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產權風險下農戶農地無償轉包方式選擇
        ——基于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視角

        2020-08-13 10:22:48萬晶晶王博鐘漲寶
        農業(yè)現代化研究 2020年4期
        關鍵詞:農地租金產權

        萬晶晶,王博,鐘漲寶

        (1. 華中農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陜西 楊凌712100;3. 華中農業(yè)大學社會學系/農村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0)

        農地資源的合理配置是實現鄉(xiāng)村振興與農業(yè)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按家庭人口或家庭勞動人數平均分配原則,充分利用家庭內部成員的利益一致性,減少勞動監(jiān)督成本,極大地促進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但是,因城鎮(zhèn)化發(fā)展,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以公平為目標的農地制度弊端開始出現,一方面,農村呈現勞動力老齡化、女性化和弱質化現象。另一方面,具有農業(yè)經營比較優(yōu)勢的農戶沒有充足的土地。土地資源出現錯配現象,農地經營權交易被認為是解決該問題的根本之道。隨著市場化改革推進和人地關系緊張程度的降低,政府對土地經營權交易的態(tài)度也由禁止到默認再到鼓勵和全面支持。為推動農地適度規(guī)模經營,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進一步在法律層面穩(wěn)定和強化農地產權,保障農戶土地財產性收益。盡管政府對農地流轉在政策上給予充分支持,但農地流轉不僅進展緩慢,而且相當部分通過無償轉包進行,效果并未達到政策預期,也不利于農業(yè)現代化的發(fā)展。因此,基于政策與現實背景,分析新一輪確權后制度環(huán)境對農戶農地轉包行為的影響對推進農地流轉市場化和優(yōu)化農地資源配置具有重要意義。

        據農業(yè)農村部資料顯示,截止2017年底,土地流轉總面積占家庭承包面積的37%,但流轉增速下降到6.9%。農地流轉市場發(fā)育不僅出現“量”的后勁不足,還存在流轉方式“質”的參差不齊現象[1-2],特別是當前實際發(fā)生的農地流轉大多并非是由價格誘導的市場型流轉,而是“村落里的熟人”間的關系型無償流轉[3-4]。正如錢忠好和冀縣卿[5]對江蘇、廣西、湖北和黑龍江4省的抽樣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僅有66.12%的土地轉出為有償轉出。2014年國家統(tǒng)計局農業(yè)司對四川的調查也發(fā)現,45.3%的農地轉出為無償方式。農地無償轉包雖然存在經營權交易,轉出戶卻無法獲得農地財產性收益,轉入戶因使用權的臨時性和不穩(wěn)定性,缺乏穩(wěn)定的投資預期,難以保障長期的生產與改良,雙重制約影響了農地流轉市場的效率與公平[6-8]。顯然,這與流轉政策初衷不符,也不利于農戶自身利益實現。那么,在法律產權不斷強化的情況下,農戶是否繼續(xù)選擇無償轉包?這背后的原因與動機為何?當前的制度環(huán)境如何影響農戶農地轉包方式的選擇?這是本文關注的核心問題。

        針對土地無償轉包現象,國內部分學者認為土地租金是各種社會力量的博弈結果,它不僅是市場供需結構的體現,更是一種社會關系的構建過程,替代社會關系的“人情租”是鄉(xiāng)土社會中貨幣租金的另一種存在方式[9]。通常農戶為追求最終的剩余控制權,降低風險提高保障,代表近社會關系的親友可在流轉中提供一種保護農地產權安全的隱性承諾并因此具有較強的談判能力,進而形成無地租或低地租[10-12]。部分學者進一步考慮因存在農地產權風險,農戶對農地的未來預期價值、非農化程度、交易雙方信任程度以及政治身份等因素會影響農戶對無償轉包方式的選擇[7,13-14]。國外學者發(fā)現農戶個體特征、農地規(guī)模與質量、契約形式等因素影響農地流轉租金[15-16]?;诖?,部分學者進一步發(fā)現農地交易雙方之間的信任程度、交往經歷等社會關系對農地銷售價格或流轉租金存在影響[17-18]。但是Kostov[19]指出,社會關系對流轉租金的影響會因土地質量的異質性而不同。縱觀已有成果,盡管國內外學界也關注到社會關系對農地流轉租金的影響,但對農地產權風險作為無償轉包方式動因的關注較少,且少量相關研究對產權風險的指向不明確,特別是忽略正式制度下新一輪農地確權帶來的影響。此外,已有研究均將農地確權與鄉(xiāng)土社會非正式規(guī)則割裂探討,而在農地制度的變革中,兩種制度因素同時作用于農地制度的延續(xù)與變革[20],對農戶行為產生影響。因此,本文基于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視角,從農地存在產權風險的原因出發(fā),利用山東、湖北和廣西三省1 261份實地調研數據,運用雙變量Probit模型,分析雙重制度下農戶選擇以何種轉包方式規(guī)避產權風險,探討產權風險下正式與非正式制度對農戶選擇無償轉包農地行為的影響。有助于深層次理解農地流轉缺乏市場化的內在根源,進而為小農戶長期存在的原因提供創(chuàng)新思路。

