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琦
(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2018年6月22日下午3點,由共青團徐州市委、江蘇省青年美術家協會、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徐州市青年聯合會主辦,徐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徐州市團校承辦的“一帶一路·漢動中國”——徐州青年美術大展(蘭州站)在西北師范大學博物館舉行,展期為22-26日。
在我國(2013年9月)推動的“一帶一路”背景下,在黨的十九大會議(2017年10月)剛剛舉行完畢,在2016年10月《北京國際聯覺藝術展》跨地域的聯覺調研項目、2016年12月徐州青年美術大展(邀請展)之后,2018年6月“一帶一路·漢動中國”徐州青年美術大展(全國巡展)開始。
從地理位置來講,絲路新圖有5條線,其中的中心線為:連云港——鄭州——西安——蘭州——新疆——中亞——歐洲。徐州在中心線的長三角洲地區(qū),長三角城市群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此次蘭州站展覽是全國巡展的首展,匯聚徐州青美協的藝術家、徐州各高校教師的40多幅國畫作品和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部分教師20多幅油畫作品,共計60余幅。
開幕式由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史忠平教授主持。徐州青年美術家協會、江蘇師范大學中國畫研究室主任蔡芝豎教授總括性發(fā)言:“徐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自2015年成立以來,成功舉辦首屆青年美術家大展暨文獻展等多個活動。我們項目“一帶一路·漢動中國”成功申報了2016年度江蘇文化藝術基金會資助項目,項目計劃在徐州、蘭州、鄭州、連云港、南京等地舉行巡展,重點在于加強絲路節(jié)點城市之間的美術交流與合作,同時搭建文化交流的橋梁和平臺,從而更好的促進地區(qū)之間的交融與發(fā)展?!?/p>
本次驗收座談會由徐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礦業(yè)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王磊先生主持。徐州市青美協骨干成員、甘肅省美術文化屆專家學者及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部分師生代表參加研討會。
許林(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甘肅省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甘肅省政法學院美術學院院長、教授)
第一,呂斯百先生在1950年來到西北師范學院主持藝術系,在蘭州工作了7年,1957-1966年調到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工作近9年,兩所院校在建校初期就有交流。第二,中國最好的漢畫像石拓片出自徐州。第三,這個主題中‘一帶一路’是我們國家的和平發(fā)展的戰(zhàn)略構想,而且‘漢動中國’這個標題很契合本次展覽活動,從歷史和民族的角度通向西域、通向羅馬、通向世界。以藝術交流作為平臺,借助這個平臺來促進我們國家的經濟和文化繁榮,通過文化和經濟的交流使我們的國家整體受益上升一個新臺階,同時,徐州和甘肅兩個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發(fā)揚。
王夢彤(甘肅省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
徐州是兩漢文明的發(fā)祥地,徐州的書畫家們根植于這塊水土,秉承了秦漢的風采,它以豪邁的情懷、俠義的個性、鑄就了徐州書畫作品雄厚大氣的品格。徐州歷代書畫家出了很多,國畫方面的李可染、雕塑方面的劉開渠、油畫方面的朱德群(1920-2014,當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終生院士,作品多為抽象畫)、書法方面的張伯英(1871-1949,明代遷居徐州東南張集,徐州市銅山人,齊白石的老師)等。當前活躍的國畫家:程大利、張立成等。
丘寧(蘭州畫院創(chuàng)作部副主任)
畫展的中國畫具有清新的風格,江蘇是文化大省人才輩出,徐州人既有南方人的靈秀,又有北方人的硬朗。作品一是傳承性,用筆用墨上很講究,有些小尺幅的作品也非常用心,畫面中有些地方很簡潔。二是創(chuàng)新性,例如李藝華的工筆人物作品《我們》的構思,高洪嘯的《水墨人物》水墨味很足。
史忠平(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
首先、國家藝術基金在2014年初成立,2016年江蘇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開始,說明了一個經濟和文化發(fā)達的省份它的文化的自覺和敏感。第二,巡展從江蘇徐州出發(fā),第一站在甘肅蘭州西北師范大學,并且有許多杰出的校友,從青年美協活動開始,從高校交流落腳。第三,展覽中的青綠山水畫,給我們國畫教學有一些啟發(fā)和思考。
白建濤(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主任、教授)
