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垚
說起廣西,除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以及名滿全國的柳州螺螄粉以外,其實在當?shù)仡H受歡迎的還有桂林米粉。
最近,桂林米粉也著實火了一把。因為桂林市市場監(jiān)管局近日正式發(fā)布了3個桂林米粉地方標準,并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個新聞直接把桂林米粉送上了熱搜。
一直以來,桂林米粉都算是我國著名小吃,不僅在發(fā)源地廣西,全國各地的街邊小店隨處可見桂林米粉的招牌。沒吃過米其林三星,但誰還沒吃過一碗桂林米粉呢?
但事實是,米其林三星的飯店容易找,但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卻難找得多。
作為桂林米粉的忠實粉絲,其實什么豐盛大餐在我心里都頂不過一碗米粉。每次到桂林去,由于時間有限,恨不得一日三餐加上夜宵都吃米粉。
去桂林下飛機第一件事是直奔米粉店,走之前還要帶上幾碗到飛機上。吃過正宗桂林米粉的人,也幾乎都贊不絕口。
桂林米粉這讓人欲罷不能的功力其實并不比螺螄粉差。那么為什么螺螄粉已經(jīng)名滿天下了,但味道絲毫不輸?shù)墓鹆置追蹍s很難走出桂林呢?這就要從桂林米粉的各種配料說起。實際上,大部分人對桂林米粉都有著很深的誤解。在北方,打著桂林米粉招牌的店鋪并不少,但若是點上一碗,給你端上來的大概率是一碗放了點肉丁酸豆角和幾片生菜葉的湯粉。這恐怕就是大部分對于桂林米粉的印象了。
吃過一碗這樣的米粉,你以為就算吃過桂林米粉了,但其實那只是你以為的。
出了廣西,能吃到一碗正宗桂林米粉,不容易。
真正的桂林米粉首先是不放湯的,當?shù)厝朔Q之為鹵菜粉,“鹵”是放在碗底的鹵水,一般用各種香料和調(diào)味料加牛骨或豬骨熬制,“菜”中最有名的是油炸帶皮豬肉,當?shù)厝朔Q之為脆皮鍋燒,燉熟后再低溫炸香,吃起來香酥脆嫩、肥而不膩。
桂林人進米粉店從不看菜單,直接開口點“二兩”“三兩”。因為對于當?shù)厝藖碚f,米粉只有一種,那就是鹵菜粉。
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交到食客手里時,其實只放了鹵水、燙過的米粉、油炸黃豆花生和菜(也就是肉),其余的蔥花香菜、各式辣椒、酸(即酸豆角、酸筍、酸蘿卜、榨菜丁)等則由食客根據(jù)喜好自行添加。
對于我來說,桂林米粉除了鹵水以外,必不可少的料就是鍋燒和酸筍了。
在桂林時,我每天挖掘附近口碑好的米粉店,有親戚和朋友極力推薦過家里附近的勝利米粉店,在桂林當?shù)匾残∮忻麣猓驗樗麄兗业男×吓_不供應酸筍,吃過一次以后就被我“拒之門外”。
鍋燒也是如此。桂林七星公園附近的老東江米粉也是名聲在外。第一次去吃時,因為到得太晚(其實也才下午三四點),鍋燒賣光了!第二次去,時間是合適的,是在下午稍早的時候,以往每次點粉時我都要強調(diào)一句“菜都要鍋燒”,但在這里又一次被回絕了,只能說,生意太好了吧。
店里通常還有一個大缸,里面是熱騰騰的豬骨高湯,待米粉快要吃完時,舀一勺高湯放在碗中,伴著碗底殘留的底料一起喝下,這碗米粉才算正式吃完。
也有人獨愛湯粉,桂林鐵西有家青云湯粉就在當?shù)佧u粉盛行的情況下,以湯粉而聞名。
而桂林米粉的這些正宗底料正是限制它走出桂林的主要原因。鹵水熬制不僅需每天現(xiàn)做,熬制的時間也很長,否則味道就不夠鮮香,炸黃豆炸鍋燒也各有秘訣,就連配料里辣椒、酸筍、酸豆角,各家店里都有秘制的高招。
但是最關鍵的還是這一碗粉。
螺螄粉的米粉是干粉泡發(fā)的,而正宗的桂林米粉必須用鮮米粉,也就是當天做出來的濕粉。桂林米粉用的是新米和糯米,在入碗前需要過開水燙一下,這樣做出來的鮮米粉既柔軟又不失彈性,同時能吸收鹵水的味道。而螺螄粉的米粉是干粉泡發(fā)的,用開水煮過也不影響粉的韌勁。
在桂林,米粉都是米粉廠在夜里連夜生產(chǎn)出來,早上配送到門店,這樣才能保證米粉的新鮮。但這個距離一旦換到全國,產(chǎn)業(yè)鏈就斷開了,沒有了新鮮的米粉,又何談正宗呢?
