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娥
〔關鍵詞〕挫折;小學六年級;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22-0039-03
【活動理念】
人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比如被拒絕、勞累、困難、批評、懲罰、失敗及人際交往中各種不如意的事情等,而高年級的學生逐漸步入青春期,面臨著理想自我和現(xiàn)實自我的差距及自我同一性混亂,內心的矛盾和沖突會增多,對困難的情緒情感體驗會更加深刻和強烈。因此,我們既要注重引導學生認識到困難和挫折的普遍性,又要幫助學生學會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方法去應對困難,體驗困難是可以克服的。
【活動對象】
六年級學生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困難和挫折的普遍性及不可避免性。
2.能力目標:體驗困難是可以通過多練習、學習新方法來克服的,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遇事冷靜樂觀,堅信辦法總會比困難多。
【活動準備】
給每個學生準備一條60厘米的繩子,打印心靈書簽。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導入:同學們好!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先來玩一個有趣的互動游戲,名叫“小雞變鳳凰”。請大家認真聽游戲規(guī)則。
(1)大家的起始級別為“雞蛋”,“雞蛋”全蹲走路,每人隨意尋找對象,通過剪刀、石頭、布與另外一個“雞蛋”猜拳,勝者變“小雞”,“小雞”半蹲撲棱翅膀,輸家仍然為“雞蛋”。
(2)活動繼續(xù):“雞蛋”仍然找“雞蛋”猜拳。“小雞”找另外的“小雞”猜拳,贏家升級為“鳳凰”,“鳳凰”直立高飛,輸家降級為“雞蛋”。
(3)升級到“鳳凰”后可以不找人PK,依舊做“鳳凰”。但是有“鳳凰”來挑戰(zhàn)時,卻不允許回避。贏家依然是“鳳凰”,輸家要降級為“小雞”。
(4)游戲要求:真實,誠實;音樂停止時,活動才停止;活動結束后記住自己的身份。
學生開始做游戲,教師隨機指導,游戲結束。
設計意圖:通過熱身游戲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團體活動中,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游戲中升級和降級的體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困難和挫折的普遍性。
2.教師點撥
老師看到大家剛才都很投入地參與到了游戲中,隨著游戲的不斷進展,請問你有什么感受?(請學生分享)
生1:當我不斷升級的時候我很開心。
生2:當我變成“鳳凰”后,我就不想繼續(xù)猜拳了,因為我怕輸了降級。
生3:開始的時候,我總是輸,后來好不容易做了“鳳凰”,正當我高興時,一只好斗的“鳳凰”又把我推到了“小雞”的行列。
……
師:現(xiàn)在我要給最后是“小雞”的人送一枚書簽。
學生一陣愕然,異常羨慕,還可能會有人大喊:“不公平,我也要……”
師:哈哈,威風的“鳳凰”想不通了吧,沒有為什么,這只是一個游戲。游戲進行到這一刻,同學們有什么新的體會?
生:通過游戲,我明白了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
教師小結:是的,這雖然只是一個游戲,卻告訴了我們生活的真諦:任何人都不可能總是順心如意,既會有春風得意的贏,也會有不甘心的輸,還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種種不公平……在成長的道路上,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你會選擇以怎樣的態(tài)度來面對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面對困難,我能行!遇到困難時,樹立信心,尋找辦法,相信辦法一定會比困難多。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小小的情境“反轉”,讓正在為贏而高興、為輸而失落的學生再一次體驗生活無常,為困難和挫折的降臨時樹立前行的勇氣。
二、暢談困難,喚起自身的有效資源
觀看視頻:一個小女孩往凳子上跳了八次都沒跳成功,屁股都摔痛了。
看完后,教師提問:同學們,你覺得這個女孩此時心里會怎么想?你覺得她會選擇放棄,還是堅持呢?(學生分享觀點)
提問:同學們,你想知道這個小女孩最后怎么樣了嗎?
繼續(xù)觀看視頻,小女孩在父親和自己對自己的鼓勵下,終于跳上了凳子。
點撥:同學們,這個小女孩是怎樣做到從不斷摔跤到后來成功跳上凳子的?你覺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從困難重重到成功,需要哪些品質?
學生討論、回答。(遇到困難的時候,給自己加油!相信自己能行!堅持不放棄……)
我們討論這個小女孩,是否讓你想起了一些自己曾經遇到過的困難?,F(xiàn)在請每個同學在組內分享一個自己遇到的困難或挫折,談談當時你是怎么想、怎么處理的?
