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摘? ? ? ? ? ?要]?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高校的音樂學科教學也開始逐漸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的內容,讓教師有了更多的手段開展信息化教育,從而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更好地掌握音樂教育的內涵。通過分析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音樂教學現(xiàn)狀,并提出了一些音樂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可行策略,讓高校音樂教育有了更好的發(fā)展思路。
[關? ? 鍵? ?詞]? 信息化;音樂教學;高校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01-0156-02
一、前言
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迅猛發(fā)展,已然完全滲透到了教育領域,我們隨時都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整合課程,為教育增磚添瓦。不僅在我國,全世界范圍內都開始普及了信息化教育,這使得高校在音樂教育中不得不反思,應當如何較好整合信息技術與課堂才能達到既定的教學效果。音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變化,因此進行積極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但是信息技術在音樂課堂中的運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xiàn)的,即便我們已經將信息技術融合在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課堂等各個方面,作為高校音樂教師,還是應當不斷改革和完善課堂教學形式,在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時,利用信息技術資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知識,懂得如何去表達音樂,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使得他們能夠成為21世紀社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
二、信息技術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豐富教學內容,完善課堂形式
通過計算機網(wǎng)絡,音樂教師可以改變以往只能從線下獲取教學資源的局面,從網(wǎng)絡中獲得大量的教學資源,通過對網(wǎng)絡音樂教學資源的挖掘、開發(fā)和利用,融入日常的教學內容,完善課堂教學形式,使得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新鮮的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開拓學生的專業(yè)思維和音樂視野。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多變的課堂形式改變學生對音樂課堂既定的看法。例如,教師在和學生學習某一個樂器時,光靠傳統(tǒng)課堂那種平鋪直敘的課堂形式勢必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通過多媒體的應用,找到該樂器的相關資料,視頻資源,將會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
(二)更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
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在運用信息技術后可以改變這種局面。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使音樂教學方法多樣化?,F(xiàn)代信息技術改進了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法,可以多種方式呈現(xiàn)音樂課程的相關內容,使抽象的音樂理論更加生動,運用虛擬的音樂語言,使演講更直觀,可以幫助學生擁有更豐富的想象力。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下,教師通過更為生動和形象的音樂語言,配合適當?shù)膱D像、文本、音頻來刺激學生的各項感官,呈現(xiàn)出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例如,音高訓練是關鍵,而信息技術的音樂系統(tǒng)其音高是準確的,不像鋼琴常常需要調音。更重要的是,它音色豐富,有各種樂器和聲音,不同的音域都有不同的聽力內容。音樂體系音色豐富,有128個音色,及管弦樂隊和流行樂隊,或一些民族樂器音色和聲音合成音色,多種聲音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實效,在信息化技術的帶領下讓學生在學習到音樂知識的同時懂得如何去實現(xiàn)自我提升,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
(三)轉變師生關系,拉近師生距離
在以往的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基本上都是按照課本、課堂、作業(yè)三個方面來展開教學任務,大都是機械式地完成教學目標,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只是單純的師生關系。但是,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必須在每節(jié)課開始之前就要部署好相應的教學方案。在此基礎上,要拓展性地去閱讀網(wǎng)絡信息,不放過任何一個相關的知識點和材料資源,要對你手底下的學生的情況逐一掌握。通過利用信息化技術,教師可以通過QQ、微信等社交手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通過深入了解學生對音樂課堂的理解程度,以及對課堂教學的期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教師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取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信息化教育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一)音樂理論課的信息化教育
音樂理論課程所需要學習的是復調、和聲、配樂、曲式等內容,這些內容往往都伴隨著大量枯燥的理論知識,教師如果只是通過傳統(tǒng)的方式去開展教學,將學生所需要學習的內容板書在黑板上面然后進行講解,學生難以感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通過信息化教育手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教學內容展現(xiàn)在課件上,配合旋律、和聲等背景音樂,一邊講解一邊加入背景聲音,讓學生可以更為直觀感受到理論知識在現(xiàn)實音樂中的運用方式。音樂教學本身具有特殊性,個人的情感悟性至關重要,教師要學會采用多種多樣的多媒體手段,通過圖片、聲音等方式來動態(tài)展現(xiàn)理論知識教學的過程,為學生提供較好的硬件和軟件環(huán)境,實現(xiàn)對課堂的整體優(yōu)化。
(二)視唱練耳的信息化教育
視聽練耳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學科之一,屬于識譜技能訓練,一般是在教師指導下,調動學生獨立運用視覺、聽覺、感覺進行積極思維活動練習識譜。通過視唱大量的音樂旋律片段或音樂主題旋律,使學生獲取大量的音樂養(yǎng)料、積累音樂素材與資料,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音樂資料及演唱(奏)水平,增加感受音樂和理解音樂的能力。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視聽練耳的教學效果不盡理想。在應用多媒體技術后,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記錄下學生的音樂,通過反復練習來達到較好的效果。同時,視唱練耳教學在應用數(shù)字化的音樂手段后,可以賦予音樂情感屬性,讓學生在節(jié)奏感的訓練過程中更加感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逼真的視唱練耳環(huán)境中參加教學活動使得教學方式更為靈活。
