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天曉 楊勛雷 陳展宏
摘 要:整車異響影響著乘客對汽車品質的評價,無論是在產品研發(fā)與制造過程中,整車廠都十分重視異響問題。本文以某三款車型的轉向異響問題為研究對象,對造成其異響的可能影響因素進行理論與實踐研究,制定了相應解決措施,為后續(xù)新產品研發(fā)制造以及其它車型異響問題解決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汽車;方向盤;轉向;異響
1 引言
隨著汽車工業(yè)不斷發(fā)展,客戶對汽車NVH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整車異響的控制。整車異響是一種非正常、令人不悅的聲音響動,與聲音相關的便是實體部件的非正常狀態(tài),汽車行駛過程中,各零部件之間產生異常干涉、摩擦、碰撞、振動等均會導致整車異響[1]。異響常常產生于零部件之間的相對運動,若不從根本上解決,不僅直接影響乘客對汽車乘坐舒適性的評價,也可能演化為零件磨損、損壞并喪失功能[2]。本文以某三款車型的轉向異響問題為研究對象,研究分析其異響機理,依據(jù)異響原理,制定相應措施,解決異響,改善汽車品質。
2 轉向異響具體案例分析
2.1 案例一
故障現(xiàn)象描述:某量產車型A,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方向盤至特定角度時,方向盤會發(fā)出“噠噠”的非連續(xù)聲音。
原因分析:利用魚骨圖,從人、機、料、法、環(huán)對方向盤轉動異響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得出四個末端因素:①員工未按SOS要求裝配方向盤;②方向盤固定螺母扭力不足;③時鐘彈簧缺陷;④方向盤骨架尺寸偏小,見圖1所示。
1)方向盤裝配順序:首先將方向盤安裝在轉向管柱上,接著擰緊固定螺母,最后完成安全氣囊裝配。調查員工操作方法,符合規(guī)范,裝配完成后,方向盤轉動無松動,所以員工未按SOS要求裝配方向盤為非要因。
2)測量10臺故障車輛方向盤固定螺母扭力,見表1所示,方向盤固定螺母靜態(tài)扭矩標準為26~40N.m。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故障車方向盤固定螺母扭力符合標準,所以,并非是固定螺母扭力不足,導致方向盤轉動異響。
3)時鐘彈簧,又稱為旋轉連接器,是用于連接主氣囊與氣囊線束,或者是方向盤開關按鈕與控制單元的線束。時鐘彈簧主要包括線束(導電引出線)、做相對運動的殼體、中立銷和柔性扁平電纜等零部件,通常安裝在方向盤下方組合開關上面,見圖2所示。因時鐘彈簧本身帶有做相對運動的殼體,在方向盤轉動過程中,時鐘彈簧殼體同時也在做旋轉運動,當殼體間碰撞時,也會產生異響。
拆下故障車時鐘彈簧,單獨旋轉,并未發(fā)出任何異響,因此,排除是時鐘彈簧缺陷導致方向盤轉動異響。
4)方向盤總成通過花鍵與EPS配合,同時,時鐘彈簧驅動軸卡入方向盤骨架卡槽①內,時鐘彈簧從動軸卡入卡槽②內,見圖3所示,因此,方向盤轉動時,也能帶動時鐘彈簧一起轉動。
A車型方向盤轉動異響的故障模式:方向盤順時針或逆時針每轉一圈,發(fā)出“噠”一聲,異響具有規(guī)律性。異響驗證:①當拆下方向盤,單獨轉動時鐘彈簧時,故障消失;②將方向盤重新裝上,故障重現(xiàn);③拆下時鐘彈簧,僅讓方向盤與EPS配合,故障消失,將時鐘彈簧重新裝上,故障重現(xiàn),所以,方向盤與時鐘彈簧配合時才會產生該異響。
對故障車方向盤骨架進行尺寸測量,見圖4所示。故障車方向盤骨架左右卡槽外徑A2尺寸長為39.12mm,數(shù)模尺寸為40.1007mm,內徑A1尺寸長為33.73mm,數(shù)模尺寸為33.67mm,由此可知,故障車方向盤骨架尺寸偏小了。方向盤轉動時,卡槽①對時鐘彈簧驅動軸施加作用力,因卡槽①槽深偏小,時鐘彈簧驅動軸受力可能滑脫出卡槽,導致“噠噠”周期性異響聲音產生。
