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譚盾作為我國著名的第五代作曲家,他的創(chuàng)作遍及交響樂,室內樂,器樂等多種體裁,創(chuàng)作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其中,譚盾為“武俠三部曲”—《臥虎藏龍》、《夜宴》和《英雄》所創(chuàng)作的電影配樂,不僅在我國電影音樂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時也對世界電影配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關鍵詞:譚盾;武俠音樂;傳統(tǒng)樂器
一、譚盾
譚盾被譽為“二十世紀經典作曲家”,他創(chuàng)作了很多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元素的音樂作品。在鋼琴創(chuàng)作方面也著作頗豐。他的藝術作品很好地融合了中國音樂素材與西方作曲技法,是一位藝術成就較為突出的藝術家。譚盾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同時又作為我國第五代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樂在世界范圍內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譚盾在取得中央音樂學院的碩士學位之后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繼續(xù)深造,在此期間,他和國際上的頂級樂團進行合作,比如:波士頓交響樂團、費城交響樂團、荷蘭交響樂團等,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音樂風格。譚盾的主要作品有:《離騷》、《鋼琴組曲》、《詩》、《九歌》等高質量的作品,以及為香港回歸而創(chuàng)作的《1997年交響曲》。譚盾在1982年創(chuàng)作的《第一弦樂四重奏》(“風、雅、頌”)是我國第一部在國際性作曲比賽中獲獎的作品。他的《紙樂》、《陶樂》與《水樂》等音樂劇,也在國際藝術領域產生很大的影響。
譚盾為電影《臥虎藏龍》 《英雄》和《夜宴》所作的配樂,開創(chuàng)了武俠電影配樂的新紀元。在這三部電影中,譚盾分別用大提琴、小提琴和鋼琴分別來詮釋三位女主角—大提琴代表《臥虎藏龍》中的章子怡,小提琴代表《英雄》中的張曼玉,鋼琴代表《夜宴》中的周迅。后來,他又將這三件樂 器所表達的音樂主題抽取出來,通過復調的寫法層層重疊并展開,寫成了一部全新的作品——三重協(xié)奏曲《復活》,廣受好評?!度A盛頓郵報》評論道:“這是一部音樂的史詩,它有著豐富的情感,極富戲劇性?!薄洞蠊珗蟆贩Q贊道:“《復活》中蘊藏的普世精神,以嶄新的音樂形式譜出擁有生命力量的偉大交響,這是譚盾對中西文化的獨特理解?!弊T盾之所以能夠在電影音樂中取得新穎的藝術成果,主要是源于他大膽的創(chuàng)新,譚盾一直秉承的創(chuàng)作理念是“沒有規(guī)則即為規(guī)則,沒有文化即為文化”的創(chuàng)作理念,無論是他的音樂作品還是電影音樂作品,都飽含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底蘊,以中國文化為內在精神內核,以西方音樂為輔助表現(xiàn)形式,共同創(chuàng)作而出。譚盾的成功還在于他敢從陳舊的創(chuàng)作思維中跳離出來,勇于打破古典和民間、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的界限,只有這樣大膽的創(chuàng)新組合才能夠使創(chuàng)作出來的電影音樂令人印象深刻。
二、武俠音樂
2001年譚盾與導演李安開始合作,為李安導演籌拍的武俠電影《臥虎藏龍》作曲,配樂是通過大提琴和川劇打擊樂來共同演繹電影中所要呈現(xiàn)的傷感和神秘,同時音樂中的民族文化音樂也得到了很大的展現(xiàn)。后來,《臥虎藏龍》配樂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獎。與此同時,譚盾的好友馬友友問譚盾,為什么不延續(xù)小提琴、鋼琴,做一個《武俠三部曲》呢,正是由于馬友友的這一句話,才有了之后的“武俠三部曲”。譚盾在之后備受各大的導演的青睞,都爭著搶著讓譚盾為他們的電影進行配樂,但是譚盾卻對自己的音樂有著很高的要求標準,并有著自己雷打不動的原則。首先必須是愛情悲劇,其次必須是武俠片。一直等到2002年,譚盾遇到了張藝謀的電影《英雄》,和世界小提琴之王帕爾曼一起完成了電影的配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2006年,譚盾又與馮小剛導演和鋼琴家郎朗一起合作,完成了電影《夜宴》的配樂,至此,譚盾終于完成了自己的武俠音樂夢。在2011年的時候,他講自己的三部電影配樂合成專輯“武俠三部曲”,開始在全球進行巡演,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傳統(tǒng)樂器
譚盾作為現(xiàn)代音樂的代表人物,其音樂作品中彰顯出了傳統(tǒng)音樂的優(yōu)秀文化。譚盾作為一個如生土長的湖南人,湘西音樂帶給他了無盡的創(chuàng)作靈感。之后又去了美國留學八年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正是受到了兩種文化的影響,才形成了他獨特的音樂風格。并且他用現(xiàn)代音樂技法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播到了全世界。中國最早的樂器分類法是“八音”,西周時人們按照制作樂器的不同材料又將樂器分為八類。到了中、近古時期,中國又將樂器分為四大類:拉弦樂器、吹奏樂器、彈撥樂器、以及打擊樂器。譚盾在他的武俠三部曲《臥虎藏龍》這部電影中,竹笛就被多次頻繁使用。竹笛作為中國俠客所鐘愛的一種樂器,將電影的畫面感最大限度的傳遞到了觀眾眼前。在電影《英雄》中,譚盾也運用了一套古堯是一種4000年前的古樂器—古堯。古堯是一種極具東方特色的樂器,音色低沉神秘,極具特色,在古堯音樂中人們仿佛又回到了幾千年前的秦始皇統(tǒng)治下的秦國盛世。最后在電影《夜宴》中,鼓聲作為一種伴奏樂器,也在大量的運用。影片的開始就是一段大鼓的鼓樂,拉開了故事的序幕,在一些激烈的動作鏡頭中,我們也可以聽到大量鼓聲的存在。譚盾的武俠音樂中中國樂器的運用是非常多的,在中國傳統(tǒng)樂器的烘托下,使得觀眾產生強烈的新鮮感,并且加強了藝術效果。
四、結語
譚盾的音樂充滿了中國音樂的特色,同時又完美的融合了西方的演奏技巧。從譚盾的“武俠音樂”的藝術特色上看,他的作品不管是在配樂上,還是曲式曲調上都將東西方元素完美的融合,他獨特的藝術視角為中國電影音樂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影響。他的電影音樂帶領中國電影走向國際,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電影。在世界發(fā)展多元化的當下,我們應該重視影視中國元素與西方元素的融合,創(chuàng)作出更多個性鮮明,風格獨特的優(yōu)秀作品,使中國影視音樂走向世界舞臺。
參考文獻
[1] 譚盾歌劇中對戲曲元素運用與聲音意義探求的研究[J].王晶晶.音樂創(chuàng)作.2018(05)
[2] 譚盾用紙樂奏禪意[J].康沛.北方音樂.2008(07)
[3] 譚盾電影音樂“影·音”結構關系研究[D].夏嬌.四川師范大學 2019
作者簡介:雷亦揚(1993年7月20日),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甘肅;學歷:碩士研究生;單位:四川師范大學;單位郵編:610500;研究方向:音樂(鋼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