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不夠穩(wěn)定,不易持久,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較差,而文言文晦澀難懂,如果這個階段沒有培養(yǎng)好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那么,學生就會怕學文言文,逐漸產生厭學文言文的心理,對于今后的文言文學習都會產生畏難情緒。所以起步階段對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至關重要。
一、把握學段特征,打好激趣基礎
隨著統編教材的使用,文言文教學的起步階段主要是三年級。要想有效激發(fā)三年級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學習興趣,那么,首先應該準確把握這三個學段特征。
1.把握三年級學生的特點
學生在不同年級的語文能力不同,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是不同的,在文言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興趣,首先應該分析學情。了解分析學情后才能有效開展教學活動,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明確三年級文言文教學要求
可以借鑒課標中的年段閱讀目標。三四年級在教師教學文言文的時候,應該主要關注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把文章讀正確、流利,讀出文言文的味道,然后借助注釋初步了解主要內容。
3.認準文言文編排特征
教材文言文的編排對比人教版教材已經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統編教材第一篇文言文出現在三年級上冊,名為《司馬光》。學生很熟悉,故事性很強,語言簡單,篇幅較短,朗朗上口,便于閱讀,內涵也比較淺顯,很容易讓學生產生閱讀和學習的興趣。
二、基于教學實踐,激發(fā)學習興趣
起步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應該讓學生發(fā)現和感受到文言文很有趣,也不難學,用多種方式激發(fā)閱讀的興趣,并且一定是以激發(fā)興趣為主。
(一)導入部分注重激趣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多樣化的,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錘煉語言,巧講故事讓學生進入情境;在教學過程中巧設問題,將學生帶入情境思考;也可以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講一講故事,入情入境地學習……如教學《司馬光》時,可根據單元導讀提示,講述古代會動腦筋的小孩子的故事,然后提問:“在我國古代有許多聰明的兒童,你能說一個嗎?”來激發(fā)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這樣,學生閱讀興趣來了,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也就有了。
2.豐富的導語激趣
文言文的導語,一定要精心設計,既要獨特新穎,又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立馬興奮起來。導語的使用應該先考慮學生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生動的、故事性強的導語。
3.名言警句導入激趣
文言文中有很多流芳千古的好文章,這些好文章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就是因為這些文章里大多記載了先輩們很多高尚的道德、思想情操。所以,教師可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直接截取里面的關鍵語句導入,然后激發(fā)學生興趣,進入課堂學習。
(二)教學深處用心激趣
1.利用故事激發(fā)興趣
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故事來激發(fā)興趣。課前的講故事,可以迅速將學生帶入情景,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產生學習興趣;課堂中可以穿插講故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聽故事,講這篇文章的故事,不僅增強興趣,還能讓學生對課文更了解;課文學習之后,還可以讓學生把這篇文言文用故事的方式講給別人聽,再讀一讀其他相關的故事。如《守株待兔》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可以課前讓學生先猜一猜故事,課中可以讓學生講這個故事,課后還可以繼續(xù)編寫這個故事。
2.巧用多媒體激發(fā)興趣
在現代教學技術的支持下,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來輔助教學是極好的方法。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就更方便,教師可以播放與課文相關的圖片,播放可用于激發(fā)興趣的視頻、音樂等,能從視覺和聽覺上迅速將學生帶入學習的氛圍中,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朗讀激發(fā)興趣
“讀”是文言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讀的形式有很多種,如:范讀、齊讀、分角色讀等。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滲透語調、聲韻、重音、語速、情感等各個方面的知識,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韻律美,激發(fā)文言文學習的興趣。如學習《司馬光》時:首先是聽錄音跟讀;然后是點名讀,其余學生看著多媒體畫面聽讀;再次是學生在輕音樂的伴奏下自由讀;最后是看著多媒體畫面和提供的課文文字齊讀。學生在讀中有所收獲,獲得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三)作業(yè)布置巧妙激趣
如何在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也讓學生提升學習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呢?主要是形式上的改變,不要以寫練習作為作業(yè),而是布置形式更為豐富的文言文課后“作業(yè)”。
1.講故事
學生是最喜歡故事的,尤其是三年級的學生,對故事更為感興趣,那么,完全可以把作業(yè)也布置為講故事,讓學生把當天所學的文言文課文作為一個故事去講述,看誰講得有滋有味,有趣豐富。對著同學講,對著父母講等都可以。
2.表演
三年級選入課文的文言文都是一些十分有趣的故事,可以讓學生課后去表演,表演是學生的興趣所在,在表演中引導他們去思考,引導他們在活動中親歷和感悟。這樣,學生既能獲得運用知識的成就感,又能在表演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更能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3.創(chuàng)作。經典的文言文是學生寫作的典范。當文言文的某一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誘發(fā)了學生習作的靈感時,就可以鼓勵學生用他們個性化的語言表達思想和認知。
三、結合課外閱讀,努力激發(fā)興趣
語文學習離不開大量的課外閱讀,文言文也需要課外閱讀。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文言文習慣更應該從起步階段就開始培養(yǎng)。
一篇課文教學結束后并不代表真的結束,好的教學應該有一定的課外延伸。那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課內教學中尋找到可延伸的點去生發(fā),引導學生閱讀跟課文教學有關的文章,讓課內教學得到延伸,也讓課外閱讀有效果。例如教學了《司馬光》之后,學生感受到了司馬光雖然年紀小,但是聰明機智,臨危不亂。由此,可以繼續(xù)生發(fā),讓學生閱讀《曹沖稱象》的故事,這樣既讓課內得到延伸,又豐富了學生的文言文積累。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