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歡,嚴紅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81)
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社會文明的持續(xù)進步,市政道路的建設步伐也日益加快,同時人們對市政道路的功能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此外,我國是世界上殘障人士最多的國家,在進行道路設計時應當充分考慮該人群的實際需求,以提高其日常出行的便利性【1】。鑒于此,在開展市政道路設計時,往往需要涉及無障礙設計理念。無障礙設計理念融入市政道路設計中不僅可以豐富市政道路設計理論、提高其建設水平,還體現(xiàn)了國家關心弱勢群體的態(tài)度,更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措施,但是,無障礙設計理念在國內(nèi)市政道路設計中的應用中仍然有著不少實際問題【2】。因此,研究無障礙設計理念在市政道路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在闡述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基本內(nèi)涵及設計原則的基礎上,針對無障礙設計在城市道路工程設計中的具體應用措施展開了探討,研究成果可以為類似的市政道路工程設計提供科學的指導。
所謂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就是針對國家殘障人士,為了解決其出行便利性,保障其出行的安全性、減小其出行的心理壓力的設計理論。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理論充分考慮了殘障人員的出行困難,通過調(diào)整市政道路設計范圍,并引入盲道、坡道、臺階等具體措施來保證殘障人士通行【3】。
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理念最初是由美國提出,同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廣,并獲得了國家的經(jīng)濟支持和法律保障。隨后其他的歐美發(fā)達國家也效仿美國,建設了大量的無障礙市政道路,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殘障人士的出行【4】。而國內(nèi)市政道路無障礙設施發(fā)展較慢,各方面也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5】:(1)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規(guī)劃僅僅停留在發(fā)展較好的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還沒有得到大范圍的普及;(2)市政道路無障礙設施較少,種類并不齊全,應用較多的只是體現(xiàn)在無障礙衛(wèi)生間的設計上,而其他方面無障礙設施十分有限;(3)缺少對殘障人士在利用無障礙道路的相關培訓,使得該部分人群無法更好地體驗到無障礙設計道路的優(yōu)勢。
經(jīng)過實際調(diào)研得到道路無障礙設施的服務對象及服務要求如表1所示。
表1道路無障礙設施服務對象及要求
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原則主要包括安全性原則、可達性原則、可用性原則、人性化原則等幾個方面【6】,具體分析如下。
市政道路設計必須要保障殘障人士的安全出行,因此,安全性是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最基本的原則。在無障礙設施設計時,最能夠體現(xiàn)安全性原則的具體措施就是修建盲道,使得盲人和行駛車輛隔離,確保其不會被車輛碰撞。在修建盲道時,針對功能和成本平衡,應側(cè)重于功能。過于控制成本,久而久之功能方面的缺陷會逐步暴露,最終要隨城市的發(fā)展而淘汰。這樣就會陷入“落后—重建—落后”的循環(huán)中,從長遠來看,這樣做是十分不科學的。
可達性在道路無障礙設施設計中同樣十分關鍵。因為無障礙設計理念的初衷就是為了能夠幫助殘障人士順利出行,幫助殘障人士自行到達目的地。
可用性原則是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最重要的原則??捎眯栽瓌t要求道路在開展無障礙設施設計時要按照不同殘障人士具體需求的差異性展開針對性設計。比如,語言障礙人士和盲人的缺陷不同,對于無障礙設計的需求也不同,在進行無障礙設施設計時就要依據(jù)語言殘障人士和盲人特點進行專門的設計。否則,道路無障礙設施就會喪失其使用功能,無法發(fā)揮其真正優(yōu)勢。再比如,設計殘障人士專用衛(wèi)生間時,一定要考慮到站立困難,故衛(wèi)生間必須布置馬桶而不是蹲便器。
