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艷輝 曾華花
摘要:2019年9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綱要》提出:到2035年,參加體育鍛煉人數(shù)達到45%以上。體育強國是新時期我國體育工作改革和發(fā)展的目標與任務,而中學生是作為國民群體中占據(jù)絕大數(shù)量比例群體。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實行中,體育教學是中學體育的必修課,體育課的地位變得尤為重要。掌握中學生體育行為情況,提高改善教學質量,推動中學生體育行為的發(fā)展是當前中學體育教師思考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體育強國;體育興趣;體育行為;發(fā)展;創(chuàng)新
1 前言
中學階段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由于學生的學習壓力最大,體育鍛煉可以有效緩解壓力,放松身心,促進身體健康。 探索和分析中學生身體運動行為,為中學生更好地參加體育運動提供了實踐支持,并為他們塑造自己的身體素質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2 中學生體育行為的現(xiàn)狀分析
2.1體育項目
中學生中男生對于球類的運動更為感興趣,而女生則更喜歡健美操等舞蹈類的項目,她們認為舞蹈的旋律青春歡快,使整個人都變得有氣質,有自信。而極少有學生喜歡田徑類運動,因為他們都覺得田徑類運動過于枯燥,且強度大,消耗體力,且每天都有早操和課間操,認為田徑類的運動已經(jīng)司空見慣,沒有什么新意,很難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每當自由活動時,大部分男生就會選擇做運動,而女生一般都會坐在一起或象征性地活動一下。
2.2 課中體育興趣
當學生喜歡一項運動時,會增加其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加大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而且還會帶動周邊同學共同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提高整個班級的參與率,當學生的體育行為被認可時,會引起其對體育的興趣。
2.3 課余體育活動
在課程安排中,一般的中學每天都會設置將近一個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鍛煉身體,且活動區(qū)域非常廣泛。學生可以在課外活動時間打羽毛球,打排球,也可以到田徑場中打籃球,踢足球。與此同時,各科老師也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每天課間活動,都能在運動場上看到老師和學生在一起打籃球,踢足球等等。在運動過程中,老師不僅充分的體現(xiàn)出師生平等,還為學生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3影響中學生體育行為的因素
3.1 社會觀念傳統(tǒng)
學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對于部分家長和老師而言,更希望學生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去,認為體育活動是在浪費時間,同時他們也將這種想法灌輸給學生,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學生的想法,從而減少了對體育的興趣和行為。有部分體育生并非發(fā)自內心的因為喜歡體育而學習體育。當問到他們?yōu)槭裁催x擇體育時,他們回答,因為高考體育分數(shù)要求低,自己學習又不是太好,為了能夠上大學,只好選擇體育。其次,在大部分學生的眼中,依靠體育或者藝術考上大學的人學習成績都不好,因此他們內心也會稍稍排斥體育,從而降低對體育的興趣。
3.2 體育教師教學模式不一
對于體育教師而言,教師的授課方式、授課內容是影響學生興趣和行為的主要原因。大多數(shù)教師上課都采用傳統(tǒng)的授課方法:慢跑兩圈,然后做熱身運動,在接下來就是授課。由于傳統(tǒng)的熱身過程會消耗大量的課堂時間,學生不僅會感覺到枯燥,還會從內心覺得疲累,并且每堂課的內容都沒有什么新意,按部就班,學生就會覺得很無聊,對體育提不起興趣。體育老師沒能設身處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設置不同模式的教學,讓學生體會體育帶來的樂趣!
3.3 運動器械不足
由于不少學校的體育課運動器械少或難以及時就位,導致學生可以進行的體育活動少之又少。在調查期間,通過與教師交談得知現(xiàn)在學生的安全問題非常重要,現(xiàn)在的家長過于重視學生的安全問題,使教師無法放開手腳的進行教學。有時因為教師看管不當,在活動過程中使學生受傷,這時學生家長就會找老師的責任。因此,現(xiàn)在的體育課,老師輕易不會向學生提供籃球、足球等器材,同時也禁止學生去單杠、雙杠上去玩,就怕一不留神學生受傷,沒辦法向學校、向家長交代?!敖沽睢币粭l條的頒布下去后,偌大的田徑場,真的沒有什么體育運動可以做了,這種現(xiàn)象導致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直線下降。
3.4 體育游戲缺乏
在上課期間還發(fā)現(xiàn),當體育教師帶領大家做個常見的游戲時,學生會異口同聲的講,沒玩過,甚至有的連聽都沒聽說過,而且還發(fā)現(xiàn)在老師教學生玩游戲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會對游戲感到很新奇。應試教育現(xiàn)象已經(jīng)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了老師和學生,很多體育老師并沒有體育游戲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的依舊是考啥練啥,多余時間就是“放羊式”,教師沒能帶領,學生上課狀態(tài)散漫。
4 小結
學校本身不重視以及體育建設這一方面還不夠完善,導致中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不高。體育相關的理論知識與運動技戰(zhàn)術越全面,其體育鍛煉行為較好;反之,則體育鍛煉行為較差,甚至沒有體育鍛煉行為,學生體育興趣不高。教師的言傳身教是影響學生體育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要從學生本身出發(fā),加強學生對體育項目的了解,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做到與時俱進,培養(yǎng)學生能吃苦、有耐力的品格,來提升學生的意志品質,積極提高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體育行為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苗長影,肖明飛.新鄉(xiāng)市市區(qū)初中生體育課堂中學會說呢過學習興趣調查研究[J].運動,2018(04):53-56
[2]武寶愛,白旭陽.太原市小店區(qū)中學生體育興趣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02):25-27
[3]李高萍.高職高專類大學生體育興趣和體育行為的調查研究[D].蘇中大學,2017.
[4]唐國瑞,袁鴻祥.體育關注在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中的價值[J].青少年體育,2016(03):18-19+66.
[5]王培軍.參與青奧會籌備期活動對于南京中小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行為的影響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余艷輝(1995—),女,漢族,江西興國,助理講師,本科,贛州農(nóng)業(yè)學校,體育教學。第二作者:曾華花(1994-),女,漢族,江西興國,中學二級教師,本科,贛州市第七中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