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敏
前不久,備受關注的廣東東莞市塘廈鎮(zhèn)某小區(qū)11歲女童高空扔蘋果砸癱3個月女嬰一案在線進行宣判,肇事女孩監(jiān)護人賠償185萬余元。
這場引發(fā)了持續(xù)關注的案子歷時兩年,終于塵埃落定,可是,判決結果卻讓人難以輕松。被砸中的孩子經歷多次手術,在醫(yī)院里住了近半年時間才脫離生命危險,終生需護理,這遠不是185余萬元的賠償能夠解決的。肇事女孩雖然因未成年而沒有受到處罰,可這筆天價賠償對于她的家庭來說,也是極重的負擔。因為一個蘋果,兩個家庭的命運就此改寫,可謂教訓慘重。
高樓是現代文明的標志,可是,城市里的高樓越來越多,不文明的高空拋物行為卻屢禁不止。從天而降的不只有煙頭、紙屑、垃圾,還有菜刀、花盆、啤酒瓶等致命之物,輕則嚇人,重則傷人致命,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近年來,因高空拋物現象導致的社會悲劇屢屢見諸報端。據最高法研究室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到2018年3年間,全國法院審結的高空拋物墜物的民事案件有1200多件,其中有近三成因為高空拋物、墜物導致了人身傷害,受理的刑事案件為31件,其中有五成造成被害人死亡。
可是,長期以來,因為高空拋物懲罰太輕,違法成本低,從而導致一些人對高空拋物危害性認識不足。這也是造成高空拋物事件頻發(fā)的一個重要原因。社會上不少聲音呼吁加重對高空拋物傷人的刑罰。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發(fā)《關于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明確對于故意高空拋物者,根據具體情形,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論處,并明確了物業(yè)責任。不少物業(yè)開始在小區(qū)加裝高空攝像頭,對高空拋物行為起到震懾作用,也方便受害者取證。
隨著法治的完善和技術的保障,相信會對減少高空拋物起到積極作用。只有人人都樹立起“往樓下亂扔東西不是小事”的意識,因一個蘋果引發(fā)的家庭悲劇,才能不再發(fā)生。
(摘自《廣州日報》)
【素材解讀】
一個小小的蘋果,卻能改變兩個家庭的命運;一個無心之舉,卻要付出生命和金錢的代價。對于高空拋物、墜物現象來說,完善法制和保障硬件設施是必須,而樹立人們的禁拋意識才是根本。只有雙管齊下,才能真正遏制“天上掉蘋果”的悲劇再次上演。
【適用話題】
小事不小;完善法制;治標又治本;沉痛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