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莉,王昆華,何 波,趙 衛(wèi),謝曉潔,張振光,楊宇航,王瑞東,張麗芳
(1)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2)胃腸外科,云南昆明 650032)
長期以來傳統(tǒng)教育和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關系始終是爭論的焦點,然而自2019 年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爆發(fā)以來,線下教育和輔導機構整體“停辦”、各級學校紛紛推遲開學,為了不影響教學進度,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優(yōu)勢,搭建線上學習平臺,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為內開展了各種形式的互聯(lián)網(wǎng)+課程。然而醫(yī)學影像學是一門實踐性強、范疇廣的學科,如何在疫情期間互聯(lián)網(wǎng)+課程教育基礎上實現(xiàn)學生最大化收益,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微課有短小精悍、針對性強、可重復觀看的特點,隨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發(fā)展被廣泛應用于醫(yī)學教育[1-3]。思維導圖是運用圖形和文字將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相結合,利用左右腦的功能,把人的隱性思維變得具體化、可視化,提高人的創(chuàng)新性和記憶能力[4]。筆者將思維導圖引入微課,呈現(xiàn)在網(wǎng)絡課程平臺上,旨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防疫學習兩不誤,保證學生對學習醫(yī)學影像專業(yè)知識,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及崗位勝任力。
選擇2020 年3 月16 日至2020 年4 月30 日間,在昆明醫(yī)科大學2016 級影像專業(yè)2 個班的學生,男45 人,女62 人,平均年齡(22.5±2.3)歲;A 組53 人,男23 人,女30 人,平均年齡(21.3±1.7)歲;B 組54 人,男22 人、女32 人,平均年齡(21.8±1.4)歲,A、B 兩組年齡、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采用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線上授課,A 組采用傳統(tǒng)PPT 互聯(lián)網(wǎng)+線上授課,B 組采用基于微課結合思維導圖的互聯(lián)網(wǎng)+線上方法授課。
A、B 兩組均采用QQ 群課堂上課,A 組采用授課前將傳統(tǒng)PPT 推送給學生,教師線上進行傳統(tǒng)PPT 講解和系統(tǒng)授課,并采用課堂提問、課后問卷星限時提問的方法進行形成性考核;B 組則采用于微課結合思維導圖的互聯(lián)網(wǎng)+課程授課方法,即教師將本次課程核心知識點制作成思維導圖,根據(jù)思維導圖,教師將本次課程進行結構化整理,提前錄制成6~10 min 微課,并在授課前推送給學生,學生可以反復觀看,線上上課時,教師結合教材和大綱對微課內容進一步拓展,同時采用與A組相同方法進行形成性考核。最后針對在此期間課程內容采用超星無紙化系統(tǒng)進行考試計分。
1.3.1 客觀測試在此期間每班學生共上課4 學時×8 次,客觀測試包括形成性考核部分和問卷星試卷部分,均為100 分制;(1)形成性考核部分,占總成績30%:教師線上課隨時提問,課后問卷星限時提問。(2)問卷星試卷部分,占總成績70%:教師對授課詳細知識點設計成問卷星形式,共選擇題50 題,每題1 分,填空題20 題每題1分,病例題2 題,每題后跟3 個選擇題,每個病例題10 分。
1.3.2 主觀測試(1)給出系統(tǒng)綜合病例,針對讀片能力(40 分)、崗位勝任力(30 分)、醫(yī)患溝通能力(30 分)等出小問答題,教師給出綜合得分;(2)問卷星考核滿意度調查:針對課程形式、課程內容、提高崗位勝任力設計滿意度調查問卷星問卷。每個內容分:很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很滿意5 個程度,從1 分遞加到5 分。
采用SPSS 統(tǒng)計軟件分析,學生客觀、主觀測試得分、滿意度調查得分,分別進行正態(tài)分布性檢驗,若正態(tài)分布采用()進行描述,采用方差分析檢驗兩組各指標間差異,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B 組學生形成性考核(93.45±3.36)分、理論考核(95.76±2.13)分及總成績(94.43±4.30)分,均高于A 組學生(P<0.05),見表1。
表1 A、B 兩組學生客觀測試得分情況比較[(),分]Tab.1 A comparison of objective test scores between group A and B [(),scores]
表1 A、B 兩組學生客觀測試得分情況比較[(),分]Tab.1 A comparison of objective test scores between group A and B [(),scores]
*P<0.05。
B 組學生讀片能力(34.82±2.91)分、崗位勝任力(27.64±2.08)分,均高于A 組學生(P<0.05),見表2。
B 組學生對課程形式(4.87±1.12)分、課程內容(4.94±1.32)分及課程設置提高崗位勝任力(4.53±1.38)分,滿意度得分均高于A 組(P<0.05),見表3。
表2 A、B 兩組學生主觀測試得分情況比較[(),分]Tab.2 A comparison of subjective test scores between group A and B [(),scores]
表2 A、B 兩組學生主觀測試得分情況比較[(),分]Tab.2 A comparison of subjective test scores between group A and B [(),scores]
*P<0.05。
表3 學生滿意度調查情況比較[(),分]Tab.3 A comparison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scores]
