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慶華
(河南省林州市中醫(yī)院,河南 林州 456550)
人工流產是一種臨床婦科常見終止妊娠的手術方式,人工流產會擴張宮頸,對子宮基底層內膜及以下組織造成損傷,可能引起月經量減少、稀發(fā)、閉經,伴發(fā)經期疼痛、子宮內膜異位等,嚴重者甚至對生育功能產生影響[1-2]。本研究用復原益腎活血湯輔治人工流產后月經不調,觀察其對子宮內膜厚度及月經周期的影響,報道如下。
共84例,均為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受治療的人工流產后月經不調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年齡23~39歲,平均(26.82±2.57)歲;病程3~26個月,平均(12.68±3.54)個月;人工流產次數1~5次,平均(2.13±0.46)次。觀察組年齡22~38歲,平均(26.75±2.63)歲;病程4~25個月,平均(12.74±3.62)個月;人工流產次數1~6次,平均(2.24±0.39)次。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中醫(y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月經不調診斷標準,屬血瘀證。主癥為經期不定、量少或多、經行不暢、色紫有塊、小腹疼痛、痛處不移,次癥為口干不欲飲,舌質暗紫或有瘀斑、瘀點,脈弦或澀;②西醫(yī)符合《婦科學》[4]中相關診斷標準;③人工手術流產;④臨床資料與影像學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或其他重癥疾??;②凝血功能障礙;③合并多囊卵巢、甲狀腺功能異常、卵巢早衰;④嚴重心、肝、腎等器官功能衰竭;⑤表達障礙或精神疾病。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根據超聲檢查及性激素6項測定結果,黃體期口服黃體酮膠囊(浙江仙琚制藥,國藥準字H20041902)200mg,日1次,連續(xù)服用10天,待月經來潮第14天口服黃體酮膠囊200mg,日1次,連續(xù)服用10天;卵泡期10天后開始口服黃體酮膠囊200mg,日1次,連續(xù)服用10天。
觀察組加用復原益腎活血湯治療。藥用熟地黃15g,酒山茱萸10g,山藥20g,紫河車6g,白術10g,黨參15g,枸杞子15g,菟絲子20g,丹參15g,赤芍10g,醋煅紫石英30g,女貞子15g,香附6g。加水煎至200~300mL,日1劑,于月經第5天開始服用,連續(xù)服用10天;于月經周期第14天,在復原益腎活血湯基本方上去白術、黨參,加桃仁20g,巴戟天15g,合歡皮10g。加水煎至200~300mL,日1劑,直至月經來潮停藥。
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經周期。
用彩色多普勒超聲(DC-N6T)檢測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經周期后經前1周子宮內膜厚度。記錄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經周期后月經周期及行經時間。
兩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mm,±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mm,±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42 6.23±1.39 6.97±1.54 3.912 0.000觀察組 42 6.25±1.42 8.28±1.73 7.878 0.000 t 0.065 3.666 P 0.948 0.000
兩組治療前后月經周期及行經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月經周期及行經時間比較 (d,±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月經周期及行經時間比較 (d,±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月經周期 行經時間治療前 對照組 42 34.72±4.46 2.79±0.51觀察組 42 35.21±4.59 2.83±0.46 t 0.496 0.377 P 0.621 0.707治療后 對照組 42 32.56±3.82* 4.16±0.78*觀察組 42 29.36±2.15* 5.37±0.84*t 4.731 6.841 P 0.000 0.000
人工手術流產主要是通過負壓吸出宮內胚胎,或通過卵圓鉗夾出宮內大塊胚胎組織,但術中吸宮負壓過高、卵圓鉗反復出入宮腔或過度搔刮宮腔可損傷子宮內膜,對內膜基底層產生破壞,致使子宮內膜變薄,導致月經不規(guī)則或經量減少[5]。此外,手術流產不僅會破壞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平衡,對正負反饋產生影響,還可能增加宮腔感染風險,對子宮內膜正常增厚產生阻礙作用,引起月經失調。排除感染、技術水平失調等因素,黃體酮是臨床治療月經失調的主要方式,通過與子宮內膜細胞受體相結合,促使子宮內膜修復及再生、子宮充血,促進子宮內膜增厚,從而有效改善月經推遲、經量過少等癥狀[6-7]。
月經不調屬中醫(yī)“月經過少”、“閉經”等范疇。月經是女子發(fā)育到成熟年齡后天癸、臟腑、經絡、氣血協同作用于胞宮而產生的生理現象,刮宮術后脈絡、胞宮損傷,致使腎氣不足、胞脈虛損,經量減少,瘀血阻滯,經絡轉輸不利,最終導致月經稀少、閉經等癥狀[8-9]。因此,腎氣虛損、血瘀阻滯為其主要病機,治療應以活血祛瘀、補腎調經為主要原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較高,月經周期較短,行經時間較長,提示中西藥合用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調節(jié)月經周期。復原益腎活血湯方中熟地黃、酒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醋煅紫石英、女貞子滋陰益腎,紫河車滋補養(yǎng)血,丹參、赤芍活血祛瘀、養(yǎng)血,山藥、白術補中益氣,桃仁活血化瘀,巴戟天暖宮調經,合歡皮止痛安神、活血消腫。諸藥合用,有復原益腎活血之效[10-11]?,F代藥理研究顯示,熟地黃對造血干細胞具有一定增殖、分化作用,進而發(fā)揮補血的功效;山藥可增強白細胞吞噬作用,對機體免疫功能產生調節(jié)作用;枸杞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為枸杞多糖、枸杞色素、甜菜堿等,可對生殖功能產生保護作用;桃仁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管阻力,發(fā)揮抗血栓作用[12-13]。
綜上所述,復原益腎活血湯輔治人工流產后月經不調可增加子宮內膜厚度,使月經周期及行經時間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