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譚飛。在編劇行業(yè)混跡多年,同行親切地稱呼我為“影視界的知道分子”。我有一個立志于說真話的公眾號,叫《四味毒叔》。前段時間,《四味毒叔》上了熱搜,因為我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了真話。我說,有一個戲想找一個小鮮肉去演,小鮮肉有一個要求,就是要求在拍攝地的1公里之內(nèi)有五星級酒店,因為他不想上臟的廁所。當然這部戲最后沒有用小鮮肉。話題上了熱搜之后,很多網(wǎng)友追問,這個小鮮肉是誰。我當時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今天我可以在這里告訴大家,就不告訴你。
我們在最好的時代,曾經(jīng)不入流的戲子得到大眾應該給他的作為藝術形態(tài)的認可;我們在最壞的時代,我們很多青年演員被粉絲和資本綁架,藝術家3個字少了前2個字,只留下一個家字,在哪兒都是家,在片場也要享受家的待遇,甚至比家更高的待遇。但并不是說我們沒有好演員,我們有很多非常敬業(yè)的好演員,但這個比重在小鮮肉里是非常少的,這才是小鮮肉的出現(xiàn)成為問題的根本原因。
很多觀眾都知道,唐國強老師曾是一個奶油小生,但奶油小生和奶狗小生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奶油小生不奶里奶氣,奶狗小生必須嬌滴滴;奶油小生因形象被定義,奶狗小生因為眼線被定義;奶油小生大多愿意犧牲形象去掉奶字,奶狗小生不夠奶不出聲。奶油小生是對演員形象的表面認知,奶狗小生伺候不好就會收獲一大堆的汪汪叫;奶油小生成為演員的可能性更高,奶狗小生絕無可能成為演員。
有人可能不認可我的觀點。所以我準備好了反駁的例子。在新生代的演員中,一大票年輕的面孔里,演技派的張一山不會被稱為小奶狗,他最多是個小狼狗。這就是網(wǎng)友們討論頗為熱烈的小鮮肉價格太高的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小鮮肉和小李子比,你會覺得小李子的片酬高嗎?我想不會,因為他值得,而小鮮肉不值得。
小鮮肉被綁架了。但他們不是被我們這些不肯住嘴的中年大叔綁架,他們是被那些把他們舉高高的人綁架了,因為他們無法承受這樣的高度,我們是在替他們松綁。剛才說的是小鮮肉被抨擊,還有一個原因:娘?,F(xiàn)在說到娘的問題就離不開小鮮肉,不是因為小鮮肉娘,而是因為娘的都是小鮮肉。
之前我在網(wǎng)上看到一句話:“犯我中華者必討厭哦?!蔽覀兊呐帉犃撕芊锤?,她反問我:“譚老師,你怎么能知道這些熒幕上很娘的小鮮肉不會成為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人呢?”我回答她,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一句很熱血陽剛的話,說出了娘娘腔的味道,這犯我中華者必討厭不是在聲討這些小鮮肉,而是在警示這種娘化可能會給我們的下一代帶來的影響。那些世界觀還不成熟的00后、10后,長期被這樣的影視、娛樂文化所影響,就很有可能產(chǎn)生這種“犯我中華者必好討厭哦”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我看印度的電影《蘇丹》,這部電影是演員薩爾曼汗主演的。他53歲了,依然很健壯,這帶給了我兩個思考:第一個,我決定,我要開始減肥了。第二個,印度熒幕形象中這樣的鐵血漢子,在今天中國的影視形象中已經(jīng)很少見了。胸肌、腹肌、肱二頭肌該有的肌都有,這正是我們的青年演員所缺少的。
如今的文化包容更像一種道德綁架,如果不接受娘化成為主流似乎就成了沒有審美,就成了歧視,就成了老頑固。但我們理智地去思考,真的是這樣嗎?一個工作人員問我,譚老師,那你怎么能確定男性陽剛的形象就是在引導正確的主流價值觀呢?我非常認真地回答,陽剛的男性形象內(nèi)核是剛毅,是堅強,是勇敢,是責任。而娘化的內(nèi)核是眼線之外空無一物。其實我從來不反對小鮮肉,誰還沒有過鮮的時候,我不會否認這些年輕人的存在,就像我不會否認曾經(jīng)的自己。
其實現(xiàn)在小鮮肉大多都是偶像,可是在中國,偶像更像是一種特權,擁有更快跨界多個領域的特權,他們可以唱歌,可以主持,可以演戲。這些身份里,他們最喜歡自稱的是演員。但偶像從來不等于演員。
演員尊重表演就是尊重觀眾,觀眾尊重表演才是尊重演員。影視行業(yè)是一個國家的發(fā)型,曾經(jīng)因為瞎摻和的人太多,所以搞亂了我們國家的發(fā)型。今天,我們已經(jīng)在很多優(yōu)秀作品中看到了真正的手藝人回歸。我們已經(jīng)看到原來殺馬特發(fā)型染回了黑色,神秘的厚重的黑色。我們的行業(yè)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大的試錯。
我們經(jīng)歷了很多影視人的自以為是,誤以為了解年輕人,誤以為年輕人喜歡小鮮肉,給觀眾小鮮肉就夠了。但今天,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很多小鮮肉出演的影視作品撲街,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的觀眾是明白的。我們的文化正在回歸,我們的批評從不是為了批評本身,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可以更好。
(薦自“2018超級演說家”)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