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秀芹,靳小玲,董 偉
(唐山師范學院 教育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當前中國家長的“教育焦慮癥”已成為一種“群體性焦慮”[1]?!?016年度中國親子教育現(xiàn)狀調查報告》指出,家庭中的教育焦慮問題不可忽視,87%左右的家長承認自己有過教育焦慮情緒,其中20%有中度焦慮,7%有嚴重焦慮[2]。那么,家長教育焦慮是如何產生的?呈現(xiàn)出怎樣的特點?影響因素有哪些?家長是如何應對的?如何破解這一困局?本文對此進行深入研究與討論。
教育焦慮指父母在教育實施過程中,因社會、學校、家庭和學生等因素以及外在支持系統(tǒng)缺失等原因而產生的一系列反常心理現(xiàn)象,如焦灼、緊張、不安、憂愁、恐慌等[3]。家長的教育焦慮不僅單單指向學校教育,還指向廣義教育——“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4],如安全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婚戀觀教育等多個方面,本研究中“家長教育焦慮”指向所有干預子女成長的教育活動。
對于質性研究來說,研究者自身就是最重要的研究工具。研究者的主觀要素可能影響研究過程和結果,需要擁有專業(yè)的訓練背景,也應該具備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5]。為了高質量完成研究任務,本研究由跨專業(yè)研究者構成,涉及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專業(yè)背景并具有豐富的研究經驗。
結合方便抽樣和目的抽樣,從山西省、河北省兩地選取了12名家長作為研究對象。基于保密性原則,以英文字母A、B、C、D、E、F、G、H、I、J、K、L對研究對象進行編碼。研究對象的人口學信息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人口學基本信息
采用半結構化訪談的方法收集一手資料。為了激發(fā)研究對象的分享動機,研究者以家長教育焦慮為核心議題,擬定了開放性的訪談提綱,與研究對象進行了有彈性、平等的深入交流,并在征求受訪者同意后全程錄音,最終整理了59 961字的訪談稿,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質性分析。
對訪談材料進行反復梳理與分析后發(fā)現(xiàn),家長教育焦慮產生與社會環(huán)境變化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呈現(xiàn)出一定的規(guī)律性和必然性。
1. 家長教育焦慮的特點
在本研究中,研究對象子女年齡從1歲至21歲,家長文化程度從初中到博士,家長居住地既有鄉(xiāng)鎮(zhèn)又有城市。訪談中,他們均表示有一定程度的教育焦慮。為了從家長的個性描述中提取共性元素,認識當代家長教育焦慮的實質,研究團隊對訪談材料進行了橫向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家長教育焦慮呈現(xiàn)持續(xù)性、階段性和差異性。
第一,持續(xù)性。是指家長教育焦慮不是在短期內產生和消除的,而是自子女出生后持續(xù)存在,并因新聞報道、攀比心理、挫折性事件等因素影響而加強。如在問及對子女教育焦慮的時間范疇時,H女士表示:“我每天陪伴她學習,每天都焦慮?!盙女士表示:“是常態(tài)性的,因為要天天看著她,就天天擔心?!?/p>
第二,階段性。是指家長教育焦慮在子女成長的不同階段呈現(xiàn)不同特點和強度。子女3歲之前,家長教育焦慮主要集中在安全、身體發(fā)育、性格培養(yǎng)等方面。兒子1歲的J先生表示:“我現(xiàn)在特別在乎的是他的安全,平時他走到一些我認為不安全的地方,我甚至會打他。我有時候總會去想孩子出門會不會被車撞了,會不會摔了,因為經??吹竭@樣的新聞,所以非常焦慮?!弊优畬W前至小學中低年級階段,家長教育焦慮主要集中在生活和學習習慣培養(yǎng)、興趣開發(fā)、社會交往等方面。兒子5歲的D女士表示:“現(xiàn)在他還小,我最擔心他性格和交往能力,因為他太內向了,像個小女孩一樣,我會刻意地培養(yǎng)他這方面。”子女小學高年級至高中階段,家長教育焦慮最嚴重,主要集中在考試和升學方面。“小學尤其是高年級的時候,焦慮就比較明顯了,因為她那個時候學業(yè)壓力大了,也要面臨第一次擇校了?!弊优洗髮W以后,家長教育焦慮主要集中在專業(yè)選擇與適應、就業(yè)、婚戀等方面?!八F(xiàn)在戀愛了,就會有其他方面的焦慮,擔心這個男孩對她好嗎?將來婚姻會幸福嗎?反正就是太多焦慮了?!?/p>
