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昊辰,吳鑒今,周嘉駿,鄭 星,呂 婕,李 瓊,夏 妮,劉國勤
2019年12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在湖北省武漢市出現(xiàn),我國乃至全球已陸續(xù)出現(xiàn)大量患者并呈廣泛流行的趨勢。該病傳染性極強,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此外,在相對封閉環(huán)境中長時間暴露亦可增加經氣溶膠傳播的風險[1]。由于口腔科臨床工作的特殊性,在診治過程中發(fā)生交叉感染風險極高,我國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的大多數口腔科暫停門診開放,僅保留頜面外科、口腔急診進行急癥處理。大量口腔科患者無法及時就診,導致疾病癥狀加重或惡化,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移動互聯(lián)網醫(yī)療(mobile internet healthcare,MIH)近年來借助國家5G通訊網絡改造的契機得到飛速發(fā)展,又因具有無需接觸、實時交流、多媒體融合等特點,在此次疫情中成為患者咨詢口腔疾病的新選擇和安全渠道。目前鮮有MIH在口腔診療中的相關研究報道。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東方肝膽外科醫(yī)院口腔科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應用口腔MIH咨詢的患者情況,并對MIH在口腔科的應用進行效果分析與經驗探討。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3月1日期間東方肝膽外科醫(yī)院口腔科應用移動互聯(lián)網軟件進行MIH咨詢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共計1 035人。
1.2 方法 接診方式:(1)醫(yī)患首先通過文字進行線上問診與回答;(2)如需進一步提供信息,患者可通過客戶端將檢查報告或查體情況拍攝為圖片、視頻上傳;(3)仍未解決問題的部分患者,可選擇語音或視頻電話進行進一步求診。
接診流程:(1)問診:詢問患者主訴、癥狀與體征、現(xiàn)病史、既往史及用藥情況等;(2)指導自檢:通過發(fā)送文字、演示圖片或視頻方式,指導患者進行自我查體,并將檢查結果上傳;(3)資料收集與分析:收集患者來源地、性別、年齡、病種等基線資料和病種信息,以及與本次咨詢相關的檢查、檢驗報告,綜合之前的問診與自檢結果后得出初步診斷;(4)健康指導:根據初步診斷給予患者相應指導,對于急癥患者應告知盡快進行口腔科急診處理,對于可保守治療的患者應告知用藥方案及注意事項,指導患者用藥。
隨訪情況與滿意度調查:于咨詢1周后進行,內容包括患者對本次MIH咨詢的效果及滿意度。咨詢效果分析包括“康復”、“改善”、“無效”或“加重”,滿意度主要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醫(yī)療MIH模式、醫(yī)生服務、咨詢效果方面進行調查。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對使用移動互聯(lián)網軟件進行線上咨詢的患者進行描述性研究,采用 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Kruskal-Wallis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基線資料與病種統(tǒng)計情況 進行口腔MIH咨詢的患者共1 035人,其中男性434人(41.9%),女性601人(58.1%),年齡(28.5±18.7)歲。年齡分布:≥50歲100人(9.7%),40~49歲171人(16.5%),30~39歲165人(15.9%),20~29歲202人(19.5%),10~19歲184人(17.8%),≤9歲213人(20.6%),其中≤9歲及≥50歲咨詢人群多由家人代為轉述。患者來源地排名前5位分別為湖北省248人(24.0%),浙江省154人(14.9%),河南省107人(10.3%),重慶市100人(9.7%),湖南省94人(9.1%)?;颊咦稍兊膬热葜?,口腔保健知識占比最高,共計596人(57.6%),例如齲病、口腔異味、口干、口腔科開診時間、費用及醫(yī)保政策、用藥情況、面部無癥狀情況下的不對稱、乳恒牙交替、顳下頜關節(jié)病等;其次是口腔非急癥疾病,包括黏膜類疾病129例(12.5%),智齒冠周炎及根間隙感染57例(5.5%),牙周類疾病55例(5.3%),根尖周炎101例(9.7%);占比最低的是口腔急癥疾病,主要為牙髓炎92例(8.9%),頜面部創(chuàng)傷5例(0.5%)。見表1。
