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鄭如添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 感染內科,廣東 惠州 56000)
艾滋病是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發(fā)人體免疫功能受損的一種疾病,其傳染性高,危害性大,嚴重威脅著廣大患者的身體健康。為了更好的控制艾滋病傳播,減少艾滋病在社會中的危害,急需探索一種遏制艾滋病的方法[1]。此次研究以筆者所在醫(yī)院為地點,對拉米夫定、替諾福韋、依非韋倫聯(lián)合用藥治療艾滋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旨在為艾滋病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F(xiàn)在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68例艾滋病患者,均為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之間收治,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34例,女14例,男20例,年齡26-59歲,平均(44.25±3.56)歲,感染途徑:性傳播15例,血液傳播11例,靜脈注射毒品8例;觀察組35例,女16例,男18例,年齡28-58歲,平均(44.18±3.45)歲,感染途徑:性傳播15例,血液傳播13例,靜脈注射毒品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之間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35例采用齊多夫定抗病毒治療,給予其齊多夫定(美吉斯制藥(廈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356)300 mg/次,每日2次,拉米夫定(葛蘭素史克制藥(蘇州)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81)300mg/次,每日1次,于晚上服用,另外給予依非韋倫(浙江華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154)600 mg/次,每日1次。觀察組35例采用拉米夫定與替諾福、依非韋倫聯(lián)合治療,其中拉米夫定300 mg/次,每日1次,于晚上服用;替諾福韋(安徽貝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014)300 mg/次,每日1次;依非韋倫600 mg/次,每日1次。
1.3 觀察指標。記錄治療前后組間患者血HIV病毒載量、血CD4細胞值,比較組間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臨床療效評價[2]:①顯效:治療后血HIV病毒載量、血CD4細胞值改善明顯,基本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②有效:治療后血HIV病毒載量、血CD4細胞值有所改善;③無效:治療后血HIV病毒載量、血CD4細胞值與治療前相比無顯著改善。(顯效+有效)/總數(shù)×100%=治療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本次研究中相關數(shù)據(jù)均整理入excel表格,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血HIV病毒載量、血CD4細胞值等指標采用t檢驗,表示為均數(shù)±標準差(),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表示為百分數(shù)(%),如得出P<0.05的結果,說明所得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HIV病毒載量、血CD4細胞值比較。治療前,組間血HIV病毒載量、血CD4細胞值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血HIV病毒載量、血CD4細胞值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結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HIV病毒載量、血CD4細胞值比較()
血HIV病毒載量(copy/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組別 n血CD4細胞水平(個 /μl)觀察組 34 205.1±8.4 458.1±12.4 15.2±6.3 10.2±4.1對照組 34 204.8±8.3 350.6±9.1 15.4±6.2 12.7±5.2 t - 0.148 40.753 0.131 2.201 P - 0.882 0.000 0.895 0.03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兩組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艾滋病為高傳染性疾病的一種,其危害性極大,可能對免疫系統(tǒng)中CD4T淋巴細胞造成損傷,CD4淋巴細胞被破壞后將喪失免疫功能,導致其感染多種疾病,此時極易引發(fā)惡性腫瘤。該病治愈率極低,且病情變化快,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就有必要給予針對性治療,改善其血HIV病毒載量、血CD4細胞值,這對確保其生命安全非常重要。
有研究稱[3],采用拉米夫定、替諾福韋、依非韋倫聯(lián)合治療,可顯著提升艾滋病患者臨床療效,改善其血CD4與血HIV病毒載量。其中拉米夫定是核苷類似物的一種,可于細胞內磷酸化,形成拉米夫定三磷酸鹽,在病毒CHA鏈合成中起到中止作用,并可使血藥濃度處于較高狀態(tài),作用時間比較長[4]。替諾福韋是開環(huán)核苷磷化二脂結構類似物的一種,可與天然底物5-三磷酸脫氧腺苷形成競爭態(tài)勢,與DNA整合之后中止DNA鏈,以達到抑制HIV-1、HBV反轉錄酶活性的作用[5]。該藥物可對抗多種病毒,因此臨床之中經(jīng)常被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治療,與食物同服可最大幅度提升起生物利用度,其半衰期可達到10 h,每日僅需給藥1次,方便快捷。依非韋倫是目前艾滋病臨床治療之中首選的抗HIV病毒藥物,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增強其免疫力。因此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聯(lián)合治療后患者血HIV病毒載量、血CD4細胞值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兩組僅有輕微不良反應,無嚴重不良反應,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提示拉米夫定、替諾福韋、依非韋倫聯(lián)合使用,可顯著提升艾滋病患者臨床療效,有效控制其病情。
綜合上述分析可見,在艾滋病臨床治療中聯(lián)合應用拉米夫定、替諾福韋、依非韋倫可獲得較高療效,同時可明顯改善其血HIV病毒載量、血CD4細胞值,安全可靠,具有較高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