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霖
推薦《激發(fā)學習動機》一書的一個原因,是該書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解讀了“學習動機”這個概念。這個公式是:動機=期望×價值。其中,“期望”可以理解為“信心”,包括來自父母、老師和自己對于學習方面的期待和自信;“價值”則指“收益”,即學習能帶來什么好處。
在該書的作者看來,這兩個因素以“相乘”的關系決定著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水平低,那么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就低。比如,當一個學生失去學習信心,哪怕只是從教師的暗示或父母的抱怨中感受到自己“不是讀書的料”,該生的學習動機水平就會降低。
該書共10章,其中用了兩章的篇幅解讀學習動機的原理,從第三章開始到第九章,以翔實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成果為依據(jù)、以大量的教學案例為佐證,提供了提升學生“期望”水平和“價值”感的有效策略(全書結構和內容如圖示)。
在書中,作者提供的每一種策略符合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且經(jīng)過大量的實踐證明,易于操作,具有指導意義。這是筆者強烈推薦該書的第二個理由。
對于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價值感”,該書除了介紹了3個非常重要的“一般策略”,還講解了許多具體、細微的方法。比如,關于鼓勵教師和學生“交流需要的預期和歸因”這個策略,該書在第七章(P142)舉例提出:“一位小學老師在學年一開始就公布了她對學生的積極預期:她想讓學生成為‘社會科學家。在整個學年中,她常常提到這個想法,她會這樣說:‘因為你們是社會科學家,所以你們想想看,如果這一區(qū)域是熱帶雨林,那么會生長哪些植被呢?或‘像個社會科學家一樣思考,我們從這一信息中可得出什么結論?除了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處理證據(jù)和歸納結論之外,這種言論還會鼓勵學生認同社會科學,將他們的所學與校外生活相聯(lián)系?!毕嘈糯蠹易x到如此簡單易行的方法時,會對“如何激發(fā)學習動機”有更深入的了解。
讀該書既能學到可行的方法,又能鼓舞自信心,這是筆者推薦該書的第三個理由。該書的第四章和第八章,特別關注了“鐵桿低成就者”“受挫學生”和“冷漠型學生”等學習動機水平特別低的“特殊學生”,并針對這些學生提出了動機激勵策略,均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最后,筆者對如何深度閱讀該書提一點建議:由于該書是譯作,而且書中有大量心理學概念和術語,會有一定的閱讀難度,所以建議教師組成學習小組,以合作研討、結合實踐等方式進行深度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