表1 患者基線資料與病種統(tǒng)計
2.2 咨詢效果情況 對口腔MIH咨詢患者1周后進行隨訪,共收集有效反饋921例。其中康復526人(57.1%),改善254人(27.6%),無效88人(9.6%),加重53人(5.7%)。另外,口腔保健知識和非急癥疾病的咨詢有效率均高于口腔急癥疾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類疾病的咨詢效果情況[例(%)]
2.3 滿意度調查 921例患者的有效反饋中,針對口腔MIH模式,非常滿意512人(55.6%),比較滿意226人(24.5%),一般滿意158人(17.2%),不滿意25人(2.7%);針對醫(yī)生服務,非常滿意693人(75.2%),比較滿意149人(16.2%),一般滿意65人(7.1%),不滿意14(1.5%)人;針對診療結果,非常滿意423人(45.9%),比較滿意248人(26.9%),一般滿意175人(19.0%),不滿意75(8.1%)人。對3組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其中醫(yī)生服務滿意度高于口腔MIH模式和咨詢效果,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口腔MIH模式滿意度高于咨詢效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滿意度調查[例(%)]
口腔門診醫(yī)生工作性質特殊,在進行??撇僮鲿r所使用的工具可持續(xù)產生直徑為5 μm或更小粒徑的高濃度細菌氣溶膠,這些穿透并停留在肺內的小顆粒物可能會導致呼吸或其他健康問題[2-3]。加之診療期間醫(yī)患雙方顏面部距離較近,致使呼吸道傳播疾病的交叉感染風險明顯高于其他場所[4-6]。盡管醫(yī)生的防護措施及診室內的消毒措施已逐年提高,但交叉感染的情況仍持續(xù)發(fā)生[7-8]。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截至2月23日,全國共有476家醫(yī)療機構3 387例醫(yī)護人員確診感染COVID-19[9]。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國內外多數口腔科暫停門診,導致大量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無法得到及時診療。
如今移動互聯(lián)網蓬勃發(fā)展,已廣泛應用于醫(yī)學教育及醫(yī)療服務[10]。MIH可通過使用移動通信技術與設備,為人們提供所需的醫(yī)療管理信息并處理醫(yī)療事務,其最大特點是無需醫(yī)患直接接觸即可隨時提供普適的醫(yī)療服務[11]。通過本研究對MIH模式咨詢的1 035例患者基線資料分析可知,疫情期間咨詢的患者女性占比稍高(58.1%),不同年齡段人群分布比例基本均等。患者來源地分析中,排名前5位的省市均為此次疫情嚴重地區(qū),可見MIH在疫情重災地區(qū)已成為患者最主要的就診咨詢方式之一。咨詢病種中,口腔保健知識、黏膜類疾病及牙體牙髓類疾病的咨詢人數較多,咨詢較少的為智齒及頜面部間隙感染、口腔頜面部外傷與牙周類疾病,其可能與此類疾病高發(fā)于特定年齡、特定情況有關。
咨詢效果分析中,共計84.7%的患者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及改善。其中口腔保健知識及非急癥疾病的咨詢患者,其咨詢的有效率(康復+改善)均大于80%,而急癥疾病患者通過MIH咨詢的有效率較低,這與臨床經驗相符。使用MIH咨詢的患者對醫(yī)生服務的滿意度高于口腔MIH模式和咨詢效果。大部分患者表示與醫(yī)院就診相比,通過MIH進行咨詢時醫(yī)生服務較好,但仍存在溝通不便、檢查不全面的情況。
互聯(lián)網診療為患者提供了方便,使此次疫情下患者求醫(yī)無門的現(xiàn)狀有所緩解;且可對疾病進行篩查,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通過早期給予專業(yè)意見,改善急癥患者的癥狀;同時減輕了門診壓力,降低了醫(yī)患感染疾病的風險。本研究相關經驗為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下開展口腔MIH提供了一定指導與參考,但是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研究,缺少對照組,且僅可提供對于一些簡單疾病的建議,無法進行更細化的檢查及相關操作,還需進一步使用虛擬現(xiàn)實、增強現(xiàn)實及機器人操作等技術進行大樣本多中心的對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