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彤
摘要:《牡丹亭》為明代湯顯祖創(chuàng)作的戲劇,與《西廂記》、《竇娥冤》、《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牡丹亭的時空架構精妙,不僅在戲劇領域產生深遠影響,也為新媒體藝術創(chuàng)作所借鑒。因此,本文將針對《牡丹亭》的多維時空架構塑造進行分析,探尋其長盛不衰的藝術原因。
關鍵詞:湯顯祖;牡丹亭;時空結構;新媒體藝術
中圖分類號:J82;TS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128-02
一、前言
《牡丹亭》表了中國古代戲劇創(chuàng)作的巔峰,有超時空的藝術生命力。它受老一輩的觀眾所追捧,也吸引一票年輕觀眾。進來戲劇《牡丹亭》煥發(fā)出新的生命色彩。白先勇先生近年來致力于《牡丹亭》的推廣,組織創(chuàng)作了青春版《牡丹亭》,讓它走進校園,與學生群體接觸,使學生群體直觀感受到昆曲藝術的魅力。下文將從牡丹亭本身的創(chuàng)作及其對后世作品的影響,分析其多位時空架構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
二、《牡丹亭》概述
湯顯祖生于江西臨川。宋元二代,臨川更是“名儒巨公,彬彬輩出,不可勝數(shù)。"出了王安石、曾鞏、晏幾道父子等人才。而湯氏家族雖是地主,但家學淵源頗深,藏書四萬多卷,稱得上“家教有明君”。潛移默化之下,湯顯祖飽覽詩書,從經(jīng)史子集,到唐詩宋詞元曲,皆能誦讀,元曲更是隨口吟誦。
他自幼受中國“正統(tǒng)”思想儒學的影響,又兼容以道家學說。同時,湯顯祖又與羅汝芳、達觀禪師、李贄三位交好,他們一定程度上影響湯顯祖的人格。湯顯祖曾言:“如明德先生者,時在吾心眼中矣。見以可上人之雄,聽以李百杰之泉,尋其吐屬,如獲美劍?!?/p>
《牡丹亭》圍繞著“至情論”而展開?!扒椤辈⒎仟M隘的男女私情,更是一切人的本能所引發(fā)的欲望,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理念有所相通。文藝復興時期,人們藝術創(chuàng)作開始關注“人性”和人本身,沖破宗教禁錮。而湯顯祖所生活的時期是程朱理學發(fā)展的巔峰時期,他提出的“至情”與“存天理滅人欲”相悖,也是對權威思想的挑戰(zhàn)。他在《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中說:“人生而有情。”說明“情”是貫穿著人整個生命過程的自然而合理的存在。湯顯祖認為戲曲更是“情”的產物。他認為戲曲史抒發(fā)人類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宣泄情感。
此外,閨閣文學的興盛也催生了《牡丹亭》。明清時期,受“三綱五?!彼枷氲挠绊?,女性地位極低,有"娶為妻奔為妾”的說法。女性的社會地位很低,婚姻不能自主。而閨閣文學的興起正是承載了女性對自由的向往,對婚姻自主的渴望??蛇@樣的故事僅存在于戲劇中,發(fā)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概率幾乎為零。
《牡丹亭》正是緣此誕生流傳。那么,《牡丹亭》何以成為經(jīng)典呢?原因之一是它具有極強的可看性。就可看性而言,多維時空的架構為戲劇增色不少。藝術作品可按照時空角度分為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時間維度的藝術最典型的代表是音樂,而空間維度的藝術有繪畫、雕塑等,戲劇則是二者結合的藝術。因此,我們可以針對《牡丹亭》的戲劇空間進行分析,并探析這種空間模式在藝術作品中的運用。
三、《牡丹亭》中的時空架構
《牡丹亭》中的時空結構較為復雜。首先,我們按照時間順序,將空間進行劃分,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夢中相逢;第二階段,人鬼情未了;第三階段,陽間重聚。第一階段,杜麗娘夢遇柳夢梅一見傾心。這個階段的故事主要在夢境之中展開,即“虛”。故事情節(jié)設定大膽,以“情”來挑戰(zhàn)禮教底線,這樣的大膽增加了“可看性”,性質與當代言情小說中的“霸道總裁”效果相類似。第二階段,人鬼情未了。這個階段的空間主要可以劃分為陽間和陰間。杜麗娘一直忘不了夢中男子而不得,最終郁郁寡歡病逝。但她陽壽未盡,陰間判官也難決斷,恰逢戰(zhàn)亂,陰間事件冗雜,就為杜麗娘爭取還魂時間。