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媚
摘要:“立德樹人”已經成為素質教育下小學階段的教學要求,小學時期是思想素質以及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長期以來,很多教師在開展德育教學時,采用枯燥的說教模式,并沒有將實踐活動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因此使得小學生對德育教學不感興趣,甚至還會產生厭煩的心態(tài),不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分析了活動在小學低年級德育教學中的應用背景,提出了小學生低年級德育教學的方法,以便強化德育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活動;德育;方法;小學低年級
小學低年級的主要指的是一年級到三年級的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活潑好動,自控能力較差,同時思維方式以及行為習慣正處在發(fā)育和成長時期,在這一階段開展德育建設,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強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一、研究背景
長期以來,小學低年級教學中以提升學生的理論基礎為重點,對學生進行枯燥的灌輸式教育,小學生的個性難以得到釋放,教育教學更多的是為應試而服務,部分教師忽視了在教學中開展德育建設的重要性,將過多的精力以及時間放在對學生理論講解以及成績的提升方面,這就導致出現(xiàn)了“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小學生的綜合素質難以得到提升。其次,雖然部分教師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也停留在枯燥的說教中,并沒有結合活動的方式,激發(fā)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得小學生對這種單一的德育教學方式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在德育教學中教師和小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不強,很多教師并沒有從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以及情感需求等方面出發(fā),設置出合理的德育教學模式,進而就會影響到德育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探索方法
將活動的形式融入到德育教學中,首先需要教師與學生積極交流,全面分析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思想素質以及行為習慣等,然后借助有效的資源為小學生開展豐富的德育教學活動,很多小學生低年級的學習都具有活潑好動的共性,都比較喜歡參與集體活動,因此教師就可以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并從活動中滲透德育元素,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思想品質,引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在節(jié)假日期間,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到當?shù)氐木蠢显?、兒童福利院等場所參與獻愛心的活動,可以讓有才藝的學生展示才藝,也可以為老人講故事、打掃衛(wèi)生等,并為福利院的兒童捐助書籍、衣物等,與福利院的兒童一起做游戲,通過到敬老院、兒童福利院等參與集體活動,能夠增強小學生尊老愛幼、互幫互助、團結友善的精神品質,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同時集體活動也成為開展德育教學的重要活動方式之一,在相互協(xié)作與配合中提高小學生的團隊精神,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其次,小學低年級開展德育教學時,教師還可以結合主題活動的方式,為小學生設置一定的活動主題,然后讓小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提升思想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強化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情感認知。比如:教師可以設置以“環(huán)?!睘橹黝}的活動,帶領小學生進入社區(qū)或者到公園、廣場等場所中,為民眾講解環(huán)保知識、垃圾分類知識等,從環(huán)保主題活動中提升小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進而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自覺的保護環(huán)境,維護公共衛(wèi)生,學會垃圾分類。教師也可以設置以“感恩”為主題的活動,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為父母寫一封感謝信,或者為其制作感謝卡片,引導小學生學會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社會。在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以身作則,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精神品質,為小學生做好學習的榜樣,達到引領和示范的作用。
三、探討總結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其心智還不成熟,思想意識以及行為習慣都處在發(fā)展和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在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僅僅憑借教師單純的說教形式,那么很可能適得其反,難以達到德育的目的,因此教師就需要充分的從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出發(fā),通過設置出豐富多彩的活動,將抽象的德育學習轉變?yōu)楦鼮橹庇^化以及形象化的實踐學習,從活動中滲透德育元素,進而實現(xiàn)由表及里、由淺到深的教育效果。在小學低年級德育教學中,并非要求教師讓小學生能夠完全懂得德育的內涵和價值,而是在活動中引導小學生增強思想道德素質,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小學生的精神品質,有效的踐行德育的內涵。教師作為德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開展德育活動時,必須要端正自身的言行,強化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教師的行為和語言都有可能成為小學生模仿的對象,只有教師增強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才能為小學生做好榜樣,進而全面提高德育教學的效率。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說教為主的德育教學方式,已經與小學生的成長需求不相符合,教師必須認識到活動在德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以及個性發(fā)展情況,為小學生設計出多元化的德育活動,從活動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價值觀念,思想道德素質,引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可以有效的借助集體活動,小組活動以及主題活動等方式,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同時教師也要以身作則,多個角度、多領域提升德育教學的整體效率,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娜.如何運用“活動”進行小學低年級德育[J].甘肅教育,2018(22):44.
[2]黃萍.試論在低年級小學生中開展德育教育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14):74.
[3]鞏秀玲,王桂榮.新形勢下小學低年級德育工作的實施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8,34(1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