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名著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內涵,影響其精神領域,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本文分析了淺閱讀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的具體方法,為教師提供借鑒與參考,以期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解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充分發(fā)揮淺閱讀在閱讀初中名著時的指導作用,從而使學生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多種主題;與時代相結合;選擇性精讀
淺閱讀是信息化發(fā)展和網(wǎng)絡化的產(chǎn)物,逐漸成為新型的閱讀方式,然而在實際情況中,由于學生的課業(yè)繁重,導致在有限時間內難以完成大量閱讀。同時,由于部分教師無法掌握正確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相對較為薄弱,在閱讀名著時事倍功半,因此,教師需要通過淺閱讀的方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名著,完成基本閱讀任務。
一、淺閱讀的含義
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導致閱讀方式發(fā)生了巨大改變,從紙質閱讀方式轉變?yōu)榫W(wǎng)絡閱讀和手機閱讀,出現(xiàn)了多元化閱讀的發(fā)展形勢,因此,逐漸形成淺閱讀的現(xiàn)象。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師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通過讀好書,讀整本書等方式,提高語文文化品位,其中課外文學名著需要超過五部以上,閱讀總量需要超過150萬字,由此可見,淺閱讀在初中語文名著中的重要性。淺閱讀自古以來就存在,主要受社會與學校的原因、時代原因、青少年自身原因等因素的影響。清朝文人張潮,在《幽夢影》中表達了不同的人生際遇與閱歷,愛書者在閱讀方面具有不同的深淺層次,需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正確的閱讀方式。
二、淺閱讀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中的具體方法
(一)開展多種主題的淺閱讀
首先,通過相關的主題活動,學生可以在特定情景中,掌握牢固的語文知識,以及讀書的正確方法。教師可以定期開展讀書主題分享會,讓學生各自選擇一本書,由于學生擅長不同的領域,導致同一主題產(chǎn)生多種結果,通過分享不同的書籍,可以獲得舉一反三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了學生的思維和眼界。
其次,教師可以定期開展主題辯論賽或主題匯演等活動,選擇名著中的某一問題進行辨析,逐漸加深引入層次。例如,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是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主要描寫的在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關于人力車夫的故事,有導演將其拍成了電影,其中部分場景與原著有所出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找出兩者之間有出入的部分,從而對原著進行精細閱讀,走向深入的淺閱讀狀態(tài)。
最后,在初中的整個學期中,教師需要教導學生如何真正走進一本書,而不是理解或具體閱讀某一本書,進行從無到有的質變。例如,在初中閱讀書目中,關于《城南舊事》的閱讀,其中描述的許多情節(jié)都是與親情相關,以兒童視角描寫了父母對自己的愛,正符合學生的心理年齡,使其更好地帶入書中,感悟文章主旨。
(二)淺閱讀與時代相結合
教師需要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優(yōu)勢,開展線上和線下的閱讀模式,與時俱進,與新興事物緊密結合,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充分發(fā)揮文學經(jīng)典的作用,擴展學生的知識儲備。在中國知網(wǎng)中,建立了“CNKI經(jīng)典導讀”模塊,其中包括閱讀中心、文學鑒賞、期刊預覽、真題解析、閱讀備考等,為淺閱讀提供了學習平臺。此外,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閱讀名著中生動和經(jīng)典的部分,減少閱讀時間,充分發(fā)揮媒體資源的積極作用。
(三)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
《紅樓夢》是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集成,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在初中語文名著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由于《紅樓夢》的語言絢麗多姿,結構較為復雜,內容博大精深,學生在剛開始讀時難免會有霧里看花之感,因此,教師需要對其進行爭取引導,提高審美體驗與思維認知。在讀《紅樓夢》時,學生需要認真默讀,對文章內容進行整體會意,理解語言文字的字形與詞義,通過文本語言,聯(lián)想現(xiàn)實的生活世界,體會其中的人物形象特點與情感,還需要盡量選擇安靜的地點,確保良好的閱讀效果。在閱讀完每個章節(jié)后,學生需要對其進行整體概括,若有遺漏或不妥的部分,及時作出改進,培養(yǎng)整體認知和細心閱讀的習慣,產(chǎn)生閱讀的喜悅。
(四)指導學生進行瀏覽和選擇性精讀
多數(shù)名著閱讀都是學生自主閱讀或課外閱讀,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其學會精度與略讀,其中精讀是逐字逐句研究文中的重要內容,充分理解文章內涵,進行默讀或反復的閱讀。精讀具體表現(xiàn)為邊讀邊記、細心琢磨、咬文嚼字、讀思結合、全面理解等。而略讀是指快速吸取有用的信息,也可以稱之為瀏覽法。同時,需要注意欲速則不達,需要協(xié)調好速度和效益。
對于教學效果來說,略讀是應用,而精讀是準備。對于教學來說,精讀則是主體部分,而略讀進行補充。學生需要選擇性進行深入閱讀,不斷提高閱讀能力,打造扎實的知識基礎。例如,在《紅樓夢》第五回中,關于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繆曲演紅樓夢”必須精讀,貫穿了整本書,類似于全書的總綱,是賈寶玉最重要的夢,其中的判詞,預示了書中金陵十二衩的命運,以及各個人物的特點。同時,在七十四回弄清抄檢大觀園事件,從心理上預期了日后賈府被抄家,暗示了小說中的悲劇。學生若是沒有精讀作為鋪墊,將會影響略讀的速度,在自主閱讀名著時,學生還可以圈出其中的關鍵詞語和疑難句子,有利于心無旁騖的閱讀。
三、結論
在淺閱讀的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指導中,教師需要分析淺閱讀的學習方式,從多角度切入,開展多主題活動。同時,與時代相結合,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感情與思想內涵,提高閱讀鑒賞能力,充分發(fā)揮淺閱讀在閱讀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周桂富.“讀”中語文名著閱讀指導措施分析[J].下一代,2018(04):1-1.
[2]張春香.基于“讀”年級名著閱讀指導探究[J].語文天地,2018(10):56-57.
作者簡介
張?。?990.02—),江西撫州,漢族,廈門市湖里中學二級教師,碩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育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