        1 理論分析

        1.1 農地流轉中的產權風險

        結合已有研究,本文將土地產權(不)安全定義為失去產權或權利的風險或可能性,或者產權或權利的(不)確定性,甚至產權收益的穩(wěn)定性[13,21]。可通過法律化或社會關系、地方習俗等方式進行提升[22]。農地流轉過程中因政策變動、機會主義行為等因素導致農地可能被收回或被侵占、產權收益不穩(wěn)定,形成產權風險中的政策性風險與經濟性風險(圖1)。

        土地產權的政策性風險是作為正式制度的法律政策不足,進而對土地流轉的產權安全造成威脅[7]。這種不足可分為政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兩個方面,正式確權頒證之前,農地承包權經營權缺乏法律依據,產權的排他性殘缺。在政策執(zhí)行時,村委會作為政府代理人和農村集體財產代理人的雙重身份,在某些情況下職責是矛盾的,對于集體所有的土地財產,村集體可能會為了利益目標,轉換鄉(xiāng)村管理人和集體成員的兩種身份,造成土地法律政策實施差異[23]。這導致農戶不清楚自己擁有承包地的何種權利以及如何行使這些權利,甚至無法確定農地轉出后權利是否發(fā)生減損,造成農戶意識中的潛在風險[7]。因此,如何規(guī)避政策性風險是農戶必須面臨的問題。

        土地產權的經濟性風險指轉入戶可能出現機會主義行為傾向,這種行為無法得到有效規(guī)制,造成土地產權安全的威脅。機會主義行為主要包括:第一,轉入戶為了增加收益,可能采取掠奪性投資行為,致使土地質量下降和邊界模糊[24],甚至更改土地用途,導致轉出戶在收回土地時增加恢復耕地成本。李毅等[25]對浙江省某鄉(xiāng)的調研發(fā)現,該鄉(xiāng)在農地流轉后種植作物的比率從92.2%驟降至12.6%。第二,轉入戶可能因經營損失在土地流轉到期后不按規(guī)定歸還土地或者提前單方面結束合同,造成轉出戶的經濟損失??梢姡陨闲袨闇p損了農地長期價值,對轉出農地造成產權風險。

        1.2 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對產權風險的規(guī)避和農戶無償轉包方式選擇

        諾斯[26]指出,制度是一些人為設計的、塑造人們互動關系的約束機制,包括正式的規(guī)則和由行為規(guī)范、慣例與自我限定的行事準則構成的非正式準則。參照定義,本文將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分別界定為土地控制和利用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傳統(tǒng)規(guī)范的關系約束[22]。

        正式制度通過提高產權安全性和減少農戶機會主義行為兩種路徑減少產權風險。理論上,農戶可通過對契約的監(jiān)督規(guī)避承租者機會主義行為,但是根據曲頌等[27]調查發(fā)現,農村土地糾紛通過鄉(xiāng)鎮(zhèn)、仲裁和法院三種方式解決的比例僅為2.43%,0.64%和0.38%。這說明,農村缺乏解決土地流轉糾紛問題的正式機構,轉出戶若想得到風險補償需付出極大的交易成本。新一輪確權頒證是在《物權法》法律框架下對農地權利內容的一次更加清晰、豐富的界定和保護[28],彌補了正式制度的缺失,減少農地流轉的政策性風險,甚至對機會主義行為提前起到震懾作用,降低農地流轉中可能發(fā)生的經濟性風險,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農戶將選擇獲取最大經濟利益,因此確權頒證可降低農戶選擇無償轉包的概率(圖1)。此外,因土地的產權安全性存在法定、實際和感知三個層次[29],產權執(zhí)行偏差所形成的不同制度環(huán)境會影響農戶的產權安全感知[30-31],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法定產權對農戶轉包行為的影響。所以農戶確權安全感知的提高可加深正式制度的內化程度,進而降低農戶選擇無償轉包的可能性。因此,本文考慮正式制度時,同時分析法定確權與確權安全感知兩個方面。

