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琳
【創(chuàng)課緣起】
我們都需要有辨認自己或他人情緒的能力,這種能力,心理學家叫“情緒的顆粒度”。情緒顆粒粗大的人神經(jīng)大條,很容易武斷地判斷別人的情緒;情緒顆粒度細致的人就很懂得分辨不同的情緒。生活會觸發(fā)我們的各種情緒,而文章是情感流動的載體,只有精準地描摹每個當下的情緒,才能真正擁抱自己、接納自己,繼而感染讀者,戳中讀者的淚點、笑點、痛點,讓讀者感同身受。就讓我們以寫作為載體,訓練你的情緒顆粒度,讓它變細、再細、更細。
【創(chuàng)課思路】
1.通過師生情境對話引出“情緒顆粒度”這樣一個有趣的課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再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通過小組熱議,得出十幾種完全不同的答案,打開“情緒”這一巨大的寶庫;總結出分解情緒的寫作方法,讓學生有所感,有所得。
2.趁熱打鐵,牛刀小試,既學以致用,又能讓學生浸泡在情緒中,打開其感官,充分感受各種情緒,增加對情緒的體驗。評點情緒,加深對分解情緒這一方法的理解和印象。
3.在分解情緒的基礎上,品讀一段修飾性描述的情緒,總結出修飾情緒的寫作方法,明白情緒既要會識別,還要會表達。提供進階的練習方法,重在課后、課外長期不間斷地練習。
4.寫作中如果出現(xiàn)負面情緒怎么辦?學生通過思考感悟,懂得情緒來了我要盡情感受它,擁抱它,而不是逃避,情緒走了我要靜下來感悟它,思考它,而不是雁過無痕。欣賞負面情緒的感悟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關乎生活、關乎人生的真知灼見,最后總結出感悟情緒的寫作方法。
【教學現(xiàn)場】
一、且議且感,分解情緒
(一)情境對話,引出課題
師:假期結束,想到還有一大堆作業(yè)沒有完成,回想一下,你是什么心情?
生:緊張、焦慮、難過、后悔、懊惱、自責、擔心……
師:不是單一的,而是豐富的、多樣的。你為某個人準備了一個驚喜,試著感受一下,此時是什么心情?
生:滿懷希望、興奮地顫抖、快樂地憧憬、一絲惶恐——他不喜歡怎么辦……
師:不是標簽化的,而是細膩的、微妙的。德國有一個作者叫約翰凱·尼格,他發(fā)現(xiàn)生活當中有很多悲傷的情緒,沒有辦法找到明確的詞語來表達,于是他花了七年的時間,一共總結出8000種悲傷,制作出了一本悲傷詞典,讓我們了解到,擁有辨認自己或他人情緒的能力多么重要。
(屏顯)
對情緒的認知,也就是“對情緒的識別與命名”。這種能力,在心理學上叫“情緒顆粒度”。
師:情緒顆粒度大的人,感知情緒粗線條,對情緒的描述籠統(tǒng)、空泛;情緒顆粒度小的人,對情緒的感知和感受更加精細、確切,甚至對很多細微的差異都能察覺到并表達出來。
(屏顯)
情緒顆粒度的大小,影響著我們處理情緒和問題。情緒顆粒度的大小,決定了我們會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里。
師:因為怎么感知世界,才會怎么行動,而采取的行動又會影響其感知,這是一系列的過程。情緒顆粒度不同的個體,很有可能不是活在一個世界里,至少不是活在一個層次的世界里。
(二)情境討論,充分感受
(屏顯情境)
你在禮品店的櫥窗里面看到了一個精美的禮品,內(nèi)心很喜歡。你一個禮拜,連續(xù)每一天都到這個櫥窗去望一望這個禮品。終于,你受不了了,這個禮拜過完,你毅然決然跑去這個店,結果這個禮品已經(jīng)不在了,你沒買到。這時候你覺得很難過,這種難過是哪一種難過呢?
(學生小組討論,一人負責記錄。小組代表發(fā)言,師補充)
生:你錢包里面的錢不夠,所以你才錯過這個禮品,從而引發(fā)一種你瞧不起你自己、覺得自己很窮的這種難過。
生:明明只要出手就能夠買到,你卻一拖再拖,你對自己的拖延癥感覺到非常失望而自責的難過。
師:不管是哪一種難過,背后隱藏的其實是你對自己人生的某一種不滿意。所以你要慢慢感受這種情緒,才能分解出背后的更多原因和更多? ? 情緒。
(屏顯)
寫法指導1:按下情緒慢速鍵,分解情緒。
二、且聽且說,分享情緒
(3分鐘小練筆——寫寫你最近一次的難過)
生:我認為最理解我的人最該支持我的人,卻成了最反對我的人,而這個人又是我最親的人。我不想和他們對峙,可事情卻總是走向我最不想看見的那一面。那種心情,是難過,也是無奈。
師:你怕的一定是你覺得應對不了的,因為應對不了所以沒有辦法——“無奈”這個詞,從“難過”中分解出來很細膩,很好!你為什么會怕,是太意外了,還是太心虛了?可以在這個點上再深入探究一下。
生:我想要學習,不想再浪費時間,可是我又不能立刻行動起來,總覺得有一塊透明的玻璃在阻礙著我的行動,讓我無法前進。我對我自己花費時間在沒用的事情上感到難過。我為我不能控制自己而感到難過。
師:難過的原因梳理得很具體,很細致,真切可感!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什么是沒用的事情,既然知道沒用為什么還要浪費時間,繼續(xù)探究!
生:我平時每件事都做得很好,但這一次因為自己時間沒安排好,導致某件事沒有很認真地完成,事后非常后悔,內(nèi)心暗自責怪自己,又覺得對別人很不負責任的那種愧疚的難過。
師:“難過”分解出了三種情緒,豐富又細膩,好!為什么沒有安排好,除了客觀原因,有沒有主觀的懈怠,探究一下!
