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玟
摘要: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人才,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因此,高校輔導員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使思政教育源于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讓高校大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這對實現(xiàn)高校思政工作的全方位、全面化育人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 高校教育;思政教育;日常管理;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733(2020)15-0255-0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就是要在實際工作中做到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有的放矢。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具有時代性、實踐性、規(guī)律性,其目標任務、方法手段總是隨著時代條件、形勢環(huán)境、工作對象特點的變化而改變,高校教師要更新工作理念,轉(zhuǎn)變工作觀念,創(chuàng)新手段方法,加強高校思政工作隊伍建設,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從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實效性。
1當前高校思政工作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思政工作在我國高校教育體系中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切實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的發(fā)展大勢,增強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感。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主要是通過課堂講述方式進行,然而對于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僅僅靠課堂講述是遠遠不夠的,一個人思想和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是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當今的高校大學生喜歡獨立思考并敢于向傳統(tǒng)和權威挑戰(zhàn),對于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來確定。因此,以傳統(tǒng)說教為主的思政課程顯然不能滿足高校思政工作的要求。
1.1高校思政教學形式的傳統(tǒng)化
由于高校的逐年擴招,在校學生人數(shù)眾多,而從事思政教學的老師相對較少,為此“思政課”教學多采用大課教授。這影響了思政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不去關心教學質(zhì)量,人數(shù)眾多會減少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次數(shù),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灌輸,沒有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習效率較低。
1.2思政教學主觀因素
隨著00后邁進大學校園,他們個性張揚,具有更強的主體意識,不滿足于被動地接受信息和觀念,與80后、90后相比,他們更加相信自我的判斷和選擇,灌注式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完全不能被這群大學生所接受。學生對于思政課認識存在誤區(qū)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思政教師帶來。思政教學活動是一門集政治理論研究、哲學、歷史學、心理學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課程,但由于思政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沒有足夠的實踐來拓展知識面,不能完全準確地把握知識點并應用于日常生活,重降低了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1.3輔導員在思政工作中的弱化
輔導員的全稱是思想政治輔導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為其主要工作。但現(xiàn)實情況是,他們集多種職責身份為一體,負責大學生的日常管理、黨團建設、心理輔導、志愿服務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在負責自身工作的同時還兼顧學院的許多工作,這些工作都在極大地消耗輔導員的精力和時間。輔導員作為思政工作的實施主體,根本沒有精力和時間去為每一位大學生講授知識和排憂解難,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削弱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
2將高校思政工作融入日常化管理中開展
2.1開展班團主題活動
高校大學生的班級日常教育活動主要有主題班會、班級集體活動、主題團日活動,等等。主題班會一般是在輔導員老師或者班委主持和指導下,圍繞特定的主題開展的以班級為單位的教育活動。但是多數(shù)學院的主題班會內(nèi)容僅僅圍繞學習文件精神、學習學校相關規(guī)章制度、考試就業(yè)動員大會等內(nèi)容,形式多采用輔導員老師或者班委在臺前講授,學生參與度低,很難起到思想引領的作用。
為此,輔導員要著重提高主題班會的高效性和有效性,注重主題班會的思想引領和政治教育作用,每學期有計劃地定期開展主題班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結合學生所學專業(yè)的實際情況開展班會??梢栽诿繉W期開學前,開展諸如“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或“提升學習效率”的主題班會,邀請優(yōu)秀高年級同學講授相關知識和經(jīng)驗。在重點節(jié)慶日到來時,可安排專題報告會、電影欣賞、節(jié)日紀念等主題班會。
2.2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社會型網(wǎng)絡創(chuàng)新
社會型網(wǎng)絡給00后大學生思政教育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第一,思政教育內(nèi)容豐富。信息的共有共享是社會型網(wǎng)絡社區(qū)的一個最大的特點,這種交流模式為00后大學生提供了及時性、源源不斷、豐當而鮮活的信息。第二,00后大學生感興趣的獲取信息方式,如通過文字,圖像、視頻等,進行思政教育傳播,使教育效果得到提升。第三,通過觀察00后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關注點,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進行教育引導。
2.3加強社會實踐教育
將專業(yè)理論學習在社會實踐中運用,積極組織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中夯實專業(yè)理論提升自我。
2.4規(guī)范多彩社團活動
高校社團活動可謂是五彩繽紛,社團活動成為學生課后的重要活動,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如何規(guī)范好社團活動并與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做有機結合,已成為擺在高校思政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
2.5深入學生宿舍管理
為了充分發(fā)揮宿舍文化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提升宿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zhì),要讓管理者們認清宿舍文化活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宿舍管理不僅是對學生們后勤的管理,它還影響到學生們?nèi)松^價值觀的形成。在利用宿舍作為思政課堂時,我們應該安排政治素養(yǎng)高、管理經(jīng)驗豐富的輔導員老師深入學生宿舍,與學生一起參加宿舍文化活動,通過活動拉近與學生的關系,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輔導員老師要用心用情,講究說話的方式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及時把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學生群體中的不安定因素,對有困難的學生應該及時給予支持和幫助,把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3結語
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只有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高校教師才能更好地肩負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通過政治上積極引導、專業(yè)上著力培養(yǎng)、生活上主動關心,促進廣大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的教育方針的貫徹執(zhí)行者,更好擔負起教書育人的責任,從而滿足學生成長需要,幫助大學生實現(xiàn)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詩佳.高校輔導員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生日常管理的策略探討[J].青春歲月,2018,56(0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