        圖1 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對農戶農地無償轉包方式選擇影響機理Fig. 1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on farmers’ choice of gratuitous subcontracts in farmland transfer

        非正式制度環(huán)境下,農戶通常將土地無償轉包給信任程度較高的親友以維護產權安全(圖1)。原因主要為:中國農村具有差序格局,農戶之間的關系代表著社會關系網絡[32],其中蘊含著由強到弱的連帶關系,親緣和血緣成為了強連帶關系的主要形成機制,而連帶關系可降低交易成本。一方面,強連帶關系的農戶,信任程度較高,對于農戶行為具有比較準確的預期,減少事前的信息搜尋成本和事中的談判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熟人社會”之間的交易具有長期性,受到鄉(xiāng)村社會規(guī)范的約束,農戶間違約將帶來高心理成本和聲譽損失,由此降低事后監(jiān)督成本,減少違約風險[33]。此外,無償轉入農地的農戶大多是長期生活在農村,以農為主、以農為生是鄉(xiāng)村的主要力量[34]。此類農戶一般免費或以極低的價格轉入農地,經營面積區(qū)間一般在1.33~6.67 hm2,通常是農村政治舞臺的主體和土地產權制度的維護者[35],有足夠的動力和能力維護產權安全。

        轉入熟悉的村內部成員可從三個方面解釋土地流轉的無償性,第一,提供“產權保護”相當于一種服務,農戶想獲得這種服務需要付出與其價值相對應的地租代價。而熟人社會是保障產權安全的重要條件,具有連帶關系的農戶提供產權保護的服務可免于支付租金。第二,信任程度較高的親友是一種壟斷性資源,具有專有性特征,相當于賣方壟斷,占有剩余控制權,從而造成農地零租金或者低租金[10]。第三,承租方還可以給出租方提供一些非經濟上的利益,可以用來替換一部分的地租[9]。由此說明,農戶之間的信任程度越高,即農地交易雙方是親友關系,農戶選擇無償轉出的可能性更大。隨著農地確權頒證以及確權安全感知的提高,農地交易雙方關系對農戶無償轉包選擇的影響受到其中的調節(jié)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本研究團隊于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分別在山東夏津縣、廣西三江縣、湖北監(jiān)利縣和襄州區(qū)開展的農戶實地調研。調查按照配額抽樣法,由每一個調查地的縣級農業(yè)經濟部門依據經濟發(fā)展高、中、低的差異推薦3~4個典型的鄉(xiāng)(鎮(zhèn)),每個鄉(xiāng)(鎮(zhèn))選擇3~4個村,從每個行政村中隨機抽取約8%的農戶,隨后由已培訓的調查員分別入戶進行一對一訪談,戶主作為主要被訪談人,家庭其他成員輔助回答,每份問卷訪談1個小時左右。本次抽樣選取12個鄉(xiāng)(鎮(zhèn)),41個行政村。問卷內容涉及農戶家庭人員基本特征、承包農地特征、農地確權、農地流轉、村莊特征等。基于需要,剔除嚴重缺失和不符要求的問卷,最終獲得有效問卷1 261份。樣品農戶基本特征見表1。

        表1 樣本農戶基本特征描述Table 1 Description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ample farmers

        2.2 變量選取

        本文的主要變量包括農地無償轉包方式、農地確權和農戶確權安全感知、農地交易雙方關系。除此之外,為得到更加準確的估計結果,還引入了個人、家庭、地塊和村莊層面的控制變量。表2給出了各變量的具體設置和解釋說明。

