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川東 余楠(通訊作者)
(重慶市南川區(qū)人民醫(yī)院 重慶 408400)
ARDS指的是心源性以外的肺內(nèi)外致病因素造成的急性呼吸衰竭情況,通常病情較為嚴重,患者需通過機械通氣治療來改善病情[1]。但是,不同治療方式的效果各具差異,臨床應進行正確選擇。我院特選取收治的94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進行研究,統(tǒng)計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后做如下報告:
我院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共有94例ARDS患者,取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組有47例患者。對照組男23例,女24例,均齡為(49.16±4.27)歲;研究組男22例,女25例,均齡為(49.25±4.31)歲。組間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后未發(fā)現(xiàn)顯著差異,P>0.05。
兩組均采取德爾格savina呼吸機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實施適宜鎮(zhèn)靜,盡可能降低自主呼吸影響,并對患者實施肺部保護通氣治療,壓控模式為BiPAP,以呼吸機進行檢測和調(diào)節(jié),保證潮氣量為6~7ml/kg。
對照組:治療過程中保證呼吸頻率為16次/min,氧氣吸入濃度為45%,同時設置呼吸末正壓處于壓力容積曲線低拐點2cm位置,控制患者氣道峰壓為33mmHg,呼吸比為2∶3[2]。
研究組:治療過程中調(diào)節(jié)患者氧氣吸入濃度為45%,調(diào)節(jié)高壓為30cm,時間為4.2s,低壓為0,時間為0.8s,同時控制患者氣道峰壓為33mmHg,呼吸比為2∶3[3]。
血氣分析指標: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氧合指數(shù)、PaO2(動脈氧分壓)以及SaO2(血氧飽和度)等血氣分析指標:
插管率及治療情況:統(tǒng)計分析兩組治療期間的氣管插管率(患者出現(xiàn)呼吸頻率持續(xù)小于40次/min、血壓下降、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氣道分泌物多、意識障礙等情況時視為治療失敗,需立即實施氣管插管)、ICU治療時間以及通氣時間。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氧合指數(shù)、PaO2以及SaO2等血氣分析指標均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血氣分析指標比較(±s)
表1 血氣分析指標比較(±s)
組別 n 氧合指數(shù)(mmhg) PaO2(mmHg) SaO2(%)研究組 47 345.86±39.26 89.24±14.32 83.46±3.65對照組 47 328.18±40.12 82.18±13.72 81.25±2.94 t 2.1592 2.4405 3.2326 0.0334 0.0166 0.0017 P
研究組氣管插管率低于對照組,ICU治療時間以及通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插管率及ICU治療時間、通氣時間比較(±s)
表2 插管率及ICU治療時間、通氣時間比較(±s)
組別 n 氣管插管(%)ICU治療時間(d)通氣時間(d)研究組 47 2(4.3) 12.31±2.01 8.39±3.87對照組 47 8(17.0) 14.26±2.17 10.26±3.69[χ2 ]t [4.0286] 4.5196 2.3975 P 0.0447 0.0000 0.0185
ARSD的發(fā)生率較高,常見于嚴重感染、休克、燒傷、創(chuàng)傷等病癥,由于患者肺部毛細血管內(nèi)皮細胞和肺泡上皮細胞可導致肺泡水腫或者彌漫性間質(zhì),患者可出現(xiàn)低氧血癥及呼吸窘迫情況,是一種發(fā)生率極高的危重癥。目前,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臨床在治療ARSD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但是患者病死率仍然較高,并不利于生存質(zhì)量和生命安全[4]。機械通氣治療為臨床治療ARSD的重要手段,可有效糾正患者低氧血癥,但是具體實施何種機械通氣治療,目前臨床尚未進行完全明確。
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研究組氧合指數(shù)、PaO2以及SaO2等血氣分析指標均與對照組存在差異,氣管插管率低于對照組,ICU治療時間以及通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結(jié)果表明,在ARDS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過程中,應用ARPV通氣治療的效果優(yōu)于SIMV通氣治療。以相通氣道壓力為基礎,患者肺分流區(qū)域的血流量可通過壓力支持來降低,實施ARPV通氣可更好滿足患者條件,可避免運動失調(diào)和呼吸肌萎縮,具有滿意療效[5]。
綜上所述,在ARDS患者實施機械通氣治療的過程中應用ARPV通氣治療,可有效提高改善血氣分析指數(shù),同時還可降低插管率,減少通氣及ICU治療時間,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