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銓
摘 要:本文研究了氣相色譜檢測韭菜中腐霉利殘留量的前處理條件優(yōu)化方法。殘留在韭菜樣品中的腐霉利使用乙腈提取,經(jīng)分離、氮吹、定容處理后,即可上機檢測。該方法簡便快速,在大批量檢驗任務的要求下,可明顯提高工作效率。
關鍵詞:腐霉利;韭菜;氣相色譜法
腐霉利是一種常用的農(nóng)作物殺菌藥物。對于蔬菜灰霉病和菌核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長,能有效阻止病斑的發(fā)展。近年來,由于韭菜種植中腐霉利的違規(guī)使用和社交媒體頻繁曝光的韭菜中腐霉利超標問題,消費者對韭菜形成了不好的印象[1]。人體攝入的農(nóng)藥達到一定量時,可能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所以,針對農(nóng)藥殘留量進行檢測尤為重要,關系廣大群眾的飲食安全[2]。國家標準GB 2763-2016要求,韭菜中的腐霉利殘留量按照標準NY/T 761-2008第2部分方法二進行測定。本研究在借鑒標準、文獻的基礎上,針對腐霉利殘留檢測前處理進行優(yōu)化,縮短檢驗時間,提高檢驗工作效率。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腐霉利(100 μg/mL)、氯化鈉、乙腈(分析純)、乙腈(色譜純)與正己烷(色譜純)。
1.2 儀器與設備
Agilent 7890B氣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勻漿機江蘇金壇市億通電子有限公司;氮吹儀天津市恒奧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標準工作溶液的配制
準確量取腐霉利標準溶液(100 μg/mL)1 mL放入100 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色譜純)定容到刻度線,保存于20 ℃環(huán)境中。
1.3.2 優(yōu)化后的樣品前處理方式
在100 mL離心管中加入25.0 g韭菜試樣和50 mL乙腈(分析純)混勻,使用勻漿機對其勻漿5 min。勻漿后使用快速濾紙過濾,收集濾液。收集到的濾液轉移到裝有5 g氯化鈉的
100 mL離心管中。為避免溶液泄漏,必須將蓋子旋緊,然后震蕩3 min后靜置。當發(fā)現(xiàn)溶液明顯分層時,從分層溶液中準確量取10 mL乙腈溶液,轉移到15 mL離心管中。將離心管放入氮吹儀中,水浴鍋溫度設置為40 ℃,氮吹濃縮至近干。再用正己烷(色譜純)準確定容至5.0 mL,震蕩混勻后,用
0.2 μm濾膜過濾,待測。
1.3.3 儀器條件
1.3.3.1 進樣信息
載氣為氮氣采用直接進樣法進樣體積為1.0 μL分流比為10∶1,進樣口溫度為200.0 ℃。
1.3.3.2 色譜信息
色譜柱為彈性石英毛細管柱
60 m×250 μm×0.25 μm,DB-1,程序升溫設置為初始150 ℃,保持
2 min,以6 ℃/min升溫至270 ℃,保持13 min,設置為恒流1.0 mL/min。
1.3.3.3 檢測器信息
檢測器為ECD,檢測器溫度為320.0 ℃,尾吹氣流量為60 mL/min。
2 檢測結果比較
2.1 兩種前處理條件的比較,見表1。
2.2 兩種前處理條件下樣品回收率的對比實驗
2.2.1 按優(yōu)化前處理條件處理的回收率測定
稱取陰性韭菜試樣進行腐霉利添加回收率試驗,添加濃度分別0.01、0.02、0.03 mg/kg 3個水平,按“1.3.2”進行前處理,每個濃度按“1.3.3”進行測定3次,結果見表2。
2.2.2 按NY761-2008進行前處理的樣品回收率
稱取陰性韭菜試樣進行腐霉利添加回收率試驗,添加濃度分別0.01、0.02、
0.03 mg/kg 3個水平,按標準NY/T 761-2008第2部分方法進行前處理,每個濃度按“1.3.3”進行測定3次,結果見表3。
2.3 最低檢測濃度
稱取陰性樣品,按“步驟1.3.2”前處理,按“步驟1.3.3”上機測定,以基線噪音的3倍計算,測得腐霉利最低檢出濃度為0.01 mg/kg。
3 討論
NY/T 761-2008前處理條件需要用到的試劑種類多,用量大,步驟繁瑣,且過濾需要用到弗羅里矽柱,容易造成樣品中腐霉利損失,所以本前處理方法對這些地方進行了優(yōu)化,省去了弗羅里矽柱活化、過濾等步驟,減少了操作步驟和試劑消耗,縮短了前處理時間。
按本優(yōu)化方法進行前處理后,檢測回收率為92.0%~96.3%,相對標準偏差為0.4%~1.3%;按標準NY/T 761-2008第2部分方法進行前處理后測定的回收率為89.0%~103.0%,相對標準偏差為0.6%~1.7%。對比兩種方法的實驗回收率和相對標準偏差,相差不大,符合檢測要求。
4 結論
本研究在標準NY/T 761-2008基礎上對前處理條件加以優(yōu)化,并與原標準方法進行對比實驗,實驗結果顯示測定結果相差不大,能滿足檢測要求。同時,原標準前處理需要用到弗羅里矽柱,成本高,耗時長,而本優(yōu)化方法在保證最低檢出限、加樣回收率和精密度等均能達到檢驗要求的前提下,無需弗羅里矽柱,縮短了實驗前處理的時間,降低了檢測成本,同時避免了過柱提取過程中腐霉利的損失。能夠滿足日常大批量檢驗任務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旭晟,高陽光,彭少杰.韭菜中農(nóng)藥腐霉利殘留的膳食暴露風險評估[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0(10):3114-3119.
[2]吾建祥,楊德毅,劉莉,等.金華蔬果中腐霉利殘留的膳食暴露風險評估[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8,59(8):1399-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