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芹
(吉林省樺甸市白山鎮(zhèn)衛(wèi)生院,吉林 樺甸 132404)
國內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在32%-33%之間,且隨著老齡化進程的推進,這一數據仍然增加,長期高血壓或血壓波動較大時,可對機體多器官造成損傷,常見心腦血管疾病、腎臟損害等,因此加強高血壓的控制尤為重要[1]。臨床數據顯示我國高血壓控制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本病需長期服藥、改變飲食,部分患者治療依從性差甚至自暴自棄,放棄治療,因此在高血壓護理中加強健康教育尤為重要。我院近年來在部分高血壓患者的常規(guī)護理中聯合健康教育,取得顯著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自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 例高血壓患者,均符合《高血壓診斷與治療指南》[2]中相關標準,患者知曉本次研究且自愿參與。排除全身性疾病、腎臟器官器質性疾病誘發(fā)的繼發(fā)性高血壓、妊娠期高血壓、中斷研究者。按照隨機數字表達法將其分為研究組(40 例)與對照組(40 例)。研究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55-74 歲,平均(65.39±3.33)歲;病程1-23 年,平均(12.29±3.20)年;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10 例,初中15 例,中專及高中10 例,大專及以上5 例。對照組:男22 例,女18 例,年齡55-75 歲,平均(65.52±3.38)歲;病程1-23 年,平均(12.30±3.17)年;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9 例,初中15 例,中專及高中11 例,大專及以上5 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方法。兩組均接受高血壓常規(guī)護理,包括藥物指導、生活護理、心理干預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接受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具體如下:①在患者入院后,與其詳細溝通,告知其高血壓常規(guī)知識(發(fā)病原因、作用機制、對靶器官的損害以及控制預防辦法等),綜合評估患者知識儲備情況,并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根據患者血壓雙峰-谷規(guī)律以及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情況,指導患者遵醫(yī)囑適時、適量用藥,告知藥物效果、潛在不良反應及不良反應表現癥狀等,嚴禁患者私自換藥停藥或者加藥。②召開病友會,首先由主管護師、主治醫(yī)師引導患者進行1 h的高血壓知識學習,涵蓋高血壓最新治療進展、我國高血壓控制情況、藥物控制的必要性、疾病的預防、飲食及運動注意事項等,講解完畢后,病友之間相互溝通交流、提問,增加記憶點。在每次會議結束后,分發(fā)高血壓知識講解小冊、高血壓自我監(jiān)控記錄表等,使患者能夠有證可依。③在患者出院時,添加其微信、QQ 好友,將主治醫(yī)師的手機號、微信號告知,并由護士將患者拉入高血壓健康教育群,每日督促患者按時服藥、控制飲食及適量運動等,并及時解答患者疑問;指導患者定期到醫(yī)院接受復診,完善腎功能 、血藥濃度及肝功能檢查。
1.3 觀察指標。①記錄兩組治療前、后舒張壓、收縮壓水平變化情況;②干預結束后,分發(fā)患者對高血壓知識掌握量表,從科學飲食、定期監(jiān)測血壓、適度運動、控制體重及遵醫(yī)服藥等5 個方面進行評價,每項20 分,滿分100 分,分數越高則知識掌握越好。③以Morisky 問卷評價患者用藥依從性[3],包括是否忘記服藥、是否不按時服藥、是否不按量服藥、癥狀好轉時是否自主停藥、癥狀無改善時是否自主停藥,每題1-4分,代表沒有到總是,得分<18 分代表依從性良好,≥18 分表示依從性差。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以SPSS 20.0 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和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舒張壓、收縮壓比較。干預前,研究組、對照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顯著下降,研究組下降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舒張壓、收縮壓比較(±s,mmHg)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舒張壓、收縮壓比較(±s,mmHg)
組別 例數 干預前 干預后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研究組 40 105.56±10.67 132.19±12.67 81.19±9.88 111.14±11.86對照組 40 106.73±10.69 131.28±12.70 93.37±9.76 120.89±12.45 T - 0.490 0.321 5.547 3.586 P - 0.313 0.375 0.000 0.000
2.2 兩組知識掌握評分及Morisky 評分比較。兩組比較差異顯著(t=7.022,P=0.000),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知識掌握評分及Morisky 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知識掌握評分及Morisky 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知識掌握評分 Morisky 評分研究組 40 89.20±4.55 15.56±2.20對照組 40 63.29±4.07 19.11±2.32 t-26.843 7.022 P-0.000 0.000
近年來,高血壓發(fā)病率持續(xù)上升,已經給社會 、家庭以及個人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為我國慢性病防治的重點領域。高血壓的發(fā)生除了與遺傳因素相關外,個人生活行為方式為重要危險因素,因此近年來加強改善高血壓患者生活習慣、提高治療效果成為現代護理學的新方向[4-5]。
在高血壓防控中,健康教育有著重要作用,通過健康教育能夠使患者自覺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遵醫(yī)囑服藥,達到理想的防控效果。本次研究在健康教育中,改變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教育方法,而根據高血壓患者不同個體、身體狀況、性格綜合因素,制定不同的教育內容,有側重點的開展教育,如年老體弱者強調運動方式的改變,肥胖者則提倡體重管理及低脂飲食,重口味患者強調清淡飲食,情緒波動過大者需要保持平和心態(tài)等,以縮減過多干擾信息,使患者能夠更有針對性的熟記適合自身的知識。在健康教育途徑的選擇中,除了常規(guī)口頭宣教外,配合知識宣傳冊、自我監(jiān)控量以及微信隨訪等,能夠加深患者對健康教育的印象,并隨時解答其關于高血壓控制的疑問、定時推送健康知識,形成發(fā)散模式。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舒張壓、收縮壓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分析認為與患者治療依從性、知識掌握程度提高有密切相關性,而研究組知識掌握評分及Morisky 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證明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總之,在高血壓護理中實施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知識掌握情況,提高其治療依從性,達到理想的降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