第三,差異性。是指家長對子女教育的焦慮,因家長文化程度的差異、城鄉(xiāng)差異和孩子性別差異等因素而不同。文化程度高的家長比文化程度低或者雖然文化程度高但是藝術類專業(yè)家長,存在更多學習文化課方面的焦慮。身為名校碩士的家長H,為了幫孩子放松,會給孩子請假帶孩子短途旅行:“我不擔心她落下課程,怎么會呢?自己補習一下就好了?!鄙頌樗囆g類專業(yè)的家長F表示:“我文化課功底就不太好,但我覺得孩子怎么著也得比我強啊,現(xiàn)在語數(shù)英三科補習班都上著?!背鞘屑议L比鄉(xiāng)鎮(zhèn)家長焦慮程度高。鄉(xiāng)鎮(zhèn)家長在問及教育焦慮時大都會用“有一點”“不是很嚴重”等詞匯,而城市家長會用“擔心”“焦慮”“怎么能不焦慮呢”等語句;男孩子家長比女孩子家長焦慮程度高。“我對兒子的教育要比女兒更激烈,我也更焦慮,因為他以后要養(yǎng)家,必須有擔當、有能力?!?/p>
2. 家長教育焦慮產生的原因
在談及教育焦慮產生的原因時,很多家長流露出無奈的表情,除了個別家長歸因為存在自身是易焦慮體質、子女性格不好等因素外,大多數(shù)被訪者都認為是被環(huán)境所“綁架”。
第一,同伴壓力是產生家長教育焦慮的直接原因。這里的“同伴”既包括孩子的同伴,也包括家長的同伴。同伴間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比較,無形中為家長的焦慮加碼?!拔议_始也想著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順應天性,但是一到三四年級,就發(fā)現(xiàn)身邊的孩子都學這個學那個,不由得就緊張了。”“家長都有虛榮心,出去互相都會問孩子考得怎么樣,就是在咱們單位這個小群體里,每年高考大家都會關注誰家孩子考得怎么樣?!?/p>
第二,不良信息源是產生家長教育焦慮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關于家長教育子女的知識并沒有得到統(tǒng)一和普及,甚至有一些并不合理的教育理念被大肆鼓吹,導致家長無法掌握必要且正確的教育知識、技能,遇到問題只能干著急,甚至在一個家庭中不同的家長信奉不同的教育理念,還會導致家庭矛盾,進而增強教育焦慮。“你說我該怎么辦???反正我家孩子就特別不聽話,從來不聽我的話,我也是控制不住自己就沖他發(fā)火,也打過他?!薄霸谖壹遥牙?、奶奶、媽媽和我四股力量,教育小孩兒時都不統(tǒng)一。反正現(xiàn)在煩心事兒特別多,自從有了孩子,跟我老婆的矛盾,比以前那么多年加起來都多?!绷硪环矫?,媒體關于未成年人惡性事件和所謂的成功教育案例的報道,也會引起家長的焦慮?!翱傄娦侣務f,小孩兒出什么事了,校園暴力了,我就特別緊張?!?/p>
第三,校外教育的畸形發(fā)展是家長產生教育焦慮的重要原因。首都師范大學康麗穎教授認為,校外教育缺乏必要的政策和相應的監(jiān)管,學術界在研究中也對此保持沉默。在實踐領域,名目繁多的補習班卻異?;鸨?,吸引了眾多兒童和少年,占用了中小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6]。校外教育本應更多地針對青少年個性發(fā)展、潛能開發(fā)、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活動,與校內教育互補,但如今卻大都以校內教育為基礎和依據,淪為學業(yè)補習、互相攀比的重要場所?!爱斔械暮⒆佣紙箢A科班,你沒報,一開學你的孩子就是倒數(shù)第一名?!薄皠e的孩子都多才多藝,你要是不逼著孩子學點什么,他也會沒自信的?!?/p>
第四,社會競爭異化是產生家長教育焦慮的根本原因。社會競爭本沒有錯,但在大環(huán)境的逼迫下,許多家長將增強社會競爭力簡單地等同于提升學業(yè)成績。“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學習重要,在他的整個人生發(fā)展中,可能只有學習成績能決定他的人生走向?!北贝蠼淌谇礀|認為:競爭的精神涉及各個領域,從幼兒園開始上輔導班,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兒童到成年每一個階段、每一段生活里的時間都被強行地擠壓與規(guī)范化。無所不在的叢林中,每個人必須在每一刻勝出才能勝出[7]。家長將子女幸福、自身榮耀甚至家族興旺發(fā)達都壓在子女的學習成績上,焦慮愈演愈烈。有家長感嘆:“焦慮來自壓力,希望孩子以后能自己撐起一片天?!?/p>