        1)被解釋變量。農戶無償轉包農地方式為被解釋變量。農地轉出戶選擇無償轉包賦值為“1”,未選擇無償轉包賦值為“0”。需要注意的是,分析正式制度中農地確權對農戶無償轉包行為的影響時,原則上農地轉出行為應該發(fā)生在確權頒證之后,但在本文的樣本數據中,有少部分農地的確權頒證年份與農戶無償轉包農地的年份重合,將其視為農地確權之后的轉包行為,因為從樣本區(qū)域的農地確權工作進程來看,從開始部署工作到最終的確權證書發(fā)放到農戶手中一般要持續(xù)4~5個月,農戶對農地做出決策時候可能已經開始考慮確權頒證對其帶來的影響。為得到更加穩(wěn)健的結果,選取的第二個被解釋變量為農戶農地轉出租金絕對數,并將其取對數。同時,為檢驗樣本在選取時是否存在“選擇性偏誤”問題,將農地是否轉出作為選擇變量。

        表2 變量設置與描述性統(tǒng)計Table 2 Variable definitions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2)核心解釋變量。包括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主要用農地是否確權頒證和農戶確權安全感知來衡量。農戶在新一輪確權中領到證書賦值為“1”,未領到證書賦值為“0”。由于農地確權的核心是將農地的使用權明確到戶,并通過發(fā)放證書,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提高農地產權的穩(wěn)定性,改善正式制度環(huán)境,因此使用是否領到新一輪確權證書具有合理性[36]。農戶確權安全感知在問卷中設置的問題為“確權后,我維護權益有了依據?”對其回答的具體賦值見表2。非正式制度環(huán)境組成復雜,不易測量,其約束的有效性主要來自于意識形態(tài),而農地流轉雙方關系和體現聲譽機制約束強度的空間距離關系所代表的信任程度是衡量非正式制度環(huán)境中意識形態(tài)的主要變量[22],農地流轉雙方關系具體選取的指標為農戶是否為親友關系,具體賦值為“0=非親友關系;1=親友關系”。衡量空間距離的關系主要賦值為“1=本村;2=本村外租;3=本鄉(xiāng)外村;4=本縣外鄉(xiāng);5=外縣”。

        3)控制變量。為保證擬合結果的可靠性,除了以上解釋變量,還選取一系列控制變量。個人層面選取戶主性別、戶主受教育程度、戶主健康自評和戶主外出務工經歷。家庭層面選取家庭平均年齡、家庭女性占比、家庭社會資本、家庭參加新農保人數占比、家庭老年人占比、家庭非農業(yè)收入占比和家庭人均收入。家庭女性人口較多,其利用無償轉包方式換取人情照顧的概率越高[9]。家庭社會資本越高,對于農地有償流轉履約糾紛的約束越強[8],可能會影響農戶規(guī)避風險方式。土地層面特征為家庭土地承包面積、土地細碎化程度和家庭農業(yè)固定資產,家庭的初始土地資源越多,農地出租總收益越高,故農戶不會輕易放棄租金收益,無償轉出的概率變低;土地細碎化程度越高,則平均成本越高,租金相對較低[14]。此外,農業(yè)已有固定資產越高,資產專用性越強意味著沉沒成本較大,農地轉出需求的租金越高,易有償轉包[8]。農地流轉市場特征為村莊是否存在農地流轉市場、農地轉出是否有第三方參與和農地流轉合約的形式,農地流轉市場的存在擴展了農戶實現土地財產收益的途徑,降低交易成本,所以農戶選擇無償轉包方式的概率降低。村委會作為第三方參與人,可起到有效的擔保作用,村委會參與后可協助調解糾紛,保證農戶流轉過程中的財產收益[37],促使農戶選擇有償轉包。此外,書面契約背后的保障機制為正式的法律,選擇簽訂正式的書面合約有助于保障農戶之間的市場化交易[3],從而促使農戶選擇有償流轉。村莊層面的特征為村莊距離最近的縣城距離,距離越遠,經濟越不發(fā)達,農戶對土地流轉價格的談判能力相對較弱,因此選擇有償轉包的概率較低[8]。

        2.3 模型構建

        被解釋變量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農戶是否無償轉包,為兩種決策的二分變量,故采用雙變量Probit模型,其基本模型為:

        式中Yi為離散變量,Yi=1表示樣本i的農戶選擇無償轉包行為,反之,Yi=0表示農戶未選擇無償轉包行為。RIGi表示樣本i的農地是否確權頒證或者農戶確權安全感知。FAMi表示樣本i進行農戶農地轉出時,農地交易雙方的關系。Xi代表其余控制變量。εi表示獨立同分度的隨機誤差項,為不可觀測因素的加總,并且服從標準正態(tài)分布。

