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心臟瓣膜置換聯合心臟腫瘤切除是心外科常用治療手段,手術過程復雜、病情重、病史長,患者身心負擔較重,為了促進患者預后、提高患者安全性,在確保有效手術的同時需優(yōu)化手術護理工作。臨床工作中發(fā)現,給予心臟瓣膜置換聯合心臟腫瘤切除患者心理護理、體位護理等方面圍術期護理工作可以進一步促進患者預后。基于此,本文就我院50例心臟瓣膜置換聯合心臟腫瘤切除患者為例,總結圍術期護理方案與效果。
1.1 一般資料。試驗對象選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總計50例。結合護理方法進行患者分組干預,分別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5例,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40-66歲,平均(57.0±5.3)歲;病程1-6年,平均(3.0±1.2)年。試驗組男16例,女9例;年齡42-67歲,平均(57.2±6.2)歲;病程1-5年,平均(3.2±1.5)年。2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具有試驗可比性P>0.05。納入標準:①心臟瓣膜置換聯合心臟腫瘤切除者;②患者家屬知情同意;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意識、精神障礙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患者圍術期注意事項講解、對癥護理、生命體征監(jiān)測、病情觀察、生活照護、遵醫(yī)囑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以上常規(guī)護理+圍術期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诩膊≡?、手術原因等,患者心理負擔較重,急需獲得關心。護理人員需主動關心患者,溝通中以溫和態(tài)度、通俗易懂語言向患者介紹疾病以及治療轉歸知識,給予患者眼神鼓勵,以建立患者治療信心,穩(wěn)定患者身心狀況。另外,和患者家屬溝通,對家屬的擔憂以及情緒表示理解,給予家屬安慰、鼓勵,告知家屬患者恢復狀況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從而提高患者家屬對臨床治療與護理工作的配合度。②呼吸系統(tǒng)護理。護理人員從旁協助患者翻身、拍背,了解患者呼吸頻率、呼吸音以及動脈血氣分析結果,結合結果調整呼吸機參數。另外,患者拔除氣管后協助咳痰/調整體位。同時,做好患者瞳孔、神志等生命體征情況觀察,并遵醫(yī)囑合理用藥。③飲食護理。指導患者飲食,飲食上遵循少食多餐原則,高血氨癥情況下禁食蛋白質食物,血氨中度增高時控制蛋白質攝入量。④體位護理。結合患者情況輔助患者合適體位治療、休息,心房黏液瘤可以導致患者暈厥及猝死,需叮囑患者臥床休息,患者暈厥情況下幫助其取臥位。⑤術后護理。持續(xù)觀察患者血氧飽和度、肺動脈壓、心率等生命體征,遵醫(yī)囑服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等藥物,心率較慢者持續(xù)泵入異丙腎上腺素,檢查動脈血氣分析時維持患者鉀、鎂平衡,心律紊亂者觀察心率并準備體外除顫儀、臨時起搏器等醫(yī)療設備,患者室顫心律情況下立即胸外按壓,維持心率100次左右/min。
1.3 觀察指標。記錄2組患者護理效果以及呼吸機使用時間、ICU監(jiān)護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1.4 護理效果評價標準[1]。顯效:患者1周內臨床癥狀消失,經檢查身體指標基本正常。有效:患者1周內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經檢查身體指標改善。無效:患者1周內臨床癥狀、身體檢查結果基本無變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數據分析。50例手術患者試驗圍術期觀察指標結果基于SPSS 19.0軟件包建模計算。計數型指標護理效果以例(n)、率(%)描述,計量型指標呼吸機使用時間等以()描述,指標差異檢驗采用(χ2)和(t)。P<0.05情況下,證明心臟瓣膜置換聯合心臟腫瘤切除患者指標差異顯著。
2.1 護理效果比較。試驗組、對照組50例心臟瓣膜置換聯合心臟腫瘤切除患者組間護理效果見表1。組間護理效果對比,P<0.05。
表1 心臟瓣膜置換聯合心臟腫瘤切除患者組間護理效果分析[n(%)]
2.2 康復時間比較。試驗組、對照組50例心臟瓣膜置換聯合心臟腫瘤切除患者組間康復用時結果見表2。2組患者康復用時比較,P<0.05。
表2 心臟瓣膜置換聯合心臟腫瘤切除患者組間康復用時對比()
表2 心臟瓣膜置換聯合心臟腫瘤切除患者組間康復用時對比()
組別 例數 及呼吸機使用時間(h)ICU監(jiān)護時間(d) 住院時間(d)試驗組 25 25.50±4.20 2.10±1.05 14.20±2.50對照組 25 35.50±4.50 4.20±1.30 19.50±3.50 t - 8.1228 6.2833 6.1611 P - 0.0000 0.0000 0.0000
心臟瓣膜疾病以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治療為主,但是手術復雜,術中體外循環(huán)、升主動脈阻斷時間長,患者血壓驟升、心率加速情況明顯,進而增加了心律失常/低心排綜合征風險[2]。心臟瓣膜置換聯合心臟腫瘤切除患者病情重、病史長,術后病情變化快,為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促進患者康復,要求醫(yī)護工作人員強化專業(yè)工作的有效落實,做好患者病情變化監(jiān)測、對癥處理,維持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狀態(tài)。針對患者情況落實心理護理、體位護理、飲食護理、呼吸系統(tǒng)護理、術后護理等干預,可以成功提高患者治療預后效果、縮短患者康復時間、提高患者護理效果[3]。邢娟研究指出,心臟瓣膜置換術聯合心臟腫瘤切除術配合整體護理可以提高患者安全性、縮短康復時間、穩(wěn)定患者身心狀況[4]。
試驗結果和寧麗嘉等人研究結果有一致性,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5]。
綜上所述,強化落實心臟瓣膜置換聯合心臟腫瘤切除患者圍術期護理工作可以促進患者康復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