我平時畫油畫,根據我的理解談點感受。首先,這些國畫作品的構圖和內容在現代性的創(chuàng)新要多一些。包括江蘇的油畫在現代性在全國也是領先的,南京藝術學院的張新權教授,毛焰教授都很著名。關于對呂斯百先生的評價中提到,呂斯百先生是一位有現代意識的寫實畫家,據說呂先生在法國學習史,曾經研究過塞尚等人的作品,徐悲鴻知道后進行糾正,因為寫實風格得到抗戰(zhàn)時期民眾的普遍認同。當然,半個世紀過去了,現在是新時代,從呂斯百先生這種對藝術現代性的思考是值得學習的。其次、作品中的灰色使用,讓我們想到毛焰老師在油畫作品中的灰色調。從油畫的角度講,畫展中水墨作品的畫面效果特別透,這是我的一些感受。
張伯智(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
從展覽的裝裱形式,看似一個傳統(tǒng)的形式,事實上是花了很多心思去處理,如卷軸的處理,畫幅的大小,高度的處理。第二,作品中反映南方繪畫的內涵還是比較到位的,徐州地處我國文化的相對主體的地帶,對時代氣息的把握和畫面反映出的格調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借鑒的地方。
宋麗娜(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國畫教師)
山水畫給我的印象更深刻一些,青綠山水很有徐州當地的特色,其中一張花鳥畫是用生宣紙畫的也很不錯。整體感覺上,畫面的形式感新穎,想象力很豐富。
黃潔(徐州團校書記)
感謝徐州青美協、青年藝術家、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領導和師生所付出的努力。感謝副校長田澍和幾位專家對徐州青年藝術家的作品進行現場的點評。我們觀看了甘肅省博物館和西北師范大學的校博物館和校史館,甘肅的文化源遠流長,人才濟濟。同時,文化自信在青少年的培養(yǎng)方面,青年美協也要把這一塊責任擔當起來,起到對文化傳承的促進作用。
蔡芝豎(江蘇師范大學中國畫研究室主任、教授)
從機緣上講江蘇師范大學是徐州地區(qū)的幾所很好的高校之一,西北師范大學在西北的藝術方面應該說是西北藝術的搖籃,我們抱著交流和學習態(tài)度探索跨區(qū)域藝術交流與合作的新路徑。呂斯百先生在西北師范學院美術系和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都做老師和系主任。從歷史上講,蘭州的底蘊更久遠一些,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馬家窯文化,徐州的漢代以后文物古跡更飽滿一些,例如徐州博物館的漢文化古跡,畫像石、畫像磚、壁畫、帛畫等,全國獨此一件的金縷玉衣,王磊老師做的漢文化音樂圖像研究項目。
王磊(徐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徐州也有很多礦區(qū),改造最成功的就是潘安湖,它過去是塌陷區(qū),煤礦采完之后形成濕地,學習德國魯爾工業(yè)區(qū)改造進行綜合治理,現在是國家級4A景區(qū),2017年12月習近平主席來到馬莊村考察,馬莊村就在潘安湖國家濕地公園的西側,潘安湖周邊的文創(chuàng)產業(yè)豐富,有潘安古鎮(zhèn)和馬莊村香包。在90年代國家郵政發(fā)行了《漢畫像石》特種郵票全套六張,其中有刻在山東武梁祠的“荊軻刺秦王”,徐州選了兩張,漢畫像石“紡織”、“舞樂”。因為徐州在漢代時期農業(yè)就已經很發(fā)達,例如大米和棉花。徐州和連云港位于長三角以北,氣候和長三角氣候相似。太湖流域在漢代很發(fā)達,劉邦的老家在徐州市北面的沛縣,他出生的地方叫豐縣,這個地方雨水條件非常好,農作物產量高,司馬遷的《史記》有記載。
徐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少兒藝委會主任、小馬美術館館長李國棟談到,在少兒美術方面,我們結合徐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題,把徐州漢畫像石的內容做成系列課程。甘肅省博物館也有很多甘肅的歷史文化資料,希望兩所師范院校在教育方面增加一些探索。
小馬美術展館部分,通過承接展覽來進行藝術交流,徐州青美協會員中有各個學校的美術教師,還有中小學、幼兒園的學生參加展覽就有群眾基礎,根據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給美術教師做一些培訓,比如徐州的剪紙、泥塑等,一方面走出去,一方面引進來。
展廳整體感受是國畫作品的裝裱統(tǒng)一為豎式卷軸,卷軸的天地頭留的比較長,裝裱后的高度接近180-200厘米,作品內容的高度大多在50-120厘米之間,作品內容的寬度大致在120厘米以內,左右裝裱的邊緣約1-2厘米,這種很窄的裝裱邊也能體現一種現代性成分。
國畫作品的布置從傳統(tǒng)到現代,從素雅的水墨畫到多彩的青綠山水,色彩逐漸的豐富起來,在展廳的中間有一段灰色調的畫幅擺放,作品的風格跨度比較大,還有將卡通人物轉換成工筆人物。
參展油畫作品有:張玉泉《女大學生》《黑衣女子》,闞延龍《藏族老人》,隋建明《羅家磨寫生》《下銓村寫生》,李敦《哈薩克留學生》、《九層樓》,白建濤《大學生》《扎尕那》,關維祥《青島圣保羅教堂》,岳峰《曼巴河的記憶之地》,龐躍雷《聆聽》,張生華《隴山雪2》,楊小斌《祁連秋色》等。
2015年11月,江蘇省徐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成立。
2016年6月8日,舉辦首屆徐州青年美術大展暨文獻展。
2016年10月9-13日,北京市《北京國際聯覺藝術展》。
2016年10月14-16日,徐州市《2016國際聯覺藝術展暨“漢動中國”文化藝術論壇》。
2016年12月17-18日,“一帶一路·漢動中國”徐州青年美術大展(邀請展)。
2018年6月22-26日,“一帶一路·漢動中國”徐州青年美術大展(蘭州站)。
2018年7月27-8月26日(鄭州站)。
2018年10月22-26日(連云港站)。
2018年11月24日(南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