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議 王偉強
摘 ? ?要:市政道路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中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的應用較為常見,在施工的每個階段和環(huán)節(jié)都保證施工的質量,因此,應加強對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分析,并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和措施,這樣才能保證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的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
關鍵詞: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1 ?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的今天,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數(shù)量只增不減,通過合理的開展此項工程,使得城市中道路擁堵問題得以緩解,推動了城市經濟發(fā)展的同時,許許多多的問題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需要重視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的落實,采取相對合理的對策,解決目前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以免給城市居民的出行帶來負面影響。
2 ?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特點
瀝青路面是將瀝青混合料攤鋪、碾壓成型的一種道路型式,與傳統(tǒng)的混凝土路面相比,其主要有以下特點。
(1)穩(wěn)定性較好:瀝青路面可以較好地應對夏季高溫、冬季低溫天氣,穩(wěn)定性能良好。
(2)噪聲?。簽r青混合料具有彈塑性,因此行車時振動較小,噪聲小,且舒適度相對較高。
(3)抗滑性能佳:瀝青路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雨天抗滑效果顯著。
(4)施工便利: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對于人們的日常出行影響較大,因此往往工期較緊,瀝青路面施工方便、養(yǎng)護時間較短,可快速投入使用,迎合了市政道路建設需要。
(5)經濟性、節(jié)能性較好。
3 ?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準備工作技術要點
3.1 ?基層驗收
在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建設前,基層驗收工作應該予以高度重視,基層的施工效果同樣也會對于后續(xù)瀝青路面施工建設成果產生直接影響,需在施工開始前進行有效驗收審查。結合基層驗收工作的開展,技術人員應該首先核查相應市政道路路基結構的檢驗結果,對于路基結構的承載能力以及平整度進行詳細分析,進而明確基層結構是否能為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操作提供理想條件。
3.2 ?審查施工圖紙
在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操作前,針對具體施工圖紙以及施工方案進行詳細審查分析同樣也是比較重要的前提條件,只有確保施工圖紙較為適宜可行,進而才能表現(xiàn)出較強的后續(xù)施工指導效果,避免可能出現(xiàn)的嚴重阻礙因素。結合施工圖紙的審查工作進行分析,技術人員應重點圍繞著各紙質文件進行詳細核查,不僅需考慮到設計圖紙的可行性,還需要圍繞招投標文件以及相關合同資料進行分析,了解后續(xù)具體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操作面臨的要求,如此也就可為后續(xù)施工建設打好基礎,促使相關施工計劃更為適宜合理。
3.3 ?瀝青混合料拌制
在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操作前,瀝青混合料的有效準備同樣至關重要。材料作為直接影響后續(xù)瀝青路面施工建設的重要要素,如果材料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質量問題,必然會嚴重影響后續(xù)施工效果,須切實從各類原材料選用以及拌制方面嚴格把關。在瀝青混合料的拌制過程中,為了更好優(yōu)化最終質量性能,除了要把握好上述各類原材料的質量外,往往還需要在拌制過程中進行詳細監(jiān)管。如針對瀝青混合料的配置比例就需要嚴格把關,確保瀝青材料、骨料以及填料等形成協(xié)調關系,避免因為添加比例不適宜,進而影響到瀝青混合料的配置效果。對于拌制設備也應該嚴格把關,確保其能符合瀝青混合料的拌制要求,尤其是能從溫度控制及數(shù)量控制方面形成理想效果,避免影響最終瀝青混合料的質量。
4 ?加強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4.1 ?加強對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在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之前對相關原材料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可以直接影響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質量。在施工之前應選取高質量的瀝青原材料,具體在選擇的過程中首先要對瀝青的標號進行正確的選擇,查看其規(guī)格是否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選擇材料的質量能夠充分的符合市政道路施工的要求和質量的要求。其次,對于瀝青材料中粗集料的選擇要對其強度和材料的磨耗性以及材料表面的紋理進行重點的選擇,另外在選擇的過程中還要對材料的形狀和路面瀝青之間的粘附性進行選擇。再次,細集料應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質量技術要求應符合《城鎮(zhèn)道路工程施工質量與驗收規(guī)范》有關規(guī)定。最后,在選擇填料礦粉時要保證添加材料體積的合理性,并對材料的粗細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如果填料的體積過大,都會直接影響到礦料和瀝青之間的黏聚力和嵌擠作用得不到有效的發(fā)揮,從而不能實現(xiàn)對路面整體性能的改善,另外如果填料的體積太小,就會直接導致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施工的難度提高,導致整個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證。
4.2 ?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
市政瀝青路面在施工之前,要對瀝青的混合材料進行攪拌,一般情況下瀝青混合材料的攪拌都是在拌合廠進行攪拌的,為了能夠保證材料攪拌的科學合理性并保證瀝青道路施工的質量,在混合材料攪拌之前,應該對一些材料的混合配比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在正式施工之前對材料的攪拌應該實施試拌,通過對瀝青混合材料的試拌,能夠充分的掌握攪拌的時間和各種材料的拌合量以及對出廠溫度和加熱溫度等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在材料拌合的過程中要實現(xiàn)料和物的均勻一致,在材料中不會出現(xiàn)結團和攪拌不開的情況,另外也要保證材料的攪拌不要出現(xiàn)細料分離的情況,試拌結束之后還要對攪拌過程中材料的相關成分進行檢查和礦料級配實驗,保證混合材料的成分和相關性能能夠符合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的質量要求,如果在檢測過程中發(fā)現(xiàn)混合材料不能滿足路面施工的要求應及時對材料的配比進行調整。材料鋪設之前應對底層進行徹底的清理。鋪設之后路面的密實程度和厚度都需要進行科學的檢測,以保證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質量符合工程的標準。在具體瀝青鋪設的過程中要對路面基層的凹槽進行填平,在施工之前4h~8h在底層表面灑布透層油,然后再進行攤鋪。對路面材料進行多層攤鋪的過程中要保證每層攤鋪的接縫要錯開,應采用3m直尺檢查,確保平整度達到要求,高等級道路的表面層橫向接縫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其余各層和其他等級道路的各層可采用斜接縫,平接縫應采用機械切割,清理干凈后刷粘層油,鋪筑新混合料,接槎軟化后再進行壓實。
4.3 ?瀝青混合材料的碾壓
在瀝青路面實施初壓階段的施工中應采用鋼輪壓路機靜壓碾壓1-2遍,從外側向中心碾壓,在超高路級和坡道上則由低向高處碾壓。瀝青道路初壓之后要對市政道路的整體效果以及路面中路拱和路面的平整程度進行全方位的檢測,如果路面出現(xiàn)了推移的情況,則需要將溫度降低之后再次進行碾壓,復壓應緊跟在處壓后開始,碾壓路段總長度不超過80m,終壓應緊跟在復壓后進行,至無明顯輪印為止,如果瀝青道路在鋪設和碾壓完成之后出現(xiàn)了道路裂縫的情況,則需要及時的找出出現(xiàn)裂縫的原因,并及時的提出有效的措施和方法進行補救。碾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市政路面的緊實度以及鋪設材料的穩(wěn)定性,這樣才能實現(xiàn)瀝青路面混合材料的成型,保證瀝青道路使用之后能夠有效的延長其使用的期限。
市政道路能夠彰顯出城市的發(fā)展水平,對道路交通的發(fā)展造成影響。此次研究重點探索了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策略,結合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見問題,了解到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具體施工方案和質量控制過程。
參考文獻:
[1] 王建.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策略[J].交通世界,2017(29):63~64
[2] 王娜.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策略[J].交通世界,2017(2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