(三)音樂鑒賞的信息化教育
音樂鑒賞是較為情感化的課程,教師在上課時需要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把握音樂的內涵,領悟樂曲所體現(xiàn)的情感。每個學生對音樂的感受不同,這就需要教師用更好的方式去教學才能達到既定效果。在信息化教育的作用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營造既定的音樂氛圍,通過多樣化的課件實現(xiàn)教學形式的優(yōu)化。通過系統(tǒng)性、邏輯性、思想性和科學性的教學課件,在整體上把握好高校大學生的學習心理,在音畫同步的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師生進行音樂情感互動,最終讓學生懂得如何去鑒賞音樂。
四、高校音樂信息化教學的改革途徑
(一)加大資金投入,更好地利用新媒體教學設備
在實施高校音樂信息化教學之前,必須先完善多媒體教學設備的硬件,否則難以讓教師達到既定的教學效果。學校應當加大資金投入,投入專業(yè)的設備和專業(yè)的教室,為高校音樂信息化教學奠定基礎。物質決定意識,新媒體設備更新,音樂教師才能夠更快地開展專業(yè)化的學習進程,這在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學校對音樂課的重視,讓音樂教師有一定的緊迫感來配合學校新媒體硬件的更新。同時,學校為教師準備好平臺和資源,通過先進設備來為教師提供便捷的學習途徑,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新媒體設備與學生之間建立更為緊密的聯(lián)系,隨時隨地和學生進行分享和交流,會在極大程度上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為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音樂人才提供條件。
(二)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加大對音樂教師的培訓
信息時代到來之后,學生可以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獲得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源,這不僅開拓了他們的視野,也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有著莫大幫助。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教師教學的難度,教師需要通過更有吸引力的教學方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所以,教師應當在新媒體時代到來之后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首先,高校要加大對音樂教師的培訓,為教師提供更多自我提升的機會,通過定期組織教師學習多媒體技術,學習各項專業(yè)知識,鼓勵教師互相之間進行交流和學習,不同高校之間互通有無,最終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其次,學校還應當組織音樂名人見面會,讓教師近距離和音樂名人進行面對面交流,學習一些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要點技能,從而能夠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更好地發(fā)散出自身的人格魅力,讓音樂學習變得更為淺顯易懂,充滿吸引力。最后,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我學習能力,通過網(wǎng)絡、書籍、同事交流來掌握多媒體技術,懂得如何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當中去。學校也應當定期對音樂教師進行考核,確保教師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不斷的進步過程中提高教學能力,最終保持精益求精的教學態(tài)度,為音樂人才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三)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找準多媒體教學與音樂教學的結合點
高校應當加強現(xiàn)代化信息庫的建設,實現(xiàn)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更好地建設音樂教師的師資隊伍,讓音樂教師將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與現(xiàn)代信息教學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二者的優(yōu)勢,取長補短,互相補充。傳統(tǒng)的高校音樂教學主要以教師、板書、鋼琴、音響的媒介實現(xiàn)教學,這種教學手段是單向性的,不太容易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當然我們也應當明白,利用多媒體技術改革音樂教學,并不是要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摒棄,每種教學模式都有著獨特之處,對教師而言,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通過保持先進的教學理念,從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如何才能更好地開展音樂教學當中去,這樣才能讓教師真正懂得如何去結合多媒體技術來改革當前的音樂教學現(xiàn)狀,讓音樂課堂充滿著更多的精彩,也讓學生能夠在音樂課上收獲滿滿。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時代到來的背景下,高校教學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化技術為高校教學帶來了更多教學上的優(yōu)勢,不僅讓高校建立起教學資源庫,教師也能夠從網(wǎng)絡媒體中獲得更好的教學資源。作為音樂教師應當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更好地接受信息化教育帶來的便利,積極改革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將傳統(tǒng)教學的精華與多媒體教學的便利結合起來,豐富音樂課堂開展的形式,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枯燥的音樂知識轉化為淺顯易懂的課堂內容,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快樂,感受音樂帶來的魔力,最終在欣賞音樂、學習音樂、表現(xiàn)音樂和創(chuàng)造音樂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將音樂知識內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成為新世紀優(yōu)秀的音樂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小婷.闡述信息化技術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極光,2019(9):16-17.
[2]張璟.信息化時代的高校鋼琴課程教學發(fā)展與變革[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46):101-102.
[3]張艷.信息化技術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音樂,2019(6):62-63.
[4]王敏.信息化技術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藝術評鑒,2019(3):93-94.
[5]扎西央金.淺談關于信息化時代下音樂教育的方法分析[J].藝術評鑒,2018(16):81-82.
[6]胡遠慧.“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高校音樂課程的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以廣東省音樂類非遺課程為例[J].北方音樂,2018,38(11):108-109.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