        第二階段為農戶農地轉包租金,并將其取對數。因為不少農戶選擇無償轉包方式,被解釋變量存在大量零值,形成“受限被解釋變量”,為避免估計結果有偏,該階段使用Tobit模型。

        然而,式(1)和式(2)中可能面臨內生性問題。本文的調研數據時期處于農地確權工作的尾聲階段,理論上不存在試點先行的選擇性問題,但農戶確權安全感知與農戶選擇無償轉包行為可能存在反向因果關系,參照Ma等[38]的處理方式,使用工具變量法(IV-Probit/IV-Tobit)分別對(1)式和(2)式進行估計,工具變量選取同一鄉(xiāng)鎮(zhèn)內部的其他樣本農戶確權安全感知的平均值,因為影響農戶確權安全感知的不可觀測因素主要是與土地產權制度改革有關的村級規(guī)則和信息,個人確權安全感知與其他農戶的感知密切相關,卻不會影響農戶在轉出農地時選擇有償還是無償,因此符合作為工具變量的理論條件。

        事實上,農戶無償轉包行為同樣受到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交互作用的影響,為了剔除內生性問題的影響,并考慮兩者的交互效應,使用兩階段最小二乘法(2SLS)進行實證檢驗。第一階段,利用個人特征、土地稟賦和工具變量估計農戶產權安全感知的預測值。第二階段,將第一階段得到的預測值引入解釋農戶無償轉包行為的回歸方程。具體引入交叉項的回歸方程為:

        式中:RIGi×FAMi表示確權頒證或確權安全感知分別與農地交易雙方關系或交易雙方距離的交互項。

        3 結果與分析

        3.1 確權頒證和農地交易關系與轉出行為分析

        在全部樣本中,農地轉出樣本333份,占總樣本26.41%,轉出農戶樣本中有償轉出占比為

        67.87%,無償轉出占比為32.13%(表3),因部分地區(qū)在調查期間還未確權,存在包括產權風險等各類因素,使得近三分之一的轉出戶選擇無償轉包農地,呈現了明顯的非市場化農地交易特征。轉出農戶比例與全國水平大概持平,說明本次抽樣的區(qū)域具有全國代表性,且總體流轉水平偏低。在個人特征層面(表1),近60%的家庭戶主年齡集中在46~65歲,戶主受教育程度的均值處在初中階段,50%左右的戶主有過務工經歷,說明農戶戶主具有明顯的老齡化傾向,文化程度較低。在家庭層面,女性占比與老年人占比低于50%的家庭占比80%以上,由此看出家庭老齡化與女性化的特征是影響農地轉包方式不可忽略的事實。超過70%的農戶家庭非農收入占比高于50%,大多數農戶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已經不再是農業(yè)經營性收入,農戶不以農為生的特征可能降低農地依賴性,影響農戶規(guī)避產權風險的方式。

        本研究數據調研時間處于確權政策實施的基本完成階段,故確權樣本量遠高于未確權樣本量。通過對比,確權樣本中農戶轉出的占比28.60%,選擇無償轉包的農戶占比轉出戶為27.27%。而未確權樣本中,轉出戶占比18.00%,其中選擇無償轉包的農戶占比61.70%(表4)。明晰的產權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因此相比未確權樣本,確權樣本中的農戶轉出比例明顯較高。此外,隨著法律產權的強化,大多數農戶在逐漸完善的正式制度下增加了產權安全感知,由此提高了有償轉包方式的概率。當轉出對象為親友時,選擇無償方式占比為69.53%,非親友時,無償方式占比僅為9.26%,說明較強的社會關系可能蘊含著保護農地產權的隱性承諾,替代了正式制度的保障,由此降低或抵消了農地流轉租金。初步看來,確權與農戶轉出行為正向相關,與無償轉出行為負向相關,不同交易關系之間的農地轉包方式也是具有明顯差異的。

        表3 農戶農地轉包方式特征Table 3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 choice of gratuitous subcontracts of farmland transfer

        表4 確權頒證、交易關系與轉出行為Table 4 Farmland right confirmation, transaction relationship and farmers’ behaviors of farmland transfer

