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超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淄博 256100)
冠心病是一種心肌缺氧缺血性疾病,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是臨床廣泛應用的治療冠心病藥物[1],為比較兩者療效,本文以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對照方法進行研究,探討對比分析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88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44例,男27例,女17例,年齡41-83歲,平均(65.36±4.27)歲,病程2-7年,平均(2.35±2.11)年。觀察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齡43-81歲,平均(67.81±4.12)歲,病程1-6年,平均(2.51±2.39)年。兩組一般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藥物治療,如阿司匹林腸溶片、硝酸酯類抗血小板藥物、β受體阻滯劑等。對照組在常規(guī)基礎上給予阿托伐他?。ū本┘瘟炙帢I(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58,規(guī)格:10 mg)治療,口服,1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常規(guī)基礎上給予瑞舒伐他?。暇┱筇烨缰扑幱邢薰?,國藥準字H20080669;規(guī)格:10 mg)治療,口服,10 mg/次,1次/d。兩組療程均為8周。接受治療前后分析2組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于清晨空腹取患者肘靜脈血5 mL,采用全自動生化免疫分析儀測定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2]。定期詢問患者藥品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重點觀察有無肝腎損傷、腹痛、關節(jié)痛、便秘、肌痛、消化不良、惡心等常見不良反應。根據(jù)《冠心病病證結合分類辨證論治方案及效應拐點研究》標準評價治療效果,分為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顯著改善,心絞痛癥狀分級降低兩級或消失。有效:主要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心絞痛癥狀降低一級。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3]。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②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治療前兩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TG、TC、LDL-C水平均降低,HDL-C水平升高,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LDL-C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
表1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治療前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shù) TG(mmol·L-1) TC(mmol·L-1) HDL-C(mmol·L-1) LDL-C(mmol·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4 3.01±0.82 1.44±0.35ab 5.63±1.41 4.52±1.32ab 1.14±0.51 2.32±0.16ab 3.61±1.39 2.17±0.91ab對照組 44 3.15±0.73 1.57±0.43b 5.26±1.22 4.17±1.28b 1.22±0.76 1.96±0.97b 3.55±8.28 2.76±1.25b
2.2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n(%)]
2.3 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治療期間,對照組不良反應率6.81%。觀察組,不良反應率4.54%;兩組不良反應率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n(%)]
冠心病屬于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進展性心血管疾病且病因較為復雜[4],發(fā)病迅速、致殘致死率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飲食習慣的變化以及老齡化社會步伐的加快,冠心病發(fā)病率呈現(xiàn)為逐年上升趨勢,主要表現(xiàn)為心肌缺氧缺血和心肌壞死為主,病情進展速度較快且病情較為復雜[5]。臨床研究認為高血脂是引發(fā)冠心病發(fā)作的主要危險因素,因為供養(yǎng)心臟的冠狀動脈出現(xiàn)粥樣硬化,致使血管狹窄甚至血管堵塞,最后影響心臟正常供血,造成心肌缺氧、缺血,導致冠心病。
他汀類藥物這類藥物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內皮產(chǎn)生的炎癥反應,有效調節(jié)血脂代謝,維持粥樣斑塊的穩(wěn)定性,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速度,維持血脂指標平衡,具有較好的降脂作用,達到抗血栓、抗炎以及保護神經(jīng)等多種作用,通過臨床實踐證明,采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冠心病可有效調節(jié)患者血清血脂水平,是臨床治療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藥物,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發(fā)病率以及病死率。
阿托伐他汀可通過有效阻斷患者體內的羥甲戊酸在細胞內代謝途徑進行,顯著降低患者的膽固醇合成量并達到有效清除患者血清中膽固醇含量。瑞舒伐他汀是他汀類藥物,也屬于輕甲基戊二酸單酞輔酶還原酶抑制劑,有利于增強機體免疫能力,具有較強的低親脂性及肝臟選擇性,易于進入患者動脈內膜中,能通過降低血脂,修復受損血管內皮細胞,提高血管彈性,有效促使患者肝臟代謝率降低以及具有明顯調節(jié)血脂水平作用。瑞舒伐他汀促進單核細胞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激活受體的表達,強效抑制機體炎癥反應,有效改善機體水平,進而提高患者心功能,相對于其他他汀類藥物而言可以達到更持久、更強的降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TG、TC、LDL-C水平均降低,HDL-C水平升高,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LDL-C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TG、TC、LDL-C和HDL-C水平,達到較好的降血脂效果,且瑞舒伐他汀的HDL-C優(yōu)于阿托伐他汀。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不良反應情況發(fā)生情況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對比阿托伐他汀,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患者,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且對患者各系統(tǒng)器官損傷小,明顯減少不良情況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治療冠心病,但相對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降低HDL-C的水平更強,臨床效果更顯著,不良反應更少,安全性更高,可作為治療冠心病的理想藥物,視患者具體情況優(yōu)先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