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繼榮
(山西呂梁市臨縣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山西 呂梁 033200)
在泌尿外科疾病中,尿道結石是急癥之一,發(fā)病率較低,以突發(fā)的排尿困難、尿道疼痛、血尿為臨床表現,根據臨床癥狀、尿道彩超及X片診斷較易。由于臨床癥狀顯著,大多數病人能及時就診,如果沒有將結石及時清除,會形成下尿路梗阻引發(fā)腎積水、尿道感染、局部壞死瘺管形成等并發(fā)癥。臨床傳統(tǒng)治療前尿道結石以注入利多卡因凝膠輔助排石為主,排石失敗后在腰麻下行尿道切開取石;后尿道結石在腰麻下把結石推入膀胱切開取石,推入膀胱失敗,切開后尿道取石。雖可將結石有效清除,但因其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不利于術后快速恢復、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而隨著醫(yī)療科技的不斷完善和成熟,膀胱尿道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了尿道結石的治療中,并且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應用效果[1]。鑒于此,本科為進一步明確膀胱尿道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應用于尿道結石治療的確切效果及優(yōu)越性,特進行了此次對比研究,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30例尿道結石患者開展本次研究,標本納入時間范圍為2012年5月~2018年5月,所有患者通過數字表法進行平均分組,分別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15例。所有患者皆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相關意見書,并且本次研究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支持。其中參照組男女性患者的比例為9:5;平均年齡為(45.49±4.18)歲;平均病程為(1.16±0.57)年;平均結石直徑為(16.14±4.51)mm。觀察組男女性患者的比例為8:6;中位年齡為(46.07±4.21)歲;平均病程為(1.13±0.26)年;平均結石直徑為(16.07±4.63)mm。上述兩組病程、年齡等一般資料的對比缺乏異常明顯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參照組
該組予以傳統(tǒng)方法取石治療:前尿道結石注入利多卡因凝膠后用手將前尿道結石推向外尿道口,再用鉗子或鑷子夾出結石,也可將探針彎成鉤狀鉤出結石;人工排石失敗后在腰麻行前尿道切開取石;后尿道結石在腰麻下用金屬尿道探子把結石推入膀胱后切開膀胱取石,推入膀胱失敗后切開后尿道取石,術后留置尿管引流。
1.2.2 觀察組
該組給予小號膀胱尿道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予以患者腰麻,控制灌注液壓力在60 cm H2O左右。直視下進鏡,通過膀胱尿道鏡對結石進行探查,探查后將鈥激光光纖插入實施碎石操作。前尿道結石需助手積極配合掌握好陰莖角度把尿道拉直,鈥激光光纖抵住結石表面,可將結石壓向尿道下壁或側壁,避免光纖晃動損傷尿道粘膜,碎石能量0.6~0.8 J,脈沖頻率為10 Hz,盡可能將結石碎至直徑小于0.3 cm,較大結石碎片可用取石鉗取出,較小碎石粒則隨沖洗液排出;后尿道結石用鈥激光擊碎后無損傷退回至膀胱,再實施粉末化碎石操作,完成碎石之后經膀胱尿道鏡外鞘排出結石。術后留置導尿管1~2天,預防性應用1~3天的抗生素。
①比較兩組手術情況,主要包括術中出血量,導尿管留置、手術及住院時間等。②比較兩組術中、術后并發(fā)癥情況。
采用SPSS 17.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綜合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觀察組術中出血量(38.5±5.2)mL、導尿管留置(1.9±0.3)d、手術時間(98.5±10.2)min及住院時間(5.9±0.8)d等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s)
組別 n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時間(min) 導尿管留置時間(d) 住院時間(d)觀察組 15 10.5±5.2 98.5±10.2 1.9±0.3 5.9±0.8對照組 15 70.2±6.9 123.9±15.6 9.2±1.1 10.3±1.2 t P 5.624<0.05 4.026<0.05 7.365<0.05 8.024<0.05
兩組術后隨訪1年,總結術中、術后并發(fā)癥情況:觀察組15例,1例患者術后出現發(fā)熱,給予抗炎、降溫后發(fā)熱消失,術后3天出院;術中無1例出血;術后3天復查彩超及X片均未見結石殘留,術后隨訪1年均無尿道狹窄及結石復發(fā),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對照組15例,4例前尿道結石輔助排石失敗后,前尿道切開取石,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道狹窄,經尿道擴張后痊愈,1例后尿道結石患者用尿道探子推入膀胱時損傷后尿道出現術中出血,術后用22號三腔導尿管氣囊注水40 ml,牽拉尿管有效壓迫止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3.3%,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前尿道結石人工輔助排石結石清除率低,傳統(tǒng)切開治療尿道結石的方式對患者創(chuàng)傷大,很容易導致尿道損傷出血,術后尿道狹窄等并發(fā)癥[2]。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膀胱尿道鏡下鈥激光碎石術得到廣泛應用,該技術是在泌尿領域中發(fā)明的新技術,其直接將激光做為碎石能量,對粘膜損傷小,導致結石解體粉末化。這種技術在膀胱尿道鏡的直視環(huán)境下進行治療,激光產生熱能量直接擊碎結石,損傷粘膜低于1 mm,且這一過程不會產生燒傷、針刺穿黏膜等問題[3]。與傳統(tǒng)切開手術治療方式相比,對患者創(chuàng)傷小且術中術后并發(fā)癥少,效果顯著。通過本文研究證實,觀察組術中出血量(10.5±5.2)mL、導尿管留置(1.9±0.3)d、手術時間(98.5±10.2)min、住院時間(5.9±0.8)d、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膀胱尿道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尿道結石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綜上所述,膀胱尿道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尿道結石的效果顯著,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且并發(fā)癥少,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