        3.2 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對農戶無償轉包行為影響分析

        農戶是否選擇無償轉包的行為是建立在農地轉出的基礎上,首先應對樣本是否存在選擇性偏誤進行檢驗,利用Heckman模型進行估計,選擇方程的被解釋變量為農地是否轉出,決策方程的被解釋變量為農戶農地的轉出是否無償?;貧w結果發(fā)現:逆米爾斯比率的P值為0.659,未能拒絕兩個方程的獨立性,說明本文的樣本選取遵循了普遍性原則,并不存在嚴重的選擇性偏誤,可以僅考慮農戶是否無償轉包農地的決策方程。通過多重共線性檢驗,發(fā)現VIF均不超過10,說明變量間并不存在很強的共線性。

        模型1代表正式制度規(guī)則的指標只引入農地是否確權頒證(表5),結果顯示,農地確權頒證對農戶是否選擇無償轉出農地在統(tǒng)計上并不顯著,也許因為政策發(fā)揮作用存在滯后性,僅僅在法律層面增強的農地產權安全性并未影響到農戶轉包農地的實際行為。已有研究證明農地產權安全會通過產權情景影響農戶的產權安全感知[30],兩者存在因果關系,為避免存在共線性。模型2單獨引入農戶確權安全感知,模型3加入農戶確權安全感知的工具變量,估計結果發(fā)現Wald內生性顯著,F值大于10,拒絕弱工具變量假設。那么模型3回歸的結果相較于模型2更加可靠,模型3中確權安全感知在1%的顯著水平上負向影響農戶無償轉包行為,說明與農地確權頒證相比,確權安全感知可以實際負向影響農戶無償轉包行為。模型4同時納入農地確權頒證和農戶確權安全感知,并引入農戶確權安全感知的工具變量,結果顯示,農地確權頒證對農戶農地無償轉包行為影響在統(tǒng)計上不顯著,確權安全感知仍然在1%的顯著水平上負向影響農戶農地無償轉包行為,農地交易雙方關系在5%的顯著水平上正向影響農戶農地無償轉包行為,即熟悉的親友關系促使農戶選擇無償轉包。同時,農地交易雙方距離在5%的顯著水平上負向影響農戶農地無償轉出行為,即農戶之間的空間關系越近,選擇無償轉出的概率高。由此看出非正式規(guī)則帶來的聲譽約束促使農戶利用無償轉包方式規(guī)避農地流轉中的產權風險。

        模型4結果顯示:其他控制變量中,第三方參與在5%的顯著水平上負向影響農戶無償轉包,可能原因是村干部在土地流轉過程中作為一種擔保主體,有利于農戶利用正式制度維權,保證農戶經濟利益。農地流轉合約對無償轉包在統(tǒng)計上不顯著,說明合同的形式并未與租金有著完全一致的關聯。個人特征中,戶主的性別、受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和外出務工經歷對農地是否無償轉包影響在統(tǒng)計水平上均不顯著,可能原因是農地資源是否置換為財產性收益,是家庭整體決策,個人因素影響較小。

        在家庭特征層面,家庭的平均年齡在對農地是否無償轉包影響不顯著,家庭的女性占比在5%的顯著水平上負向影響農戶無償轉包,而老年人占比對農戶無償轉出的選擇在統(tǒng)計水平上不顯著,這與王亞楠等[13]得出的結論相反,按照陳奕山等[9]的解釋,留守在村的老年人越多,農戶之間需要更多的照顧,進而需要用土地轉出置換一些“人情”,從而導致無償轉包。本文認為,女性占比越多,因家庭內部分工繼續(xù)經營農業(yè)的概率越高,那么農戶放棄耕種農地所需要置換的土地租金訴求將會越高。

        表5 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對農戶無償轉包行為影響Table 5 Influences of formal system and informal system on farmers’ behaviors of gratuitous subcontracting

        農地和村莊特征變量中,土地細碎化程度在5%的顯著水平上正向影響農地無償轉出,可能因為土地細碎化制約當地的農地流轉市場發(fā)育,增加轉出戶匹配有償轉入戶的困難。家庭農業(yè)固定資產在5%的顯著水平上負向影響農戶無償轉包,與理論預期一致。農地流轉市場對農戶無償轉包的影響在統(tǒng)計上不顯著,可能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村莊存在流轉市場并不一定代表每位農戶均擁有以市場價格轉出農地的機會。

