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730900
睡眠障礙屬于當下常見問題,影響患者精神狀態(tài)。在神經內科患者中,腦出血、腦梗死情況較為常見,而此類疾病會帶來患者身心層面的壓力與負擔,由此也會影響睡眠質量問題。本文采集142例神經內科患者,分析利用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睡眠質量情況,具體情況如下:
采集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142例神經內科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與干預組各71例。常規(guī)組中,男38例,女33例;年齡從31歲至78歲,平均(55.72±7.09)歲;干預組中,男42例,女29例;年齡從32歲至79歲,平均(54.18±7.46)歲;兩組患者基本年齡、性別與病情等信息沒有明顯差異,有對比研究意義。
常規(guī)組運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運用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首先,要分析患者綜合情況,找準失眠原因,而后再做對應的處理。分析的原因中包括評估疾病狀況、心理情況[1]。如果有抑郁情況,則需要分析焦慮原因,然后保證后續(xù)心理干預與護理處理的匹配性。
其次,要做好環(huán)境管理,睡眠質量的好壞與環(huán)境狀況有關。例如,每天病房中要保持日間與夜間節(jié)律的管控,日間需要保持陽光充分柔和,開窗通風換氣,空氣新鮮,安靜舒適[2]。同時需要讓患者進行日間必要的活動,避免過度的日間低質量睡眠導致的夜間睡眠質量下滑。夜間則需要保持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使用地燈,避免光源刺激導致的睡眠影響[3]。
其三,心理層面需要依據(jù)患者情況做好心理疏導,減少焦慮與恐懼不安情緒帶來的心理壓力,要提升其治療積極性,多給予正面積極信息案例,包括提供成功案例作鼓勵[4]。在言語中需要保持柔和親切,避免言語上不良態(tài)度與詞語使用導致的患者心理刺激感。
其四,生活方面需要引導其保持科學的生活習慣。例如,睡前需要保持合理飲食,避免飲食過飽,避免飲用濃茶與咖啡,適量的減少午間睡眠時間,可以進行看電視、讀書、跳舞等各種文體活動。具體方式依據(jù)其個人喜好而定,保證其日間有較好的精神與生理上面的活躍度,由此保證夜間睡眠質量。
其五,可以采用必要的理療方式來優(yōu)化其睡眠狀況,嚴重情況則可以運用鎮(zhèn)靜安眠的藥物做輔助。一般情況下睡前可以做好全身放松性的按摩,促使肌肉松弛,由此來提升睡眠質量,可以進行音樂療法,放松療法等多種方式,得到身心舒緩,必要的進行患者溝通交流。溝通一方面可以了解患者的身心狀況,保證后續(xù)護理與心理疏導工作符合個人情況所需;另一方面,溝通方式本身是一種壓力舒緩,發(fā)泄負面情緒的方式,可以減輕患者心理層面的壓力感,由此提升心理質量,減少心理方面影響的睡眠問題。
各組處理后患者睡眠質量、血壓狀況。睡眠質量主要集中在PSQI評分,評分包括睡眠質量、睡眠效率、睡眠時間、睡眠藥物、睡眠紊亂、入睡時間、日間功能障礙等。血壓主要集中在舒張壓、收縮壓。
整理數(shù)據(jù),運用SPSS19.0分析,計數(shù)資料使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運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如表1所示,在患者收縮壓、舒張壓等指標上,干預組各項干預后提升程度明顯多于常規(guī)組,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不同護理后患者血壓評估對比(±s,mmHg)
表1:不同護理后患者血壓評估對比(±s,mmHg)
注:兩組護理前對比,p>0.05,兩組護理后對比,p<0.05
分組時間 收縮壓 舒張壓干預組 護理前 143.98±14.09 99.42±12.47護理后 122.76±11.64 81.56±10.98常規(guī)組 護理前 147.04±12.57 98.63±10.76護理后 139.84±14.63 88.54±9.43
見表2,在PSQI 等睡眠質量評分上,干預組各項評分提升幅度明顯多于常規(guī)組,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各組患者睡眠質量評估結果(±s,分)
表2:各組患者睡眠質量評估結果(±s,分)
注:兩組對比,p<0.05
分組 睡眠質量日間功能障礙 入睡時間 睡眠紊亂 睡眠藥物 睡眠時間 睡眠效率干預組 0.78±0.21 0.59±0.23 0.85±0.14 0.41±0.12 0.47±0.13 1.03±0.16 0.58±0.13常規(guī)組 2.18±0.27 1.72±0.37 1.82±0.21 1.74±0.17 0.87±0.19 1.62±0.22 1.25±0.18
要做好必要的教育指導工作,讓其意識到睡眠障礙是多方面因素引發(fā),調動患者與家屬對治療護理工作的依從性,保證各項睡眠優(yōu)化工作落實到實處。教育指導的方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一方面是書面,另一方面是口頭針對性強調,兩種結合可以保證指導工作更為全面且深入的符合個人實際所需,提升整體的治療依從性。讓患者從生理、心理到認知層面都符合治療所需,提升整體的病情治療恢復水準,構建和諧護患關系。
總而言之,神經內科患者中運用護理干預后的睡眠質量得到提升,血壓控制更為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