為研究卡槽①槽深對異響的影響,設計圖5所示的驗證方案,增加故障車方向盤骨架卡槽①槽深尺寸。將圖5的方向盤安裝在故障車輛上,轉動方向盤,異響消失,重復在多個故障樣本上試驗,均證明了加大卡槽①槽深能解決該異響。
解決方案:對方向盤骨架修模,加大卡槽①槽深,見圖6所示,解決了A車型方向盤轉動異響問題。
2.2 案例二
故障現(xiàn)象描述:某量產車型B,在繞八字轉向行駛過程中,從轉向立柱位置發(fā)出“咯吱咯吱”摩擦聲。
原因分析:因異響從轉向立柱處產生,從膝部擋板內側觀察,發(fā)現(xiàn)EPS線束與膝部擋板氛圍燈支架干涉,見圖7所示,這并不符合工藝要求,將線束重新布置,見圖8所示,轉動方向盤,異響消失,證明異響是由EPS線束與膝部擋板氛圍燈支架干涉摩擦導致。
針對線束與支架干涉問題,調查總裝裝配工藝,發(fā)現(xiàn)因EPS線束接口朝下, 當EPS線束插接后,線束向下彎曲,見圖9所示,在裝配膝部擋板時,氛圍燈支架存在勾住線束風險,如圖7所示。
解決方案:因造型需求,無法取消氛圍燈支架,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決問題:1)裝配膝部擋板后,檢查氛圍燈支架與EPS線束相對位置,確保兩者未干涉;2)在EPS線束上增加海綿包覆,阻隔線束與支架接觸摩擦,并保護線束。
2.3 案例三
故障現(xiàn)象描述:某量產車型C,轉向行駛過程中,轉向立柱下方,發(fā)出類似剮蹭聲。
原因分析:轉動方向盤,手放置于地毯上,能感覺到地毯存在輕微起伏,掀開地毯,發(fā)現(xiàn)轉向中間軸與前圍隔音墊干涉,見圖10所示,隔音墊已變形。正常狀態(tài)下,隔音墊應緊貼鈑金。針對隔音墊變形問題,調查發(fā)現(xiàn)兩點影響因素:1)前圍隔音墊冷卻過程中,圖10位置的特殊型面易變形;2)前圍隔音墊在料架上采取堆積方式放置,易造成對料架底層前圍隔音墊擠壓,導致隔音墊變形。
解決方案:針對前圍隔音墊變形問題,采取以下兩種解決方式:1)設計前圍隔音墊冷卻定型工裝對其進行定型,減小變形量;2)對前圍隔音墊進行擴孔,見圖11所示,避免與轉向中間軸干涉。兩種方案有效解決了該異響問題。
2.4 案例四
故障現(xiàn)象描述:某量產車型A,當方向盤向右轉至極限位置行駛時,右前輪發(fā)出異響。
原因分析:原地轉動方向盤至右極限位置,觀察右前輪、懸掛、驅動半軸等零部件,發(fā)現(xiàn)輪速傳感器線束與輪胎干涉,見圖12所示,重新梳理線束走向,保證兩者不干涉,車輛重新路試,異響消失。
解決方案:安裝輪速傳感器線束時,保證線束垂直向下走向,避免線束彎曲,消除線束與輪胎干涉風險,解決該異響問題。
從以上案例可知,裝配過程、零件質量、零件生產工藝、產品設計等因素均可能導致汽車轉向異響。也正如此,可從相關影響因素入手進行控制,預防汽車轉向異響的發(fā)生。
3 結束語
汽車轉向異響問題極大地影響著乘客對汽車乘坐舒適性的評價,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購買欲望,因此,應足夠重視汽車轉向異響問題。本文以某三款車型所出現(xiàn)的轉向異響問題為研究對象,針對不同異響源,制定合理解決方案,消除異響,同時為后續(xù)新車型研發(fā)制造以及其它車型的異響問題解決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鄭翊.某三廂車型行李艙蓋路試異響[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9(12):100-101+104.
[2]達偉偉,李碩,甘雨聲,周永,潘存福.某車型動態(tài)異響問題分析與解決[J].時代汽車,2017(14):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