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錚 董保存
1965年7月,上?!妒斋@》雜志發(fā)表了軍旅作家金敬邁創(chuàng)作的長篇紀實小說《歐陽海之歌》。小說以歐陽海的成長經歷為主線,描寫了歐陽海在短短的23年人生里,在處理個人和集體的關系上,在對待榮譽的態(tài)度上,在自我改造的思想斗爭中,在幫助同志方面,在各種困難面前,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著,一步一個高度地朝頂峰攀登,最終百煉成鋼,成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
《歐陽海之歌》的原型歐陽海,出生在湖南桂陽縣一個山村的貧苦人家,從小就過著乞討、砍柴的困苦生活。1958年,歐陽海剛滿18 歲就去申請入伍,一連跑了好幾個地方報名,但名額都已滿了。后來他趁新兵集合時纏住兵役局的干部并苦苦哀求,領隊被他的精神感動,額外特批他入伍。在部隊里,歐陽海處處不甘人后,進連隊不久就被評為先進,還當上了班長。
1963年11月18日早晨,歐陽海帶著全班戰(zhàn)士進入衡山火車站(位于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新塘鎮(zhèn))往南一公里處的一段峽谷。遠處隱約傳來列車嗚嗚的汽笛聲,部隊按行軍紀律,都閃到離鐵路4米遠的地方,炮兵連的馬匹也都已靠到山邊??墒?,當火車呼嘯著沿蛇形軌道突然從兩山縫隙里沖出時,炮兵連里一匹膽小性躁的黑馬驟然受驚,掙脫馭手,瘋狂躥上鐵道,立于兩軌之間,死活不動。奔馳而來的列車距離戰(zhàn)馬越來越近,眼看就要釀成列車出軌、車毀人亡的慘劇。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歐陽海毫不猶豫地沖了上去,使盡全力把嚇呆了的戰(zhàn)馬推了出去。而他自己卻被卷入車底,倒在血泊之中。
歐陽海犧牲后,廣州軍區(qū)黨委追授他一等功和“愛民模范”榮譽稱號;1964年1月,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為“歐陽海班”,并號召全軍指戰(zhàn)員學習歐陽海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朱德、董必武、賀龍、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題詞,高度贊揚歐陽海的英雄行為。
1949年6月,祖籍江蘇南京的金敬邁,在解放戰(zhàn)爭最后的炮火硝煙中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開始便在部隊從事文藝工作,先后擔任秧歌劇、歌劇、舞蹈及話劇演員,還演奏過樂器、做過舞臺燈光工作,后因摔傷而改行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
1963年下部隊體驗生活時,金敬邁偶然聽說有支部隊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個普通戰(zhàn)士因和指導員鬧矛盾,越級給軍區(qū)一位領導寫信,信中詳盡描述了他和指導員鬧矛盾并產生分歧的由來和發(fā)展。后來這個戰(zhàn)士在一次事故中犧牲了。一個戰(zhàn)士敢為是非而抗上,引起了金敬邁的好奇。金敬邁進一步調查后,被這個叫歐陽海的戰(zhàn)士的英勇事跡深深地吸引并感動了。于是,金敬邁跟領導匯報說想寫個話劇。領導說:“很好啊!但就是這火車上不了舞臺?!苯鹁催~想,能不能寫個小說呢?但這個想法當時并未得到領導的認同。又過了一段時間,領導卻來了指示,正式交給他以歐陽海為原型創(chuàng)作小說的任務,由于領導對金敬邁這個平時的“刺兒頭”并不欣賞,便故意為難他,讓他一個月內寫完。金敬邁賭氣答應了。
因為和領導賭氣,更因為英雄的事跡鼓舞著他,憑著一股倔勁,金敬邁只用了28 天就寫出了30 萬字的《歐陽海之歌》。一支新買的派克筆都寫禿了。
1965年7月,《歐陽海之歌》在上?!妒斋@》雜志上率先發(fā)表。4 個月后,解放軍文藝社正式出書,一出版便風靡國內,多次加印而又多次售罄,很多新華書店都用“新到《歐陽海之歌》”的告示招徠顧客。
在《歐陽海之歌》正式出版前,解放軍文藝社先印了幾十本白皮書,送給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審看,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首肯。劉少奇詢問這本書印多少冊,出版社報告說準備印15 萬冊。劉少奇說:“這樣的好書初版印15萬冊太少,印1500 萬冊也不多?!弊詈蟆稓W陽海之歌》的發(fā)行量達到3000 萬冊,這個數(shù)字,后來的作家難以望其項背。
1966年秋,時任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第三副總指揮的彭德懷將一本書交給了他的炊事員劉云,并一再囑咐說:這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一定要認真讀一讀。這本書,就是風行一時的《歐陽海之歌》。劉云一直精心地保存著這本《歐陽海之歌》,雖然書皮已經破爛不堪,但書頁卻非常完整。書上留有彭老總的不少批注,字字句句,圈圈點點,是他作為一個讀者的感情共鳴——
書中寫到歐陽海的指導員和歐陽海談話,通知他已被批準為預備黨員。歐陽海兩次流下淚水,并向指導員表示:要竭盡全力為人民服務,為黨的事業(yè)奮斗終生。在這里,書頁被斑斑淚水打濕,起了皺。彭德懷批注道:“我看到這里也哭了,不知為什么?”“我看到這里又哭了,這是為什么?”
