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筱 鄭茜尹 楊佳駿
【摘 要】 此次疫情,許多青年似乎“一夜長大”,將自己的青春投身于建設祖國、維護國家人民安全的偉大事業(yè)中,完成了一次青春的“蝶變”。作為祖國的新鮮血脈和時代的弄潮兒,中國青年有哪些社會與時代賦予我們的特殊責任與使命?本文將從五個角度探討疫情之下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關(guān)鍵詞】 抗擊疫情 中國青年 責任與擔當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不經(jīng)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梅花傲立嚴冬、堅強不屈的頑強精神歷來為人們所稱頌。
2020年開局就頻頻傳來“人禍天災”的噩耗。澳洲持續(xù)數(shù)月的大火燒毀了無數(shù)生靈的家園;美國流感奪去了數(shù)萬人的生命;2020年初開始爆發(fā)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給中國及全世界人民帶來嚴峻挑戰(zhàn)。
多難興邦,“危機”本就包含“危險”和“機遇”兩層含義[1]。這次疫情是一次危機,更是一次考驗。在這場阻擊戰(zhàn)里沒有局外人,更沒有旁觀者,涌現(xiàn)出一批批“最美逆行者”。在這許許多多的“逆行者”中,有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我們欣喜地看到青年人奔赴前線、保家衛(wèi)國的樣子。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代表著中國最年輕、鮮活的群體之一。我們既有對世界強烈的探索欲,又充滿對未知世界的迷茫與恐懼。但正是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使命,認識到了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本文將從五個角度談談我們所認識到的這個時代賦予青年人的責任與使命。
一、要做有理想有本領(lǐng)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
正所謂“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能力、有擔當,才能為國家鋪墊前途,為民族帶來希望!我們是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的一代,因此我們要付出更艱巨的努力,奉獻祖國、奉獻人民、盡心盡力、勇于擔責,講求實干進取,自覺樹立國家意識、民族意識、責任意識,把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青春,是一次“蝶變”。原本懵懂不知世事的少年,在集結(jié)號角吹響的當夜一夜長大。此次抗疫醫(yī)務人員中,三分之一都是90后、00后。愛美的女孩們絞斷青絲,全副武裝,她們說:“美麗不影響年輕人沖鋒,恐懼不影響我們勇敢!”,“2003年SARS爆發(fā)時全世界都在保護我們,這次換我們保護你們!”
這,就是戰(zhàn)“疫”里00后、90后的“非典型性青春”。
二、愛國,是最大的責任與擔當
“青年成長道路千萬條,愛國要義第一條!”
疫情當前,面對“生”與“死”的抉擇,一批批逆行者在“安逸”和“奉獻自己,照亮他人”中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這背后最強大的精神支柱就是他們心中未曾熄滅的愛國火種。
青年是愛國擔當?shù)闹髁?。從五四運動到南湖紅船、紅軍長征、西南聯(lián)大,再到奔赴長安,青年始終肩負著振興中華的重任。我們應當在奮斗中譜寫青春,用奮斗擔起民族復興的重任!
三、堅定價值觀自信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何以薪火相傳?其根本在于,國家和民族的每一代人能否回應社會與時代的挑戰(zhàn),能否擔當起時代的責任與使命。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這種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的精神狀態(tài),是一個民族、國家高度自覺自信的體現(xiàn)。堅定的核心價值觀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價值內(nèi)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厚的歷史底蘊、堅定的現(xiàn)實基礎、強大的道義力量為我們堅定核心價值觀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2]。正是有著這樣堅定的價值觀自信,在疫情來臨之時,全國人民才能夠自覺服從黨中央統(tǒng)一部署,嚴格要求自己,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力。
我們新時代青年,應當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踐行者,切實做到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
四、學習弘揚革命精神,增強必勝決心
習總書記在統(tǒng)籌推進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jīng)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中華民族能夠從磨難中不斷奮起的關(guān)鍵是:偉大民族精神的支撐!
革命時代,中國人民經(jīng)歷了太多磨難:鴉片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但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在這些磨難面前低下過頭,反而激發(fā)出許多特有的民族精神?!拔逅木瘛惫膭顝V大愛國青年為國家的興盛、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奮斗;“紅船精神”指引我們勇敢擔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井岡山精神”教導我們青年人要胸懷理想,切合實際,堅韌不拔,隨時做好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奉獻的準備。
新中國成立以來,祖國日益強大,中華民族偉大精神在這一時期又有了新的體現(xiàn)?!翱姑涝瘛备叨润w現(xiàn)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為人類正義事業(yè)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體現(xiàn)出我國科研工作者大力協(xié)同、勇于攀登的民族精神;“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和“鐵人精神”分別體現(xiàn)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忘我拼搏,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zhì)。
積極學習這些革命精神,能夠幫助我們青年一代更加堅信科學理念的指引,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堅定我們抗擊疫情的必勝決心!
五、在奮斗中譜寫“最美青春”
一張張被口罩和護目鏡壓出勒痕卻仍洋溢著燦爛笑容的臉、一個個主動請愿加入社區(qū)防疫志愿工作的鏗鏘身影、一位位奮斗在科研一線參與研發(fā)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青年學者...這次疫情,我們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青年的成長,主動從前輩那里接過建設新中國偉大事業(yè)的接力棒,擔負起我們應當擔負的責任與使命,用青春奮斗助力民族復興的偉業(yè)!
我們必將積極投身于更多具有新的歷史特征的偉大斗爭中,在參與防范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風險中,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不斷增強“4個意識”,堅定“4個自信”,做到“2個維護”,不辜負這個偉大時代,不辜負我們的美好青春,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3]。
【參考文獻】
[1] 陳恢忠、郭小林.《公共關(guān)系學教程》[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2] 許家燁.《文化自信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決策與信息(下旬刊),2017,(1):10-15.
[3] 吳旭.《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內(nèi)涵與路徑—基于馬克思主義人學的視角》[J].高校輔導員,2018,(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