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霞敏
(高州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高州 525200)
類風濕關節(jié)炎在臨床中較為常見,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該疾病具有病程長、難治愈、治療周期較長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2]?;颊咴谧≡哼^程中,具有較好的遵醫(yī)行為,但出院后,由于缺少監(jiān)督,預后效果較差[3],因此,對患者在家康復過程中實施何種護理干預極為重要,本研究針對延續(xù)性護理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展開分析、探究,匯報如下。
抽選我院收治的11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代表,入選患者為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患者入選時間為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將入選患者按照單雙號分組方式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每組患者55例,其中,研究組男29例,女26例,患者年齡28-69歲,平均(46.25±0.64)歲,參照組男30例,女25例,患者年齡27-68歲,平均(45.31±1.09)歲,比較研究組與參照組患者基線資料,其差異呈P>0.05,說明其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可對其進行下一步比較。
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在患者出院前,對其飲食、運動、用藥等進行口頭宣教,研究組患者實施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具體表現為:在患者出院前,為其建立健康檔案,檔案內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別、住址、聯(lián)系方式、住院期間用藥情況、病情等基本信息,患者出院后,對其進行上門隨訪、電話隨訪等延續(xù)性護理,通過隨訪了解患者近期飲食情況、睡眠情況、用藥情況及運用情況等。本研究主要實施電話隨訪方式延續(xù)性護理,護理內容主要包括:①延續(xù)性飲食指導護理:告知患者所食食物要保證清淡、易消化,多食用高纖維、高蛋白食物,動物內臟與辛辣刺激或涼性較強食物禁止食用,多食用水果與新鮮蔬菜,補充維生素,海鮮類產品盡量少食用,避免關節(jié)中形成尿酸鹽結晶,從而使病情加重,絲瓜、苦瓜、馬齒莧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食物應多多食用。②延續(xù)性用藥護理:告知患者自身疾病屬慢性病,需要長時間配合用藥治療方可見效,在用藥過程中,患者不可擅自增加、減少或停止用藥,應遵照醫(yī)囑服用藥物,并告知患者按照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同時,根據患者健康檔案查看患者所服藥物類別,將該藥物正確用藥方式與藥量告知患者,并告知患者服藥禁忌。告知患者或患者家屬,可設置鬧鐘提升患者用藥時間準確性。③延續(xù)性心理疏導:通過與患者電話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當前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及傾訴進行消息解答與傾聽,并針對性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及時給予患者心理安撫,使患者感受到出院后仍享受到在院護理服務標準,進而降低其不良心理狀態(tài),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④延續(xù)性日常生活護理: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關節(jié)的保暖,濕、冷、潮等物品要遠離關節(jié)部位,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進行適當鍛煉,在關節(jié)使用過程中,要以大關節(jié)為主,小關節(jié)為輔,進而有效降低小關節(jié)磨損,告知患者不可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不可長期行蹲位,在睡覺時,枕頭不可過高,與肩同高為宜,叮囑患者每天定期對關節(jié)疼痛部位進行按摩,必要時,可采用濕熱敷關節(jié)方式,進而緩解關節(jié)疼痛,每天在睡覺前,使用熱水泡腳,溫度由患者自定,水量應沒過腳踝,浸泡時間為20 min左右。
采用數字評定量表對組間患者關節(jié)炎疼痛的程度進行評定,疼痛程度由10分-0分表示,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9分為重度疼痛。同時,利用sf-36生活質量評價量表對組間患者出院后生活質量進行比較。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分析處理,計數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疼痛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研究組患者出院后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生理職能、精神健康、社會功能、活動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研究組疼痛評分(1.32±0.21)分明顯低于參照組(3.85±0.87)分,差異呈P<0.05,說明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數據由表1呈現。
表1 研究組與參照組患者疼痛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表1 研究組與參照組患者疼痛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疼痛評分與生活質量 研究組(n=55) 參照組(n=55) t P疼痛評分 1.32±0.21 3.85±0.87 20.964 0.000生理功能 94.24±11.21 84.21±11.25 4.683 0.000軀體疼痛 71.84±17.49 58.28±13.42 4.567 0.000總體健康 61.23±20.28 46.12±15.13 4.428 0.000生理職能 81.19±20.21 58.61±37.54 3.927 0.000精神健康 81.86±29.64 51.52±16.27 6.654 0.000社會功能 88.14±23.21 70.14±19.26 4.426 0.000活動 86.67±30.26 62.43±18.12 5.096 0.000
類風濕關節(jié)炎是臨床中致殘率較高疾病之一,病程較長,且病情易反復發(fā)作,迄今為止,沒有可根治該疾病方式[4],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需終身服用藥物,以此緩解病情,但大部分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差,病情極易反復,產生較高致殘率。
與傳統(tǒng)護理相比,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是將院內對患者護理延伸至院外,目前在臨床中運用較為廣泛,目前已然成為整體護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5]。有研究表明,類風濕關節(jié)炎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功能鍛煉,在日常生活中規(guī)范自身行為,進而保證治療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質量[6]。
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延續(xù)性護理的研究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的參照組,而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延續(xù)性護理用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院外護理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延續(xù)性護理可有效提升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其疼痛程度,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