三、且讀且品,修飾情緒
(一)品讀一段對情緒的描述
師:除了分解讓情緒細致,還有什么辦法呈現(xiàn)出細膩的情緒?
(屏顯)
那種難過,就像買了一個精美的奶油蛋糕,心懷期待地準備回家美美地享用,仿佛已經(jīng)可以感受到奶油的綿密和草莓的香甜了,結果走出店門,蛋糕傾翻在地,奶油鋪了滿地,撿起來也沒法再吃了。一個美好快樂的生活擺在眼前仿佛觸手可及,但是突然一下全部破滅,消失得無影無蹤,追也無處追,只能站在原地愣愣地失落,非常失落,非常難過,非常無助。
(二)生答,師總結
(屏顯)
寫法指導2:按下情緒暫停鍵,修飾情緒。
(三)進階指導
師:我們提高了對情緒的感受能力,對情緒的感受會更入微,更精細,對情緒的體驗會更豐富;我們還要提高對情緒的表述能力,這樣才不會影響自己的溝通表達,讓事情卡著動彈不得,該怎么做呢?首先,我們準備一個情緒日記本,我來教授同學們兩個進階的方法。
(屏顯)
學法指導1:增加情緒概念庫,練習分類情緒。
師:情感概念是生活的工具,工具包越大,你的大腦可以越可以靈活地預見并確定行動,你便可以更好地應付生活。
(屏顯)
1.高興、興奮、喜悅、開心、歡喜、舒暢、舒服、舒坦、舒適、快樂、痛快、爽快、快活、快意、輕松、幸福、滿意、甜蜜、甜絲絲、喜滋滋、喜出望外、心花怒放、心曠神怡、慶幸、幸災樂禍……
2.憤慨、氣憤、憤怒、憤恨、憤懣、惱火、生氣、? ?悲慘、慘然、沉痛、悲痛、痛苦、痛心、痛不欲生、傷感、傷心、心酸、難過、難受、難看、難堪、憂愁、憂慮、憂郁、郁悶、郁郁寡歡、無奈、無助……
師:就像這樣,在你的情緒日記本后面分成正面和負面兩個部分來記錄形容情緒的詞語,把比較相近的情緒放在一起。一旦情緒來了,立刻捕捉識別,在識別時可以參考寫過的這些情緒概念,如果發(fā)現(xiàn)今天的情緒和寫過的這些不符、有差別,就可以再想想,精準地記錄下這個新的情緒。平時多積累,慢慢你會有很多收獲,比如“嫌隙”比“嫌棄”微妙,“疑忌”比“懷疑”細膩,“欣幸”遠比“高興”多出更多聯(lián)想空間……你將這些概念納入你的日常生活,你的大腦就會自動應用? ? ?它們。
(屏顯)
學法指導2 :寫情緒日記,練習描述情緒。
四、且思且悟,翻轉情緒
(一)如何翻轉負面情緒
師:分類后,我們發(fā)現(xiàn)情緒大致上有正面的和負面的,正面的我們享受就好,可是那些負面情緒我們應該怎么辦呢?“眼不見心不煩”,把它們?nèi)映梢欢选皥D省事”肯定不行,這是逃避的方式、錯誤的方式?;叵胍幌聦懽髦?,寫的這件事是負面的,那個負面的情緒剎不住了,不能一直任其流淌啊,最終還得回到正面上來,至少回到平靜的層面,怎么辦?
(二)片段賞析中加深感悟
(屏顯)
悔恨如何翻轉?
·悔恨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
·悔恨太多,也就是錯過太多;錯過太多,也就是失去太多。
·悔恨,既是瘡疤,也是財富。
·人生不會有悔恨缺席,因為他讓我們懂得了珍惜眼前。
師:負面情緒就像衣服上的褶痕,你仔細整理衣服、疊衣服,不厭其煩地好好感悟它們,褶痕自然就會被撫平,負面情緒也會煙消云散。這時候你再回過頭去看待這個情緒,自然會有一番新的感悟,慢慢地,你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正能量,也會對生活有更多的真知灼見。
(屏顯)
學作指導3 :感悟情緒,升華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
師:最后,希望我們能擁有更小的情緒顆粒度,不被情緒絆住。既能捕捉到這個世界的奇妙,又能在各種微妙里穿梭自如。畢竟識別和表達情緒就是識別和認識這個世界,若能更好地跟我們的情緒相處,也就能更好地與這個世界相處。
【學生作品】
1.關于煩惱的感悟。
·青春期的煩惱像冬雪,純潔而美好。
·煩惱是一頭倔牛,不要只想著怎么去征服,而要用一顆虔誠的心去善待他。
·一個人越是企圖去掙脫煩惱,就越是被煩惱糾纏得脫不了身。
2.關于傷害的感悟。
·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有時真相也是一種傷害,倒不如選擇謊言;有時謊言是一種傷害,倒不如保持沉默……
·傷害,如一塊烙鐵,深深烙進心里,留下刻骨銘心的痛。
3.關于郁悶的感悟。
·郁悶像蛇糾纏在心底,又像只小獸,不甘關在心籠里,左沖右突,撕咬著你的心。有什么好郁悶的呢?酸甜苦辣,味味俱全,這才是精彩的人生!
·郁悶就像一束平行光,照射在凸透鏡上,但穿過時卻發(fā)生了折射。
4.關于遺憾的感悟。
·面對遺憾,失敗者想著過去如果那樣做就好了,成功者想著將來這樣做一定會成功。
·在拂過的指尖中悄然而生,來不及抓住,卻早已溜走。遺憾,往往只在那一瞬。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第六中學;4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