先小組交流,再請個別同學集體分享。
教師小結:聽到這么多同學的分享,我們深刻地發(fā)現(xiàn)原來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很正常的。面對困難時的想法不同,采取的面對方式就會不同。就像視頻中的小女孩一樣,在困難面前鼓勵自己、樹立自信,堅持練習,有助我們克服和戰(zhàn)勝困難。
設計意圖:用別人的困難經歷喚起學生自身的經驗和感受,引導學生思考并分享自己面對困難和成功處理困難的經驗,喚起自己面對困難時的積極感受和有效克服困難的資源和方法,進一步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
三、解魔術繩結,體驗困難是可以戰(zhàn)勝的
很久以前,有一個著名的魔術師,他非常善于解決各種難題。有人出了一個古怪的問題來考他。那人給了魔術師一根繩子,問魔術師能否在兩手分別各抓住繩子的一端、不松開手的情況下,打一個繩結。
規(guī)則:兩手分別抓住繩子的兩端,不準松手,打一個繩結。
同學們想來試一試嗎?請同學們從抽屜里拿出繩子,每人一根,可以自己嘗試想辦法,也可以發(fā)揮小組的集體智慧一起討論,開始吧!
點撥:
(1)有同學做到了嗎?沒有人做到,此時你的心情如何?
(2)你覺得不松開手的情況下給繩子打結,到底是可能的事情,還是那個人純粹為了為難魔術師?
師:有認為是故意刁難魔術師的,有認為一定是有辦法、但是又不知道用什么樣的辦法可以打結的。堅信有辦法但是又不知道辦法是什么的情況下,該怎么辦呢?
生:學習新方法,例如可以問別人、上網搜索等。
師:是的,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新方法吧!請同學們睜大眼睛,認真看。(教師示范:先雙手交叉抱于胸前,再用左右手的手指分別握住繩子一端,最后把交叉抱的手解出來,這樣繩結就打成了。)同學們發(fā)現(xiàn)什么了?——這是可以做到的。
看到老師成功給繩子打上了結,學生們很驚訝。師趁機提問:同學們,你們想學會嗎?(想?。?/p>
教師放慢動作指導學生打結,已經學會的學生指導不會的學生。
同學們,這個打繩結的活動,我們從不會到會,從不知道方法到找到方法了。當你以后遇到其他方面的困難時,這個活動能給你什么啟發(fā)嗎?
教師小結:在生活和學習中,當我們遇到困難、找不到頭緒時,并不是沒有辦法,辦法就在那里,只是由于自身知識儲備不足、視野狹窄等,暫時不知道或做不到而已。只要我們愿意大膽堅持學習、尋求高人的指點或通過其他方式尋找新方法,把大困難分解成小困難,一步一步努力,困難就會迎刃而解。正如下面這幅漫畫那樣:困難也許意味著更大的收獲。你能幫小兔想到哪些新方法嗎?(學生分享智慧)
在學習和生活上也一樣,當你覺得困難的時候,也許正是你將獲得大收獲的時候。輕易放棄將會錯過收獲,而堅持則會帶來驚喜。
設計意圖:學生在活動體驗中找不到頭緒,很困惑的時候,教師示范巧妙解決難題,讓學生在思維的沖擊中領悟:堅持學習新方法,拓展視野尋找途徑,困難總會解決。
四、分享感悟,暢談收獲
同學們,在這節(jié)課的活動中,哪個環(huán)節(jié)讓你感受最深?請來談一談,說一說。同時請大家拿出自己前面寫下的困難,想一想,你準備用什么方法和行動去戰(zhàn)勝這個困難。
五、贈送心靈書簽
面對新事物害怕時,鼓起勇氣試一試,我能行。
面對挑戰(zhàn)畏難時,不畏辛苦試一試,我能行。
面對錯誤傷心時,換個方法試一試,我能行。
面對被誤解的艱難時,堅強挺一挺,我能行。
面對種種困難時,暗暗告訴自己:我能行!
設計意圖:強化學生面對困難時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新方式方法應對困難,延續(xù)課堂效果,給學生積極的鼓勵和暗示。
六、課后心靈作業(yè),學會積極的自我對話
我有我的積極口頭禪
【活動反思】
本活動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導向,通過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喚起學生的自身經驗,幫助學生挖掘成功應對困難的有效資源,樹立積極應對困難的信心,同時引導學生體驗到堅持多練習,拓展視野,尋找途徑學習新方法是戰(zhàn)勝困難的有效方法。通過贈送心靈書簽和作業(yè)設計環(huán)節(jié)為學生留下了對課堂效果的思考和延展空間,加強課堂和日后生活的心理聯(lián)結是心理課堂的目標追求。
(作者單位: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zhèn)向東小學,東莞,523000)
編輯/劉 芳 終校/劉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