        3.3 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交互作用對農戶無償轉包影響分析

        因農地確權頒證對于農戶無償轉包行為在統(tǒng)計上不顯著,故僅考慮確權安全感知與農戶交易雙方的交互作用。對應于表5中的模型4,模型6引入農戶確權安全感知的工具變量,估計結果更可靠,結果顯示確權安全感知與農地交易雙方關系的交互項在10%的顯著水平上正向影響農戶無償轉包行為(表6),說明當農地交易對象為信任程度較高的親友時,盡管農戶確權安全感知不斷提升,仍傾向于利用非正式規(guī)則規(guī)避產權風險,從而選擇無償轉包,但此時非正式規(guī)則促進農戶選擇無償轉包方式的正向效應在農戶存在確權安全感知之后開始減弱。

        模型8結果顯示,農戶確權安全感知與農地交易雙方的空間距離的交互項在10%的顯著水平上負向影響農地無償轉出(表6),說明若轉出對象為近距離的本村農戶,即使確權安全感知提高,但是農戶也仍然選擇無償轉包。因為空間關系形成的信任程度和聲譽約束機制給農戶選擇無償轉出帶來正向效應高于確權安全感知給無償轉包行為帶來的負向效應。

        對比模型6與模型8的結果發(fā)現,因確權安全感知帶來的正式制度效應仍然囿于村莊內部因親緣、血緣和地緣形成的非正式制度約束,農戶降低產權風險的方式傾向于無償轉包給親友和近鄰,但正式制度的不斷完善逐漸減弱非正式制度對無償轉包的正向作用。

        表6 制度與農地交易雙方關系交互作用對農戶無償轉包行為影響Table 6 Influence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ystem and transaction relationship on farmers’ behaviors of gratuitous subcontracting

        3.4 穩(wěn)健性檢驗分析

        為了檢驗估計結果的穩(wěn)健性,將被解釋變量替換為農地轉出租金。模型9顯示確權頒證對農地租金沒有顯著的影響(表7),與模型1結論一致。模型11引入農戶確權安全感知工具變量,結果顯示農戶確權安全感知在1%的顯著水平上正向影響農地轉出租金,模型12在引入農戶確權安全感知的工具變量的同時,加入確權頒證的變量,估計結果農地確權對農地流轉租金的影響在統(tǒng)計上不顯著,農戶確權安全感知在5%的顯著水平上正向影響轉出租金。此外,農地交易雙方關系在1%顯著水平上負向影響租金。雙方之間的空間距離越近,降低租金的概率越高,但在統(tǒng)計上不顯著。結論與表5基本一致。表明估計結果具有穩(wěn)健性。

        表7 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對農地租金水平影響Table 7 Influences of formal system and informal system on farmland rent

        同樣,為了進一步檢驗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交互影響的穩(wěn)健性,將被解釋變量換為農地轉出租金,模型14結果顯示農地交易雙方關系與農戶確權安全感知交互項在5%的顯著水平下負向影響農地租金(表8),表明農戶若流轉給信任程度較高的親友,即便農戶確權安全感知不斷提升,仍會降低租金,這與模型6的估計結果一致。模型16中農地交易雙方距離與農戶確權安全感知交互項在統(tǒng)計水平上不顯著,但是影響系數為正,與模型8結果一致,說明交互項的估計結果具有穩(wěn)健性。

        表8 制度與農地交易雙方關系交互作用對農地租金水平影響Table 8 Influence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ystem and the transaction relationship on farmland rent

        4 結論與啟示

        4.1 結論

        分析制度環(huán)境對農戶農地無償轉包行為的影響有利于解決當前農地流轉市場發(fā)育不充分的問題。農戶農地轉包過程中,通過正式的農地確權制度或通過非正式規(guī)則選擇信任程度較高的村內親友,均可以有效規(guī)避農地產權風險。農戶是否選擇無償轉包是基于農戶信任何種方式規(guī)避產權風險的權衡結果。研究表明,當前中國農村因缺乏有效處理農地流轉違約的專業(yè)部門,農戶防范產權風險的有效措施主要通過選取信任程度較高的交易對象,使用非正式規(guī)則中的村規(guī)民約和聲譽機制約束可能存在的機會主義行為,進而造成了無償轉包的普遍現象。確權等法律層面的正式制度無法完全替代非正式制度的治理方式,對農戶農地無償轉包行為并未形成顯著影響。但是,因為農地確權績效的實現關鍵在于農戶是否會對政策改革作出反饋,這一反饋的動力源于農戶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接受確權可進一步保護他們土地財產收益的事實。所以相對制度效果的滯后性,農戶的行為對實際產權感知會產生優(yōu)先響應效果。農戶對產權安全認可度的提升增強了正式制度的保障效果,進而改善了農戶無償轉包的現象。