目前,年輕父母因為多種原因,不能親自帶孩子,導致自己的育兒理念無法實現(xiàn);一些家長自身不成熟、不自信;家長對子女期望過高等等。此類社會和個人因素,也是造成家長教育焦慮不容忽視的原因。
家長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在充滿同伴壓力、不良信息源、校外教育畸形發(fā)展、社會競爭異化的場域中,他們只有三個選項——忽略、恰當應對和焦慮。想逃避,忽略現(xiàn)實場域中的壓力和影響,卻又不敢拿孩子的“前途”開玩笑,所以陷入無限糾結。“我雖然希望我兒子能快樂的長大,但真的學習成績好的能看到更好的風景。”“我特別矛盾,我很反感補習班,但上班累了一周了,周末也得陪孩子去上課,不去就意味著她跟同齡人相比落后了。”最終以焦慮收場。想要恰當應對,卻又沒有掌握恰當?shù)慕逃R和技能,無法正確、有效地干預子女的教育,所以陷入無助的狀態(tài)。“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不像你們一樣有文化。”最終也以焦慮告終??梢钥闯?,擺在家長面前的三個選項,其實最終都指向焦慮。
家長在日益增強的教育焦慮情緒中找不到出口,也會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去緩解:“我會盡量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讓孩子發(fā)現(xiàn)”“我會嘗試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出去聚會”“我會看一些有關家庭教育的書”“我一般會向老公發(fā)泄一下,還會找有孩子的同事交流經驗”“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有時候整晚都睡不著,我會上網查”。但是事實很快就會證明,這些方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只要身處這個場域,家長個人緩解焦慮的一些方法都無異于隔靴搔癢。于是,家長在日積月累的焦慮、嘗試解決、措施無效的循環(huán)中,就會感到無助甚至是絕望,因此大多數(shù)被訪者都表示,教育焦慮沒有辦法緩解。
教育焦慮作為家長必然產生且無法回避的一種消極情緒,一方面影響家長的精神狀態(tài)?!昂⒆涌荚嚊]考好的時候,我就心情特別不好,總是想自己沒教育好孩子,孩子也不是特別努力。”更重要的是會迫使家長選擇向現(xiàn)實妥協(xié),引發(fā)不恰當?shù)慕逃袨椤?/p>
在提及關于上補習班的問題時,家長們表示:“我閨女從五年級開始,各種補習班上得特別滿,因為她同學恨不得從一年級開始,周六周日不閑著,晚上也補習”“不能說是多有效,但他到了補習班至少做的題也會多吧,多少管點事,得去上”“我家孩子在初中的時候,請過一對一的輔導老師,費用挺高的”。在問及學區(qū)房問題時,家長們表示:“有錢了,會給孩子買的”“我都想給孩子辦北京、天津戶口,別說學區(qū)房了”。在問及陪讀時,一些家長表示“沒必要,家庭生活也很重要”,但更多的家長則表示“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考慮”。在問及高額教育費用時,家長們表示“我自己可以勒緊褲腰帶,只要他需要”,“看什么方面吧,像是出國留學,開闊眼界,多花點錢也是值得的”。
家長對環(huán)境的妥協(xié),最突出的表現(xiàn)為從人力、物力、財力上不斷加大對子女教育的投入,這種行為不僅會加強自己、子女及其他家庭成員的教育焦慮,還會再次惡化教育環(huán)境。
圖1 家長教育焦慮產生與發(fā)展循環(huán)圖
一是增強同伴壓力?!按蠹揖褪腔ハ嘤绊?,班里一個人請了一對一的輔導老師,其他人也就想請”。二是加劇不良信息源的產生?!翱赡芤驗榇蠹叶缄P注吧,現(xiàn)在關于家長教育孩子的公眾號越來越多?!比羌觿⌒M饨逃伟l(fā)展?!安谎a課不行,光靠學校那點時間吃不飽。”四是助推社會競爭異化。“我以前也想著,全面發(fā)展吧,但現(xiàn)在你看,人家評價孩子都是看成績,誰能看到交往能力、尊老愛幼啊什么的。”