表3 學生滿意度調查情況比較[(),分]Tab.3 A comparison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scores]
*P<0.05。
2019 年底,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世界范圍內爆發(fā),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列為最高級別“全球性大流行病(Pandemic)”,從而打亂了全世界人民生活常態(tài),這其中包括各階段學生疫情期間無法返校課堂上課。教高廳和教技廳要求普通高等院校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5]。各地教育部門因地制宜,大膽創(chuàng)新,一項項積極落實“停課不停學”的政策舉措相繼推出,因此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線上上課成為此期間教學的主要形式[6]。然而線上上課的弊端在于教師無法監(jiān)管到每位學生學習狀態(tài),且?guī)熒幕有问椒爆崱碗s、延時[7]。此時如何設置線上課程內容,使線上教學生動有趣,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學習、思考,與教師更多互動,是目前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關注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次教學研究將以大綱內容為核心的思維導圖制作成微課,授課前推送給學生學習提前學習,學生預習時可通過對微課的理解,提前明確學習目標和內容,帶著問題進入線上課程學習。結果顯示采用此方法教學的B 組學生客觀測試結果包括形成性考核、理論考核及總成績均明顯高于A 組(P<0.05),主觀測試中除醫(yī)患溝通能力外讀片能力及崗位勝任力均高于A 組(P<0.05),分析原因多考慮醫(yī)患溝通能力不僅在于學生對疾病的認識,更多在于學生對其職業(yè)價值的理解及其自身語言能力,短期內較難改變和提高。而對學生的滿意度調查問卷顯示,B 組學生對課程形式、內容以及該課程提高崗位勝任力的能力均高于A 組(P<0.05)。
醫(yī)學影像學是以圖像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對病例及圖像的分析和觀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學習能力[8]。微課是伴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發(fā)展而來的教學模式,其以實踐教學要求為依據(jù),教學視頻為載體,針對影像學教學環(huán)節(jié)或某個病例知識點等展開教學,具有直觀性、自由性和動態(tài)性等特點[9]。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醫(yī)學生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醫(yī)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的體現(xiàn)。影像診斷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是教學的核心目標,然而傳統(tǒng)的多媒體授課方法,很難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歸納、總結、掌握其核心內容[10-11],而思維導圖則是將長串枯燥的信息采用導圖的形式,使其變成更加容易記憶、高度組織性的圖畫,吸引學習者更有效地把信息儲存進大腦,且可迅速提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科理性思維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12]?;谒季S導圖結合微課的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影像學線上上課,教師抓住知識要點、圍繞大綱,將知識組塊進行結構化的系統(tǒng)整理[13],將思維導圖引入微課,課前通過微信平臺推送給學生。線上上課時教師圍繞微課內容展開課程,對學生已經(jīng)了解的內容進行拓展,學生也可根據(jù)微課內容提問及講解。
疫情期間采用基于思維導圖結合微課的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影像學線上上課,既有效組織了疫情在校園傳播的可能,又克服了傳統(tǒng)醫(yī)學影像教育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順利高效的完成教學了任務,有以下優(yōu)點[14-16]:(1)學生可在移動終端隨時隨地靈活、機動的進行授課內容的課前學習,不拘泥于時間以及地點,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有效時間居家學習,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和教師工作的效能;(2)學生對枯噪的隔空學習增加了興趣,增加了師生互動;(3)思維導圖的導入,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增強記憶,有效激發(fā)大腦的潛能,對于培養(yǎng)學生更可續(xù)的思考邏輯、提高專業(yè)能力和學術能力,提高終身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4)學生可通過對微課視頻的反復觀看,對影像病例及圖像的理解更深入;(5)一人終端,學生對圖像的觀察更細節(jié)。
總之,疫情期間基于思維導圖結合微課的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影像學線上上課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超文本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快速構建醫(yī)學影像學知識網(wǎng)絡和思維體系,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可續(xù)的邏輯思考、提高專業(yè)能力和學術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