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筱
(懷化師范高等??茖W校,湖南懷化 418000)
侗錦,又名綸織,它是侗族人民長期的社會生活中,通過先祖?zhèn)儾粩鄤?chuàng)新而流傳下來的民間工藝品,結構復雜、圖案多樣、構思巧妙,融入了侗族人民對生活的憧憬與向往。將侗錦紋樣應用到手工課堂不僅能夠傳承傳統(tǒng)文化,宣揚民族特色,更能使手工課堂內容多樣化,推動手工課堂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任何藝術品都是時代的產兒,每個時代的文明必然產生出它所特有的藝術,并且它們都是無法復制的?!盵1]如今,許多少數民族的文化與技藝都在逐漸消失,侗錦作為“八大名錦”之一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失傳。2008年,湖南通道侗錦入選了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此基礎上,政府通過制定一系列相關的政策對其進行保護,也有部分學校對其進行了開發(fā)與創(chuàng)作,但現今的侗錦文化的傳承形式與渠道仍然較為單一,主要為家族和地方上的口頭上的傳承,以及產品設計與制作方面的外銷,但在思想教育與融入課堂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筆者認為傳承侗錦文化首先應該從思想上抓起,從教育入手。將侗錦文化深入課堂,用于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侗錦文化、在手工實踐中傳承侗錦文化,做一名侗錦文化的傳承者和創(chuàng)新者。
侗錦的色彩主要分為素錦和彩錦兩類。[2]素錦以單色呈現,色彩較為單一。一般情況下,以黑白、青白搭配為主。黑白、青白配上簡單的幾何圖案,能給人以清新典雅、含蓄樸素之美。彩錦以彩色呈現,色彩較為豐富,飽和度較高。一般情況下底紗以黑、白、青為主,色線以紅黃藍強烈的三原色為主,給人以熱情大方、民族特色濃郁之感。
侗錦的紋樣圖案主要來源于侗族人民的生活和信仰,多由原始的神話崇拜及自然居住環(huán)境衍生而來。侗錦的圖案的主題大致分為三種:一是對生活的憧憬,以吉祥紋樣為主;二是表達祖先們的精神與信仰,以故事性的紋樣為主;三是表達侗族人民個人的情感。
侗錦圖案經過先民的藝術加工,夸張變形,抽象概括與提煉,具有很強的裝飾性,保留了先祖?zhèn)鞒邢聛淼拿褡逄赜械乃匮牛|樸與細膩的風格手法。[3]具體來說,侗錦圖案可分為植物紋、動物紋、自然景觀紋以及人物紋。在侗錦圖案中,常見的植物紋有:杉樹紋、八角花、棉籽紋等。這些植物紋都被賦予了美好的含義;動物紋是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吉祥動物抽象變形而來,表達侗族人民對生活的向往與憧憬。常見的動物紋有蜘蛛紋、魚紋、龍鳳紋等;自然景觀紋樣源于侗族人民對自然的膜拜,希望安居樂業(yè),闔家歡樂。常見的有太陽紋、云紋、山水紋等;人物紋最常見的為哆耶紋,表達出子孫滿堂、人丁旺盛。
每一種紋樣都象征著侗族人民對生活的重新與向往,有著特殊的情感。
侗錦紋樣富有濃厚的民族氣息,將侗錦紋樣用于手工帆布袋制作中,可以使帆布袋充滿民族特色,與此同時激發(fā)學生在設計紋樣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使制作出的手工藝品區(qū)別于市面上的帆布袋,體現出學生的個人特色,真正實現獨特性和唯一性。因此,在提取元素時應引導學生根據紋樣造型和元素的特征進行提取,保留其民族特色,再對提取好的元素進行幾何化的處理。最后運用各種造型規(guī)律進行夸張、變形、概括、重組、融合,使之成為符合現代審美的圖案。
色彩能最先進入人們的視覺,讓人最直接地感受到美,不同的色彩表達的情感盡不相同。在帆布袋的圖案繪制中,色彩決定了紋樣的表達,單一的黑白、青白搭配能給人以質樸、含蓄之感,而濃烈的飽和度較高的色彩搭配給人以熱情、活躍之感。因此,在手工課堂制作帆布袋時應引導學生從色彩的心理出發(fā),注重和諧的色彩搭配以及遵循侗錦紋樣的色彩規(guī)律。讓學生能從繪制的作品中感受到色彩帶來的魅力,從而繪制出能夠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且畫面和諧的帆布袋。(如圖1、2)
圖1 彩錦紋樣
圖2 素錦紋樣
構圖形式能直接影響創(chuàng)作的效果,無論是在美術創(chuàng)作還是手工創(chuàng)作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手工課堂繪制帆布袋紋樣時,構圖在紋樣的分布排列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侗錦紋樣主要的構圖形式有:大花錦、小花錦、子母式、多中心式、二方連續(xù)式。
大花錦的構圖形式一般以常見的侗錦圖案經過抽象重組后,形成的新的圖案,并在新的主圖案的四周用有一定規(guī)律的連續(xù)紋樣排列于四周,作為輔助圖案,以形成連續(xù)的菱形單元骨骼。在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大花錦構圖時,學生需掌握大花錦的構圖形式并熟悉主圖和輔圖的紋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與創(chuàng)新。(如圖3)
小花錦構圖的骨架以連續(xù)的菱形為主,其輔助圖案較為簡單,沒有主圖案,由輔助圖案為單位用二方連續(xù)的方式,以形成條狀或者面狀為單元表現出來的圖案。因此,在設計小花錦構圖上,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常用于小花錦構圖的紋樣并引導其區(qū)分小花錦構圖與二方連續(xù)構圖之間的區(qū)別,讓學生更能深刻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4)
圖3 大花錦構圖
圖4 小花錦構圖
多中心式構圖是由多個中心主圖案組成,同時每個中心主圖案的周圍會配有一些輔助圖案加以襯托。因此,在引導學生在繪制多中心構圖時,要用心設計出中心主圖,并把握多中心構圖的原則,并能在構圖形式上體現節(jié)奏、韻律之美。(如圖5)
子母式構圖以圓形為中心,周圍以菱形為骨架,并在菱形周圍輔助一些小紋樣。子母式構圖與其他構圖形式有些許區(qū)別,主要由圓形為中心。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子母式構圖時應先區(qū)分其與其他構圖形式的區(qū)別,并抓住子母式構圖的特點進行講解,再由學生創(chuàng)新完成。(如圖6)
圖5 多中心式
圖6 子母式
二方連續(xù)式構圖是由一個單元紋樣連續(xù)、重復向四周復制而形成的構圖形式。二方連續(xù)與小花錦構圖在形式上有著相似之處,導致部分學生難以區(qū)分。因此,在制作二方連續(xù)構圖時,首先區(qū)分與小花錦的區(qū)別,再進行構圖。(如圖7)
圖7 二方連續(xù)
在經過元素提取、色彩搭配后,可將設計好的圖樣進行構圖與裝飾。裝飾的方式主要分為整體性裝飾和局部性裝飾兩種。整體裝飾是將紋樣作為帆布袋的主體,對帆布袋的整個版面進行設計與繪制,讓其更具有沖擊力和視覺感。
局部裝飾是將圖案紋樣作為整個版面的局部分布在帆布袋上,在局部裝飾時應提醒學生注意圖案在版面的位置和大小比例,達到美觀的效果。
侗錦是中國民間文化的一朵奇葩,色彩豐富、圖案精美,對于手工課堂的意義舉足輕重。如何將侗錦與更多的手工課題結合起來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方向,還需要我們不斷的進行探索與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