于是,家長教育焦慮藉由一系列不恰當教育行為,惡化教育環(huán)境,反過來也加劇家長教育焦慮程度,周而復始,陷入困局。形成了社會環(huán)境壓力大——家長產生焦慮——家長進行不恰當教育行為——增強社會環(huán)境壓力——加劇家長教育焦慮的怪圈。具體如圖1所示。
研究發(fā)現(xiàn),家長教育焦慮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xiàn)象,彌漫在每一個有嬰幼兒或青少年子女的家庭中,隨著國民素質的提升,家長們也大都能夠意識到這一問題,并盡力去改變。但是家長教育焦慮,看似發(fā)生在家庭內部,卻源于社會競爭,涉及體制內教育、校外教育,牽連教育資源分配、房地產管理、戶口流動等多個方面,單憑,家長、家庭的努力是不夠的。所以,解決家長教育焦慮問題,應如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所言,“形成政府、家庭、學校、社會聯(lián)動的工作體系”[8]。
家長進行自我成長是根本。打鐵還需自身硬,家長作為教育焦慮的主體,進行有效的自我成長是抵御負面情緒和不恰當行為的根本。家長之所以容易受外界的影響,不能堅持教育兒女的初心,一是因為內心不夠強大,不能堅持自我;二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教育知識,不能夠正確看待教育現(xiàn)象和教育評價,認識不到適當焦慮的合理性;三是沒有掌握恰當?shù)慕逃椒?,以至于作出不恰當教育行為。因此,家長們都應從這三個方面進行自我成長,為子女提供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然而,并不是所有家長都愿意主動做這樣的改變,有能力進行自我教育,這就需要政府進行強制性干預。筆者認為,讓每一個準爸準媽獲得“家長資格證”是一個可能的辦法,能夠倒逼家長不得不進行學習和成長。
學校建立家長課堂是基礎。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都蘊藏在學校里,都掌握在教師和教育理論研究者手里,但因為缺乏有效的傳播機制,這些知識和經驗不被家長掌握。所以,學校應該承擔起家長教育的重任,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應該專門開設家長教育課程,讓家長有途徑學習正確的教育知識,認識到子女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即將面臨的教育問題,并且掌握與子女交流、緩解自身焦慮的方法。江蘇省借助學校和網絡資源,開辦了很多家長學校,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筆者認為可以在此基礎上將學校家長課堂制度化、專業(yè)化。
社會凈化信息源是關鍵。在教育越來越被重視的今天,許多網絡、自媒體平臺都站出來對家長指手畫腳,將復雜的教育知識絕對化、簡單化,仿佛誰都可以教家長怎么教育孩子。種種有關教育的言論,有正確的有不正確的,有被研究證實的也有胡編亂造、斷章取義的,有出自教育專家的也有源于商業(yè)推廣的,它們真假難辨、雜亂無序甚至互相矛盾,家長們無所適從,只知道自己好像做得不對,于是更加焦慮不安。有的媒體,為了提升關注度,利用家長的教育焦慮,大肆渲染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中的一些極端事件,獲得關注度、提升點擊率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標,而非進行合理的教育引導。所以,加大對網絡中所謂的“教育專家”、自媒體等傳播媒介的監(jiān)管力度,只傳播值得傳播的、正確的教育言論,只傳播經過篩選的恰當?shù)慕逃愋侣?,供家長參考。
政府加強教育監(jiān)管,是保障。家長教育焦慮問題絕不是某一個家庭或某一個地區(qū)的問題,也不止關乎家庭和學校,還涉及校外培訓機構、教育資源分配、戶口流動、住房政策等多個方面。因此,要想徹底改變家長教育焦慮的現(xiàn)狀,還需要政府從大局出發(fā),全盤考慮,協(xié)調好各個相關系統(tǒng),為家長解除在子女教育問題上受到的種種裹挾。政府不僅要加強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監(jiān)管,還應引導校內外教育資源共享與互補,進一步促進教育資源公平分配,限制學區(qū)房的商業(yè)炒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