從這樣的空間劃分中,不難看出在《牡丹亭》中,現(xiàn)世的生存空間直接與死后的空間串聯(lián)起來,并且有著因果關系,這樣的關系并不是絕對的單向指向,而是可以倒轉的,這間接體現(xiàn)了作者的鬼神觀。第三階段,陽間重聚。杜麗娘聞著道姑為她燒的香,來到陽間,與柳夢梅相會,并且拜托他掘墳以使自己重回陽間。最終杜麗娘重生與柳夢梅相會,歷經(jīng)曲折之后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三階段是陰陽空間的匯合點。由此看來,這三個階段又可以概括為“虛”和“實”。夢境為虛,現(xiàn)實為實。陰間為虛,陽間為實。虛實相交,虛實相生,從而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
除了按照時間順序來劃分空間,也可以按照性別生存空間的角度來劃分。生存空間可以劃分為兩個層面:生存空間和社會空間。首先,就封建社會女性的生存空間而言,杜麗娘遇到柳夢梅之前的生活軌跡單一,生活空間僅限于閨閣之中。她的生活場景也屈指可數(shù):花園、閨閣等。娛樂活動也不多,多便于出嫁后能夠更好地為家庭服務??梢娕詿o論在少女時期還是出嫁之后,都無法像男人一樣實現(xiàn)自由。這種自由除了、上述的人身自由,也體現(xiàn)在經(jīng)濟上。女性幾乎不用涉及對經(jīng)濟的分擔,僅作為補充。學習的要求也相對男子寬松許多,不必勤學。其次,就封建女性的社會生存空間而言,也十分狹窄。杜麗娘作為“女兒”時,在家負責乖巧嬌憨。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社會女性是作為家庭的附屬品。
封建社會男性的生存空間相對女性更加廣闊,但也無法實現(xiàn)真正的自由。從現(xiàn)實空間來看,男性的人身自由受到較少的限制。但而從社會生存空間來看,他們受到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影響,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以入仕為目標?!赌档ねぁ分?,湯顯祖設定的完滿結局是柳夢梅高中,與杜麗娘終成眷屬。體現(xiàn)了封建社會最根本的價值觀“金榜題名,洞房花燭”為人生幸事,也間接揭露了儒家思想對人的禁錮。因此在故事背景中,柳夢梅家境貧寒,卻寒窗苦讀,一心高中。放置于當今社會,他早已另起爐灶。這一方面反映了時代局限,另一方面也正說明了封建男性生存空間的狹窄。
四、《牡丹亭》的空間架構在藝術作品中的運用
經(jīng)過以上分析,我們得出兩種空間劃分,一種是按照時間順序的“虛*實”相交,另一種是按照生存空間進行劃分。前一種是敘事意義上的劃分手法,后一種是社會意義上的劃分手法。
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第一種““虛”和“實”與時間的結合常常被應用于交互藝術之中。實現(xiàn)交互的裝置是“實”的,參互交互的人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常常是通過虛擬的手段表現(xiàn)出來,或者虛實結合。例如,巴比肯藝術展展出的“The Wishing Wall”通過程序以及聲音采集裝置,識別聲音指令,并且呈現(xiàn)在投影上,最后線條幻化成蝴蝶,落在參觀者的手中,又飛走。參觀者是真實的,投影設備和識別裝置也是真實的,但是蝴蝶是數(shù)字合成的,我們無法真實觸摸到,它是虛擬的。
第二種空間的劃分常常運于文學作品或者影視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例如李玉導演的作品就市場涉及對“女性”角色生存空間的探討。電影《蘋果》中,劉蘋果受辱后生下小孩,卻成為丈夫敲詐的籌碼。女性因其身理因素難逃被物化的悲劇命運,側面反應了女性的孱弱,面對這一系列交易時無力反抗。這一作品中女性的社會生存空間顯得十分狹窄。
五、結語
戲劇《牡丹亭》作為經(jīng)典劇作,在歷史長流中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經(jīng)久不衰。其創(chuàng)作手法不斷被后世借鑒,影響曠日持久。我們在創(chuàng)作時也應多閱讀經(jīng)典文本,從經(jīng)典中汲取靈感。
注釋:
①王勃.滕王閣序
②郝昌.論湯顯祖的戲曲觀[D].泉州:華僑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