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壯
摘 要:大體積混凝土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chǎn)生?;炷林饾u散熱和硬化過程引起的收縮,會產(chǎn)生很大的收縮應力。如果產(chǎn)生的收縮應力超過當時的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就會在混凝土中產(chǎn)生收縮裂縫。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裂縫;質量控制
城市之光項目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包括31#--45#樓筏板基礎;主樓基礎底板厚度為1100㎜。根據(jù)施工部署,以單棟樓體底板為單位澆筑,車庫底板與主樓交接處按圖紙設置膨脹加強帶,以劃分流水分區(qū)。部位是構造筏板,強度C30,抗?jié)B等級P6,板厚1100mm。
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幾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chǎn)生的混凝土,稱之為大體積混凝土。城市之光項目筏板結構屬于大體積混凝土。
1城市之光項目大體積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措施
1.1施工前,由技術部專項負責人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1.2進場的商品混凝土要隨附商品混凝土出廠合格證、水泥品種、強度等級、及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骨料的種類和最大粒經(jīng)、外加劑、摻合料的品種及摻量、混凝土強度等級和坍落度、混凝土配合比和標準試件強度、原材料的溫度、拌合溫度的測量記錄。坍落度、和易性等混凝土施工性能的檢驗以到達現(xiàn)場入模前為準。在現(xiàn)場檢查混凝土坍落度,要求的坍落度與實測的坍落度之間的偏差必須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允許偏差值內。在性能達不到要求時,以退場處理。
1.3在混凝土振動時,振動棒要快插慢拔,按500mm間距成梅花形布置振動點。
1.4對澆筑混凝土宜每隔2小時測溫一次并記錄。
1.5筏板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漿較厚,在澆筑后要進行處理。當混凝土澆筑到設計標高時用長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打磨壓實,以閉合收水裂縫。約12~14小時(視氣溫情況),才可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14天。
2城市之光項目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特點
2.1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炷林饾u散熱和硬化過程引起的收縮,會產(chǎn)生很大的收縮應力。如果產(chǎn)生的收縮應力超過當時的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就會在混凝土中產(chǎn)生收縮裂縫。澆筑后,水泥因水化引起水化熱,由于混凝土體積大,聚集在內部的水泥水化熱不易散發(fā),混凝土內部溫度將顯著升高,而其表面則散熱較快,形成了較大的溫度差,使混凝土內部產(chǎn)生壓應力,表面產(chǎn)生拉應力。當溫差產(chǎn)生的表面抗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則會在混凝土表面產(chǎn)生裂縫。
2.2施工要點。針對每個區(qū)域段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情況,擬定詳細的組織計劃,從施工技術、施工組織管理等方面嚴格控制,確保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順利實施。施工中主要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2.2.1與商混站溝通,在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
2.2.2澆筑大面積混凝土,宜采用分層澆筑,可采取“分區(qū)定點、一個坡度、循序推進、分次到頂”的方式澆筑砼。
2.2.3加強混凝土的振搗,提高砼密實度和抗拉強度,減少收縮變形,保證施工質量。
2.2.4在混凝土澆筑后,做好混凝土的養(yǎng)護,緩緩降溫,充分發(fā)揮徐變特性,減低溫度應力。降低溫度應力應注意避免曝曬,注意保濕。