繼全國首家螺螄粉產(chǎn)業(yè)學院揭牌后,似乎是為了推廣桂林米粉和螺螄粉“一較高下”,桂林市市場監(jiān)管局近日發(fā)布了《桂林米粉店等級評定規(guī)范》(以下簡稱《等級評定規(guī)范》),將桂林米粉店劃分為三個等級,即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各星級的評定由桂林米粉店等級評定機構按照嚴格的評定標準進行。
與《桂林米粉等級評定規(guī)范》一同頒布的還有《米粉店建設服務規(guī)范》《桂林鮮濕米粉加工技術規(guī)程》,自7月1日起正式實施。
《等級評定規(guī)范》一經(jīng)發(fā)布,各路吃貨紛紛炸開了鍋。大家的第一反應普遍是:照著米其林星級來評桂林米粉,這是為了變相漲價么?
試想一下,本來是接地氣的街邊小吃,一沾上評星級,似乎就變了味兒——以后進店就說,“老板,給我來一碗五星級米粉!”
聽起來就莫名可笑。對于桂林米粉更是如此:鹵水的熬制、鍋燒、黃豆、酸等食材的制作本就是各家有各家的秘方,而食客也各有各的喜好。
桂林的現(xiàn)狀也是如此,一家米粉店的受歡迎程度完完全全是由米粉本身決定的。最好吃的不一定是最出名的,當?shù)匾恍┬∶追鄣昕赡茏钫凇?/p>
有人支持這樣的規(guī)范,知乎網(wǎng)友“小木薯”就認為:“出了柳州,在外地也可以吃到正宗的柳州螺螄粉。但是出了桂林,再難吃到正宗的桂林米粉,哪怕在桂林市內(nèi),何為正宗也存在爭議。這個規(guī)定從法律的角度,在桂林市內(nèi)對‘桂林米粉進行定義。將米粉店分出星級,是桂林市政府打造桂林米粉品牌的一次嘗試,也是桂林米粉發(fā)展的重要一步?!?/p>
也有網(wǎng)友提出,打造標準并不是限制味道,只是從米粉店的基本條件、就餐場所、廚房、公共區(qū)域和服務要求等五個方面界定,而這樣的標準化也有助于打造品牌。
另外,也并非所有米粉店都要硬性參評,還是本著自愿申報的原則。也就是說,你鐘愛的那些蒼蠅米粉小館子,它依然還是整條巷子里最臟卻最火的店。
很多到過桂林旅游的人都知道,米粉店里似乎有一種米粉是專為游客準備的,初來的游客面對菜單上配好圖片華麗麗的招牌桂林米粉幾個大字,恐怕難逃被“忽悠”。當然米粉大概也是好吃的,也許只是多加了一些肉,但因此多出的十幾甚至幾十塊錢卻著實沒有必要。
五塊錢一碗的正宗鹵粉難道不香嗎?
所以如果新發(fā)布的規(guī)范真的能夠起到規(guī)范作用,甚至擴大米粉產(chǎn)業(yè)鏈,把正宗的米粉輸送到全國,讓桂林米粉也能甲天下,也許倒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