        此外,產權安全感知的形成有助于強化農戶的“契約意識”,基于親緣血緣的社會關系對農戶無償轉包行為的鎖定效應由新一輪確權頒證所帶來正式制度所緩解,形成鄉(xiāng)村社會關系的“解構”,中國鄉(xiāng)村社會中傳統(tǒng)的關系治理方式隨著農戶產權安全感知的提升逐漸被正式契約治理方式所嵌入。因此,需以農地確權為契機,提高農戶產權安全感知,充分發(fā)揮農地流轉中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的協同效應,實現市場與關系的契合,引導農戶積極實現土地財產性收益,從而有利于農地流轉市場轉型和優(yōu)化資源配置。需要注意的是,當前農村制度環(huán)境的轉變對農業(yè)發(fā)展和傳統(tǒng)治理秩序的作用會產生影響,農戶轉包方式的形成和轉變可能會帶來農業(yè)生產經營成本上漲的問題,那么,其對農業(yè)整體發(fā)展的總體績效如何?發(fā)展與破壞的關系該如何平衡?值得學者們進一步探究。

        4.2 啟示

        1)由于政策的滯后效應,非正式規(guī)則目前仍然是農戶在農地流轉時規(guī)避產權風險的主要方式。政府需建立相對寬松完善的正式制度環(huán)境,給予充足的耐心和時間,尊重農戶基于自身利益做出的最優(yōu)化選擇,逐漸形成內生動力,才可保證農地流轉市場化的可持續(xù)性。

        2)政府應在產權政策實施過程中尊重農戶的實際產權,使農戶切實體會到確權頒證對農地強權賦能、維護權益的作用。具體可通過加強確權政策的宣傳,保障維權機制,提高農戶對農地確權的安全感知,逐漸增加農戶使用法律維權的“契約意識”,以降低對關系治理方式的依賴性。

        3)由于部分產權風險來源于土地流轉后的經濟風險,因農地適度規(guī)模經營的不斷發(fā)展,勢必要面對資本下鄉(xiāng)、跨區(qū)包地等多種農地流轉形式,農地交易雙方關系在血緣地緣邊界上均不斷外延,為保證農戶農地財產收益,應控制經濟風險源,建立公共農地流轉交易平臺、提供風險擔保及合同審核等服務,降低農戶風險感知并完善糾紛處理的組織部門。

        猜你喜歡
        農地租金產權
        產權與永久居住權的較量
        公民與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44
        租金320元!70斤iPhone官方自助維修包,里面有什么?
        消費電子(2022年4期)2022-07-18 09:04:02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保障性住房租金會計核算案例
        消費導刊(2021年9期)2021-07-12 15:09:55
        大樹爺爺收租金
        小田變大田破解農地零碎化
        共有產權房吹響集結號
        華人時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9
        對“小產權”房的認識與思考
        當前農地出租趨勢的實證分析
        共有產權房操作難度大
        法人(2014年5期)2014-02-27 10:44:26
        中國農地產權制度向何處去?
        国产三a级三级日产三级野外| 欧美久久中文字幕| 视频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在线| 天天摸夜夜摸夜夜狠狠摸|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国产亚洲av一线观看| 邻居少妇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国产精品18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五月中文字幕| 成人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二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久久亚洲一区|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中文字幕人妻一区色偷久久| 中文字日产幕码三区的做法大全| 免费观看又色又爽又黄的|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对白|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午夜| 国产色在线 | 亚洲| 天天综合久久|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道综合色婷婷五月 |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毛片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桃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岛国免费观看| 午夜福利不卡无码视频| 中文乱码字幕在线亚洲av|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爱| 国产99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观看| 女人下边被添全过视频|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