當書寫到歐陽海犧牲的一段時,彭德懷更是批注不斷,圈圈點點,寫滿了邊角空白——
“停止前進!火車來了?!蓖蝗唬W炮的戰(zhàn)馬受驚朝軌道上奔去!鋼炮橫在鐵軌中間,4 秒鐘內火車頭就將與戰(zhàn)馬相撞。就在這一剎那,歐陽海沖上來啦。一個信念推動著他:“……為共產主義理想獻身的時刻到了!共產黨員應該沖上前去!”
在這里,彭德懷先寫了一個重重的大紅驚嘆號,后面接著寫道:“他的信念只一個?!比缓笥謩澚藘蓚€驚嘆號。
“歐陽海沖上了鐵路!搶在車頭到達之前,拼盡全力推開了戰(zhàn)馬!”“滿載旅客的列車免遭顛覆!旅客的生命得救了……共產黨員歐陽海卻被巨大的火車卷進車輪底下,倒在血泊中……”彭德懷在這段文字后面劃了三個驚嘆號,寫了八個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劉延生(歐陽海的戰(zhàn)友)從歐陽海的衣兜里掏出了一本《毛澤東著作選讀》和一個被鮮血染紅了的筆記本。筆記本的第一頁上清楚地寫著:‘即使有一天,這個世界上沒有了我,我也仍然衷心地相信:共產主義的理想必然勝利,一定會有更多覺醒了的人為它戰(zhàn)斗!’”彭德懷在這里寫道:“歐陽海是偉大一生,永遠不朽,他的革命精神將教(育)干千萬萬人民,成百的歐陽海!”
在這本書上,彭德懷先后做了三次批注。劉云仔細地數(shù)了一遍,全書共444 頁,而彭老總用筆劃了紅線的就有148 頁,寫了批注的有80 頁。一個久經沙場、倥傯半生的元帥,何以會對一個普通士兵的傳記發(fā)生如此強烈的共鳴?個中原因,從老帥的批注中不難窺見一二:那是理想的共振,信念的交響。
《歐陽海之歌》轟動全國后,也引起了江青的注意。不久,她通過總政文化部長謝鏜忠給作者金敬邁傳達三點指示:不要把歐陽海寫成職業(yè)乞丐;歐陽海的哥哥不要被國民黨拉壯丁;“最后四秒鐘”的描寫不好,一定要改掉。金敬邁自認為“最后四秒鐘”是這本小說的“得意之筆”,但不改又不行,這讓他左右為難。
后來,金敬邁向陶鑄等領導同志匯報了江青要求修改小說的相關情況。陶鑄說:“這‘最后四秒鐘’的描寫很好嘛,為什么要改呀?我看吶,不要一聽到什么意見就改。文藝作品哪有十全十美的?今后,關于這本書的修改你要先通過我。你是我的兵,我說了算?!碧砧T當時兼任廣州軍區(qū)政委,金敬邁是廣州軍區(qū)的小兵,聽政委的話理所當然。
1967年4月初,江青將金敬邁從廣州召到北京。4月11日,她在京西賓館當著周恩來、陳伯達、康生等人的面向金敬邁發(fā)難,說:“金敬邁,我提的那幾條意見,你不改?你真是個大作家呀,這么大架子!”接著又是一陣恐嚇:“我看你就是中‘黑修養(yǎng)’的毒太深了,你這是搞‘兩個司令部’嘛!”她還要金敬邁把引用劉少奇《論共產黨員修養(yǎng)》的兩段話,“光刪去不行,要消毒,要批判!”
迫于無奈,金敬邁只好對《歐陽海之歌》作了修改,不僅刪去了《論共產黨員修養(yǎng)》中的兩段引文,還很不情愿地刪除了“最后四秒鐘”。這樣一來,江青的態(tài)度頓時來了個180 度的大轉彎,金敬邁也開始走紅了。1967年5月1日,他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受到毛澤東的接見,毛澤東對他說:“金敬邁,你是我們的大作家!”
1967年5月23日,金敬邁被派到文化部工作,又成了“中央文革小組文藝組負責人”,相當于文化部的負責人。從來沒有當過“官”的金敬邁,在這個位置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地熬了四個月零三天。
后來,由于得罪了江青,金敬邁受到殘酷迫害,1967年底被抓了起來。1970年1月29日,金敬邁被投進北京秦城監(jiān)獄。在那里,他被關押了五年多時間。
值得慶幸的是,歷史公正地讓金敬邁和江青“交換了場地”。1975年,金敬邁被釋放出獄,而江青后來也被關進了秦城監(jiān)獄。1978年7月24日,在鄧小平的過問下,金敬邁在“正式平反,公開恢復名譽”的決定上簽字,他的人生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