把無障礙理念融入市政道路設計中是人文關懷的重要體現(xiàn)。無障礙設計應當綜合考慮到各類殘障人士的正常需求,且無障礙設施的布置必須簡單明了,能夠保證殘障人士使用靈活,同時也要保障正常人群的出行便利性。因此,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人性化必須是全民人性化。
伴隨著城市人口數(shù)量持續(xù)增多,過街天橋在城市交通中的應用也日益普遍。過街天橋能夠使得行人和車輛分離開來,不僅僅能夠提高交通效率,還能夠確保行人安全通行。過街天橋在設計時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7】:(1)在過街天橋側(cè)面應當布設輪椅專用坡道,且坡道寬度應不小于2m、坡度應不大于8%。過街天橋各部分結構的具體尺寸要求見表2。與此同時,還要對輪椅專用車道進行防滑處理,減小降雨或積雪的影響。此外,輪椅專用車道的兩側(cè)必須設置護欄和扶手,用來保障行人安全。如果輪椅專用車道的坡道高度大,護欄和扶手要設置在中間平臺位置。(2)針對過街天橋某些關鍵設施的臺階表面,應當設置防滑條等措施。(3)在過街天橋上應當設置盲文銘牌,從而為視力障礙人群的通行提供一定的保障。
表2過街天橋部分尺寸要求
對于存在視力障礙的人群而言,盲道是十分關鍵的輔助設施。市政道路在進行設計時,盲道的寬度必須要控制30cm左右【8】。與此同時,盲道要貫穿整條市政道路,盲道設置的參考位置如圖1所示。
圖1市政道路盲道設置(單位:cm)
市政道路進行盲道規(guī)劃時,首要依據(jù)就是殘障人士的實際需求,不能過于形式化而忽略其實際功能。盲道在設計時應當注重細節(jié),具體可以從以下原則著手:(1)提高殘障人士對盲道的感知能力,加強其對行走方向的辨認能力。盲道在設計時,應當考慮在盲道的路磚表層刻畫不同的圖案來向殘障人士傳遞不同的方向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盲道位置的選擇一定要充分發(fā)揮道路的指向性和定位作用。(2)可以使用不同的顏色來實現(xiàn)盲道的通達性,此外,還能讓正常行人看見,從而盡可能地避開盲道,以免占用盲道影響殘障人士出行。與此同時,盲道必須隨時暢通,盲道處不能停車、設置井蓋等物體。(3)盲道在設計時可以采用一些有明顯凸點的路面設計,這樣能夠幫助盲人辨別盲道。為了避免路面的凸點給盲人通行帶來障礙,可將凸點做成比較圓潤的形狀。
在市政道路中,坡道應用十分普遍,但殘障人士在坡道通行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風險。因此,在進行市政道路的無障礙設計時,坡道的設計也是十分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為了使殘障人士順利通行,在設計坡道時要依據(jù)以下2大原則:一方面,要使坡道的坡度不宜太陡;另一方面,要對坡道路面進行定期的清理,以保障坡道坡面的平整度。必要時要在坡道表面設置防滑材料。坡道防滑材料一般有混凝土和橡膠。橡膠坡道往往設置在天橋、行人通道等,混凝土坡道設置在建筑工程出口或市政道路交叉路口。
市政道路的坡道分為緣石坡道和行進坡道2大類【9】。其中緣石坡道的設計更為復雜,在確定緣石坡道的形狀之前,一定要對道路的周邊環(huán)境和坡道高度差進行深入的分析。無障礙道路的坡道設置位置如圖2所示,其中,坡道寬應設置在1.5m左右,同時坡度不得小于3%。
圖2市政道路緣石坡道設置
市政道路的人行天橋、地下通道以及高程改變較大位置應當設計臺階,因此,臺階是城市無障礙道路設施設計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但是,國內(nèi)對道路臺階設計重視程度不夠,臺階尺寸也沒有嚴格的規(guī)范可以參考。為了使無障礙道路更好地發(fā)揮作用,應當對臺階設計方案開展優(yōu)化。臺階盡量放在坡度比較緩的地方,設立扶手,并采用比較艷麗的顏色進行標識。與此同時,臺階的寬度和高度要適中,寬度要大于0.3m,高度要在0.1~0.15m。另外,臺階兩側(cè)需要添加扶手,扶手高度必須控制在大約1.2m。
本文對無障礙設計理念的基本內(nèi)涵、發(fā)展現(xiàn)狀、設計原則及實際應用等方面展開了詳細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結論:(1)道路無障礙設施設計是針對國家殘障人士,為了解決其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的道路設計理論;(2)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要遵循安全性原則、可達性原則、可用性原則、人性化原則等;(3)市政道路在設計過程中要綜合考慮不同人群需要的差異性,并在過街天橋、盲道、坡道、臺階等道路設施設計中應用無障礙設計理念,提升市政道路設計水平,以能夠更好地推動我國城市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