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生活有度,指得是在生活當(dāng)中,不管是工作上,還是學(xué)習(xí)上,都要有節(jié)制,有約束,有平衡。有有的放矢的灑脫,還要有揮斥方遒的膽量。把握一個度,既可以讓我們身心適當(dāng)?shù)胤潘?,也可讓我們有時間停下匆忙的腳步,欣賞一下日出日落,品味一下花開花謝。
著名作家路遙,將全部的精力用在寫作中。憑借一部巨著《平凡的世界》,獲得了茅盾文學(xué)獎。熟悉路遙的人都知道,他一生不是用手寫作,而是用生命在寫。在平常的寫作中,路遙常常煙不離口,在桌子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廢寢忘食。路遙無疑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但他的人生只有短暫的42年,讓許多人唏噓不已。他的離去,我認為就是沒有把握好一個“度”字。如果他每天不那么拼命,不經(jīng)常熬夜,不那么損害自己的身體,在寫累的時候,出去散散步,伸展伸展疲勞的身體,適當(dāng)?shù)劐憻捯幌?,他的生命是不會那么快地走到盡頭。
也許,在路遙的人生字典里,“度”被賦予了更多的涵義。我理解為是更多的時不我待,也是更多的不待揚鞭自奮蹄。他可能很少想過,任何事情,過度則虧,虧則傷身。不過,就算他想了,他也不會停下手中的筆。因為,他太喜歡寫作了。讓他一天甚至一小時不寫,就好比將一個喜歡旅游的人鎖在家里一樣,痛苦不堪。
相比于路遙嘔心瀝血式的寫作,臺灣作家劉墉則要瀟灑的許多。他曾在自己的微博中寫下這樣一段文字:“每天傍晚,我都跟太太散步。今天還沒走到一半,我就說得回頭了,因為下午作大畫時傷了腰。到家后,太太說看我好像沒事了。我說確實沒大事,只有小傷,但我必須有度,因為我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zé)、對家庭負責(zé)、對理想負責(zé)。今天不勉強自己走遠,是因為我有更遠的路要走。咱們愛家愛事業(yè),就算拼命,也要有度??!”
說實話,要想過有“度”的生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想要達到做人貴在大度,做事好在深度,生活美在適度的境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當(dāng)我們面對種種誘惑時,能做到心中有度嗎?能做到適可而止嗎?再比如,當(dāng)我們輕易地坐上一個高位的時候,我們是不是還會覬覦更高的位置呢?我們有沒有一種欲壑難填的感覺?
說到底,人生有度,勝在適度,敗在過度。智者適度乃萬事如意,愚者失度乃諸事無成。要擁有成功的人生,留下無憾的回憶。唯有做到萬事有度,不偏不倚,正當(dāng)其需,恰到好處。得此理者萬事則好,行此理者人生輝煌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