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當前信息環(huán)境下高職智慧化校園建設為研究對象,而且以智慧化課程教學為例,從智慧化校園內涵與意義、當前信息環(huán)境下智慧化課程教學基本特征和“智慧化校園”構建背景下課程教學應對策略三個方面加以論述,目的就是促進智慧化校園與教學改革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智慧化校園? 課程教學? 交互性? 共享性? 高度融合
近些年,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現代 職業(yè)教育的決定》《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 精神為引領,以《湖南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智慧教育的實施意見》 為依據 ,結合本校實際,進行信息化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以智慧校園建設為關鍵點,充分突出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為引導,促使信息技術與職業(yè)教育深度融合,增強學校核心競爭力,提升辦學質量。筆者以此為契機針對信息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智慧化校園構建著手研究。
1 智慧化校園內涵與意義
“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已進入到了一個跨越式的發(fā)展階段。在云計算、互聯(lián)交互、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出現的今天,以開放、共享為手段,以服務為核心的智慧校園已成為目前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管理信息化發(fā)展的重要趨勢,什么是“智慧化校園”
呢?智慧校園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持、以服務師生為根本、為校園管理、教學、生活等提供的優(yōu)質服務環(huán)境。其價值與意義就是在校園內形成以人、設備、環(huán)境與社會因素相結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智能化系統(tǒng),并且為高校校園管理、教育教學服務、 生活等方面提供優(yōu)質服務環(huán)境。
2 當前信息環(huán)境下智慧化課程教學基本特征
2.1交互性。在高職校園教學與管理系統(tǒng)的構建中,信息的感知通過網絡硬件的連接與軟件互通而達到目標,加上融入通訊技術,更是為課程資源數據信息的實時傳遞提供了物質保障。隨著移動互聯(lián)技術的引入,通過實現高速高效傳遞教學信息使得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變得更為簡捷,在高職智慧校園網絡互通性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智能化的網絡課程建設。在智慧校園平臺中,我們用配套的APP應用,使得學生、教師、教學管理者等多方加入功能使用,在選課、評教、課程互動等應有盡有,達到教學高效便利的效果。
2.2智慧課堂常態(tài)化。如今高校教學改革提出混合式教學方式,提倡線上與線下教學的結合,無論哪種課堂,都會注重學生的深度學習和關注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并將具有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的智慧型人才培養(yǎng)作為課堂教學終極目標,而智慧化校園的多功能為其提供了高效服務。
2.3綠色、開放、共享性。智慧校園將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與技術優(yōu)勢,實現最大程度的課程資源共享、教學活動協(xié)同互通、教學實踐活動實現社會化。
2.4多元化主體智慧化服務。個性化信息資源服務與調配,能夠為廣大師生提供便捷、個性、安全、可靠、穩(wěn)定、高效的智慧化服務。
3 “智慧化校園”構建背景下課程教學應對策略
高職院校在“智慧化校園”觀念引領下,不斷強化課程教學的智能化水平。但是,由于我國目前高職院校的智能化教學水平還處于比較初級階段。智慧平臺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各種問題。比如說智慧課堂操作界面不直觀,年齡大的老師操作起來不方便;平臺中的使用功能只用到里面的點名簽到,查看課表等簡單的功能。另外,平臺功能中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聽課記錄必須被聽的老師確認才后才行,另外,聽課反饋也必須要在當天評價。課程出題時,平臺中提供的導入模版比較復雜而不便捷。更夸張的是在教學活動當中如果用電腦登錄智慧教學平臺,不能對新建活動出題目,如果要出題只能用微信里的智慧課堂來出題,這樣不方便操作,學生的作業(yè)評分也只能用手機來評,電腦也不能操作等等。有基于此,筆者以為“智慧化校園”構建背景下課程教學應對策略如下:
3.1信息環(huán)境下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
高職院?!爸腔坌@”注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將網絡通訊、射頻識別與傳感技術相結合,可以拓寬師生教學活動數據信息獲取渠道?!爸腔刍@”構建背景下課程教學使得教學環(huán)境得到全面的改進與提升。尤其適應于當前的大數據的5G時代來臨??梢猿浞址窒碓茢祿r代的紅利,同時高速、便捷、全面的數據海量也深受當代學生興趣發(fā)展需要。
3.2完整系統(tǒng)的課程資源平臺的構建
隨著校園資源平臺的智能水平的提高,教學服務將會全部以數據應用形式呈現,教師和學生的所有教學活動都能夠在服務平臺實現溝通對接和交流,同時教學軟件的使用也變得越來也普遍?,F在高校用的比較多的平臺是智慧課堂、職教云、學習通之類的。構建“MOOC+SPOC+翻轉課堂”的應用教學平臺的使用已經成為重要趨勢。開展線上教學資源發(fā)布、答疑實現討論、測試作業(yè)能夠達成翻轉課堂和混合式教學效果,通過信息化、智慧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3.3教學質量監(jiān)控智慧化
利用大數據技術,從師生活動、學生到課率、教學資源利用率、課程評價、教學環(huán)節(jié)等方面進行研究,教學運行質量管理與分析也離不開大數據分析,通過相關數據可以進一步指導教學活動與提出決策方案,及時掌握教學信息,為教學工作改進提供依據,根據數據建立相關的學情預警系統(tǒng)。
3.4智慧化校園與教學改革的高度融合
智慧校園能夠提供服務融合、數據共享的機制,有效利用優(yōu)質數字教育資源和智能化教學環(huán)境,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達到深度融合時就形成合力反哺教學。智慧校園建設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還是初級階段,隨著信息技術與數字資源不斷提高,高職校園的智慧化平臺會逐步深入完善和改進,從而為高職教育的現代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生生不竭的原動力。
參考文獻
[1]吳桂華.“互聯(lián)網+”背景下推動高職智慧化校園建設的發(fā)展策略研究[J].電腦迷.2018年11期:233,242.
[2]韋大歡.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初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年第15卷30期:164-165,168.
[3]周濤.高職院校智慧化校園下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與對策[J].現代信息科技.2017年第2期:127-128.
[4]周軍輝.高職院?!爸腔坌@”建設的創(chuàng)新路徑探析[J].九江技術學院學報.2017(1).4-5.
[5]王桂武.高職院校智慧化校園建設特點和發(fā)展趨勢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年第13卷2期:37-38.
[6]沈愛濤.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年第15卷第17期.45-46,52.
[7]王霽陽,王欣,龐文燕.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思考[J].黑龍江科學.2019年第10卷第15期:28-29.
[8]賴建書.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探討及應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第第29卷第14期:22-23.
[9]丁蕾蕾.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現狀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年第16卷第1期:98-99,101.
[10]維坊工程職業(yè)學院.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案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9年第23期:9-13.
[11]沈光美.慧化校園建設的特點與趨勢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年第32卷第5期:105-107.
[12]田盟.湖南省高職院校智慧化校園平臺建設的發(fā)展方向的策略研究[J].智庫時代.2019年第7期:115,118.
項目名稱
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年院級課題,課題編號:YZ19-7G。
作者簡介
任華麗(1978-),女,湖南岳陽人,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工作部,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