任務布置[2];(3)學生主體。在分布任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及總結,最后由老師進行共同探討、審核及再講解;(4)臨床學習。一方面由于婦產科疾病會導致患者出現瘙癢、疼痛等不適感,加之對疾病發(fā)展的擔心,可能加重其心理負擔,另一方面患者對治療的認知度欠佳,易因再次感染導致病情的加重或反復。因此學生需進行床旁教學,只有讓學生真正接觸患者,了解病情及其相關資料,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結合典型案例分析,在實踐溝通的過程中,通過發(fā)現問題并解決,提升學生的護患溝通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感受患者實際需求,做到良好溝通,以積極的工作狀態(tài),紓解患者情緒的波動,進行治療健康教育[3];(5)問題考核。①制定階段性解決問題考核目標,將患者進行分配管理,定期查房考核學生對患者的相關資料、疾病等認知度。②導師將學生分組,扮演醫(yī)師、患者及其家屬,在表演中情景再現。考核學生對臨床的診斷、病史的采集、鑒別的確認、治療方案的裁定、醫(yī)患的溝通等[4]。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學生的成績優(yōu)良率。成績優(yōu)良率包括①患者滿意度反饋(滿分20分)、②理論知識考試(滿分60分)、③導師評價(滿分20分)三項,80-100分優(yōu)秀,60-79分良好,0-59分欠佳,成績優(yōu)良率=優(yōu)秀+良好。患者的滿意度反饋、學生的理論知識考試、導師的評價越好,成績優(yōu)良率越高。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文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選取的48例婦產科臨床實習學生分別接受不同教學方式后的相關數據進行比對分析。t檢驗校準其計量數據,數據采取“平均數值±標準差值”形式表達,x2檢驗校準其計數數據(成績優(yōu)良率),數據采取“n%”形式表達。P<0.05有統(tǒng)計學價值,與此相反則無統(tǒng)計學價值。
2 結果
2.1接受教學后兩組學生的成績優(yōu)良率比較
研究組學生的成績優(yōu)良率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組。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見表1)
3 討論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注重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并沒有將實踐經驗相互結合,導致學生臨床經驗欠佳,易產生醫(yī)患關系的不和諧[5]。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需及時調整教學的方法,這也是響應教學革新的時代要求,學生應當有更好的臨床實踐能力,從而有效縮短患者治療時間,輔助提升其治療效果。
綜合教學模式教學,以學生的理論教學為基礎,對教學方法進行革新,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提問,增加探究式學習過程,將課堂翻轉為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讓學生在實習期間內,自行發(fā)現預習,并通過探討、結合臨床實踐和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等,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臨床治療的經驗。使學生對臨床工作注入情感,加強職業(yè)道德培訓,提升其職業(yè)價值感及榮譽感。
綜上所述,在婦產科臨床實習帶教中應用綜合教學模式,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教學核心,以學生自我的積極探究、獨立體驗為教學環(huán)節(jié),實施自我學習、新知研究、協(xié)作討論的綜合教學模式,學生成績提升顯著,醫(yī)患關系和諧發(fā)展,提升了學生的職業(yè)使命感,值得普及使用。
參考文獻
[1] 屈麗華. 綜合教學模式在婦產科臨床見習帶教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4, (7):77-78.
[2] 吳敏,徐永素. 目標管理教學法在臨床帶教中應用與臨床意義研究[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6):1163,1166.
[3] 洪瑛,洪琳. 婦產科護理帶教采用PBL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J].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20,7(1):141-142,145.
[4] 譚紅. 情景模擬教學在婦產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與效果觀察[J]. 糖尿病天地,2019,6(11):194-195.
[5] 朱翡翡. PBL教學法在婦產科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 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8,26(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