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要:本文根據(jù)內(nèi)蒙古白音華井工礦某工作面貫通誤差預計,闡述煤礦測量的重要性。
關鍵詞:貫通測量;誤差預計;重要性
1 貫通目的
1200-3工作面走向長度2423 米,切眼長度223米。預計可采煤量2423*220*18*1.28*85%=1044萬噸。該面貫通后預計可開采兩年。
2 工程概況
2.1 煤田行政區(qū)域
白音華煤田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白音華鎮(zhèn)。四號礦區(qū)位于白音華煤田中部,歸西烏旗白音華鎮(zhèn)所轄。
2.2 區(qū)域地層及構造特征
白音華煤田為全掩蓋煤田。外圍有石灰系淺變質(zhì)和侏羅紀大面積火山巖出露,其底層分區(qū)屬天山興安地區(qū)-興安分區(qū)-西烏旗小區(qū)。
白音華煤田是大興安嶺以西煤盆地之一,位于二連盆地群東端烏尼特斷陷帶中。大地構造位置屬于天山-內(nèi)蒙古中部-興安地槽褶皺區(qū)(Ⅰ級)、內(nèi)蒙古中部地槽褶皺系(Ⅱ級)、愛力格廟-錫林浩特中間地塊(Ⅲ級)的中部。
2.3 工程的相關數(shù)據(jù)
根據(jù)<煤礦測量規(guī)程>規(guī)定,貫通相遇點水平重要方向上的允許偏差為0.3米,高程方向上的允許偏差為0.2米。
3 貫通測量方案的選擇
本項工程為一井內(nèi)的重要貫通工程,本導線屬于單向貫通,由本礦掘進四隊負責的1200-3運輸順槽與1200-3運輸順槽反接貫通。
1200-3運輸順槽反接由二采區(qū)掘進,掘進到1107米后停掘。1200-3回風順槽掘進2423米后拉切眼與1200-3運輸順槽反接相連。
導線按7″敷設。從一采區(qū)下段運輸下山拉門開始,經(jīng)過1200-3回風順槽材料道進入回風順槽。再經(jīng)過切眼與1200-3運輸順槽反接先行閉合。等待1200-3運輸順槽與1200-3運輸順槽反接貫通,貫通相遇點為K。
4 貫通測量的方法
4.1 測回法
4.1.1 觀測方法
采用TOPCON GTS-332N型全站儀,用測回法左右角方法觀測水平角,每站采取兩次對中,在點上下對中過程中旋轉基座120°,分次將垂球類對準望遠鏡上中心。在風比較大井巷中,應采取擋風辦法對中。
4.1.2 限差要求
測角時半測回誤差不應大于15″,重新對中時,測回間誤差不應超過20″。
4.1.3 注意事項
觀測過程中,水準氣泡偏離一般不應超過一格。當導線一邊水平,一邊傾斜時,氣泡不應超過0.5格,否則,應該重新調(diào)整氣泡。
4.2 導線邊長丈量及限差
(1)邊長測量:在用全站儀測量邊長時,兩次丈量結果互差應不大于4mm,即取平均值作為最終丈量結果。
(2)三角高程測量時,傾角應觀測不少于兩次,而且每次量取儀器高和氈標高。三角高程測量應該是往返測量,相鄰兩點往返測量高差互差不大于(10+0.3L)mm,L為導線水平邊長,單位為m,取兩次均值為最終值。
(3)控制導線的延長:隨著巷道延伸,每隔150m進行一次7″導線施測工作,并設永久控制點和高程點,并按貫通要求調(diào)整中心和腰線。
5 測量誤差預計(附圖)
(1)井下按7″一級導線施測,由導線量邊誤差而引起的水平重要方向上的誤差:
(2)以下兩次誤差引起的貫通相遇點K在水平方向上的誤差:
(3)貫通相遇點K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預計誤差為:
(4)高程預計誤差:
(5)從以上數(shù)據(jù)來看,預計結果的各項誤差均小于規(guī)程規(guī)定的允許值,上述貫通測量方案是可行的。最后等待貫通工程結束后,實際施測閉合差,作為礦井貫通技術總結的資料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