2.2.5加強測溫和溫度監(jiān)測與管理,隨時控制混凝土內的溫度變化,混凝土內外溫差小于 25℃、表面溫差和大氣溫差小于20℃、澆筑體在入模溫度基礎上溫升值應小于50℃。及時調整養(yǎng)護措施,使混凝土的溫度梯度和溫差不致過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縫的出現(xiàn)。
2.2.6根據(jù)工程特點,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強度,可以減少用水量,減少水化熱和收縮。
3城市之光項目大體積混凝土材料要求
材料檢驗主要針對混凝土的配合比,入模溫度,砂、石、水泥、外加劑性能,混凝土坍落度以及方量等。目的是確保混凝土性能要求,降低水化熱,控制含堿量和堿集料反應,控制混凝土收縮變形等。
4城市之光項目大體積混凝土混凝土輸送
為防止商品混凝土在運送過程中坍落度產(chǎn)生過大變化,混凝土罐車在運送途中,攪拌筒不得停止轉動,混凝土熟料從裝料到卸料包括途中運輸?shù)娜垦永m(xù)時間盡量要縮減,混凝土罐車卸料前,應使攪拌筒全速(14~18r/min)轉動1~2分鐘,并待攪拌筒完全停穩(wěn)不轉后,再進行反轉出料。
混凝土應保證連續(xù)供應,以確保泵送連續(xù)進行。不能連續(xù)供料時,寧可放慢泵送速度,以確保連續(xù)泵送。當罐車供應脫節(jié)時,泵機不能停止工作,應每隔4~5分鐘使泵機反轉兩個沖程,把物料從管道內抽回重新拌和,再泵入管道,以免管道內拌和料結塊或沉淀。
5城市之光項目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順序
汽車泵進行井坑的砼澆筑,井坑澆筑至坑底標高位置。待井坑澆筑完成后,澆筑方式為分層澆筑。
5.1混凝土泵送施工時,統(tǒng)一指揮和調度,應用無線通訊設備進行汽車泵、攪拌運輸車與澆筑地點的聯(lián)絡,把握好澆筑與泵送的時間。
5.2由于主樓底板電梯底坑、集水井較多,先將混凝土澆筑至電梯底坑、集水坑模板下口稍上處,待混凝土有一定強度后接近初凝時在接入上層混凝土的澆筑,逐步分層澆筑完畢。避免混凝土在模板處反漿,同時也有效減少混凝土的側壓力和對模板的浮力。
5.3混凝土澆筑時在每臺泵車的出灰口處配置2臺振搗器。在混凝土振動時,振動棒要快插慢拔,按500mm間距成梅花形布置振動點。振搗時應依次進行,不要跳躍式振搗,以防發(fā)生漏振。振動器的振搗要做到快插慢拔,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xù)時間30s,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顯著下沉、不出現(xiàn)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止。
5.4底板每層混凝土澆筑應連續(xù)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必須縮短,必須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此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對進場的混凝土嚴禁加水及其它任何添加劑。
5.5底板大流動性混凝土在澆筑和振搗過程中,必然會有游離水析出并順砼坡面下流至坑底。為此,讓混凝土中多余的水份和浮漿沿分層斜面流下順混凝土墊層流至底板自身設計的集水坑,用潛水泵將過濾出的泌水排出坑外。對最后收尾階段混凝土將會將泌水擠壓至一處,用潛水泵隨時將泌水排出坑外。當表面泌水消去后,用木抹子壓一道,減少混凝土沉陷時出現(xiàn)沿鋼筋的表面裂紋。
6城市之光項目大體積混凝土的養(yǎng)護
防止混凝土澆筑后因溫度應力產(chǎn)生裂縫的主要方法是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小于25度。延緩混凝土內降溫速度,使之控制內外溫差小于25度。根據(jù)本工程的澆筑施工組織時的特點,由于汽泵車的覆蓋區(qū)域不同,根據(jù)澆筑現(xiàn)場組織施工的原則,每個區(qū)域完成底板混凝土澆筑的時間不同。在完成砼澆筑的區(qū)域,當相應部位底板收面時,隨收面隨覆蓋塑料薄膜,當澆筑完一半底板后在已經(jīng)收完面的地面與尚未澆筑的底板間用混凝土做一道隔攔將已經(jīng)收完面的底板進行先蓄水養(yǎng)護。當整個底板澆筑施工完成后,并且已經(jīng)初凝,進行全面蓄水養(yǎng)護,促進混凝土強度增長,防止混凝土表面溫度變化過快。
結束語: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一是要盡量減少水泥水化熱,推遲放熱高峰出現(xiàn)的時間;二是進行保溫保濕養(yǎng)護;三是控制砼內的溫度變化,調整保溫及養(yǎng)護措施。在施工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組織施工,有效保證工程實體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