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輝,陳 靜,宋笑梅,鄧 娜,劉 娟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江西 萍鄉(xiāng) 337000)
供應室是醫(y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工作責任為處理各科室進行醫(yī)療行為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器械,因此提示供應室對器械清洗效果將直接影響臨床治療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將選取我院供應室回收的100例復用器械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兩種清洗方法分別應用于供應室器械的清洗效果,為提高供應室工作質量提供可靠依據,現總結如下。
100例復用器械包括血管鉗、剪刀、持針器、刀柄、鑷子、骨科器械、管腔器械、精密器械等,以隨機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n=50)、對照組(n=50),各組復用器械來源、種類等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清洗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預處理,將待清洗器械浸泡于2000 mg/L含氯消毒劑中30 min;研究組予以常規(guī)預處理+多酶預處理,即將器械浸泡于多酶清洗消毒劑10 min,根據不同廠家產品說明書配成相應比例。上述預處理措施完成后,兩組均根據器械不同選擇合適的清洗措施,如血管鉗、剪刀、持針器、刀柄、骨科器械等使用全自動清洗機清洗,腔鏡類器械、精密器械及不耐熱器械使用手工清洗。
1.2.2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復用器械清洗效果,利用隱血檢測結果判斷此指標,具體方法如下:指派同一名具有高年資、高職稱的臨床檢驗人員在潔凈臺上檢測各復用器械隱血情況,于測試窗內利用試紙A、B分別擦拭清洗、干燥完成的復用器械,之后于試紙背面橙色窗口滴加2滴試液,30s內出現紫色則提示該復用器械隱血試驗陽性,反之為陰性。
兩組復用器械隱血試驗結果屬于計數資料[n(%)],數據傳入SPSS 19(版本號)軟件行x2檢驗,顯示P<0.05則數據對比差異存統計學意義。
經分析可知,研究組復用器械隱血試驗陽性率為4.00%,對照組為26.00%,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復用器械若未能夠徹底清洗消毒,則其攜帶的致病菌可能因再次使用過程中行侵入性操作進入患者機體并導致相關疾病。因此提示,消毒供應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復用器械清洗質量是降低院內感染、醫(yī)患糾紛發(fā)生率的關鍵。
表1 兩組復用器械隱血試驗結果對比[n(%)]
復用器械清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熱源微生物、有害離子,供應室回收的復用器械表面均不可避免的攜帶血跡、分泌物、組織等,因而直接使用清水清洗難度較大且質量不佳[1]。含氯消毒液浸泡是既往供應室用于預處理復用器械的主要方式,雖然含氯消毒液具有廣譜、高效、消毒等特點,但其穩(wěn)定性受有機物影響較大,且無法對人體分泌物有效分解,此外部分器械送入供應室內無法及時清洗,增加附著于其表面異物清洗難度[2],而且含氯消毒劑容易損傷器械表面保護層,會縮短器械使用壽命,在浸泡過程中產生的氣味對工作人員有一定危害。
多酶清洗劑浸泡是近年來于各級醫(yī)院供應室推廣的復用器械預處理措施,利用多酶清洗劑中所含蛋白水解酶對脂肪、粘多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有良好的分解作用,有效清除復用器械表面附著人體分泌物,此外使用后無需解毒,對環(huán)境及工作人員健康影響較小[3]。由上述可知,使用多酶清洗劑有利于提高復用器械對血跡污漬的清洗效果,同時能夠降低供應室人員的工作強度,對延長器械壽命也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也已通過分組研究證實,利用多酶清洗劑預處理的研究組復用器械潛血試驗陽性率(4.00%)顯著低于提供含氯消毒劑的對照組(26.00%),此結論與薛麗杰[3]等人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在供應室中應用多酶清洗劑預處理復用器械有效性更優(yōu),值得今后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