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三洪
摘 要:數(shù)控加工(中德)專業(yè)的基礎訓練實訓課程,學生主要掌握普通車工操作技能、普通銑工操作技能,鉗工操作技能;簡單軸、套類零件的加工、以項目教學法為主,由老師布置項目,由學生完成項目。本文以嘉興技師學院數(shù)控加工(中德)基礎訓練實訓課程自編項目鉸杠為例,介紹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該課程中的具體應用,探討行動導向教學法以教師為活動,學生行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普通加工綜合技能水平,適應人才中項目技能培養(yǎng)規(guī)律,具有的實踐教學和應用價值。
關鍵詞:行動導向;六步法;教師活動;學生行動;達成目標
行動導向教學教師從教學的組織領導者、傳授者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活動的引導者,學生行為的指導者和咨詢者。通過教師引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多種不定型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師將教學與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互動學習獲得知識和技能。
一、信息了解(資訊階段)
教師活動:教師(主導)布置項目,分發(fā)圖紙;鉸杠-用以夾持絲錐、鉸刀的手工旋轉工具。說明任務,鉸杠加工;給學生16人分4組。教師了解學生對機械制圖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學生對技術測量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學生對金屬材料與加工工藝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認識程度。
學生行動:學生(主體)行動,圖紙分析,查閱資料,材料分析。識讀研究裝配和零件圖;組內交流、討論,選擇材料;分析零件圖紙,零件的尺寸及精度,其他技術要求,零件材料以及切削加工性。分組回答并在班上展示核心問題;
達成目標:學生提高工作流程的優(yōu)化、工作任務的識別、預見性思維的專業(yè)技能;尋找所需信息、獨立處理信息、復述信息、了解學習類型和工作目標的方法能力;社交能力語言表達;
二、計劃階段
(一)零件清單
(二)工作流程
4 裝配
教師活動:教師了解學生的加工效率意識;工作步驟計劃;工作時間的估算能力;安全和環(huán)保意識。
學生行動:學生根據(jù)裝配和零件圖分組填寫預加工零件的數(shù)量和尺寸的零件清單;列出工具、刀具、量具、生產(chǎn)和工作設備、工作方法的備用明細表;計劃加工順序、加工內容、加工時間、操作安全、環(huán)境保護的工作流程圖。分組在班上展示工作計劃。
達成目標:學生掌握工作時間的估算、理性地工作的專業(yè)技能;計劃能力、計劃復述的方法能力;語言表達和學習接受的社交能力;
(三)決定階段
教師活動:老師提供核心問題的答案;根據(jù)學生的計劃提供建議;老師傾聽、提出建議,分配加工任務。
學生行動:學生依據(jù)老師提供的核心問題答案吸收和消化提高理論水平;根據(jù)老師對零件清單的結構和內容、備用明細表、工作流程圖的建議,全體學生和老師進行技術討論,一起和老師做出最后決定。不合理的工作計劃進行修改,選擇最佳方式進行加工。學生和老師建立學與教的關系。
達成目標:學生提高工作流程的優(yōu)化、承擔責任的專業(yè)技能;決策能力、學習技巧的掌握、記憶訓練、轉化能力的方法能力;學習的接受能力、語言表達、獨立性、自我意識、共同負責的社交能力。
(四)實施階段
教師活動:老師巡視及小組指導,課堂檢測預期效果、學生在加工中出現(xiàn)問題,共同參與討論,提出建議,引導學生自己解決操作問題。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提問,特性問題答疑,進行專業(yè)談話,個性化指導。
學生行動:學生加工零件、組裝成品。學生加工前準備的工作;按照工作計劃,完成工件加工;小組分工協(xié)作;做好質量控制;做好安全防護與健康、環(huán)保、設備維護;
達成目標:學生提高工作投入、品質、安全、環(huán)保意識的專業(yè)技能;專注、學習操作技能的掌握、轉化能力的方法能力;操作事實論證、獨立性、自我意識、認真、寬容、共同負責的社交能力。
(五)檢查階段
教師活動:教師發(fā)評價表。提出要求并督促學生認真檢查。學生行動:學生使用檢查和評價表對工件進行自我檢查,額定尺寸與實際尺寸的對比。組內、組外互查,檢測加工的項目填入評分列表中。達成目標:學生提高自我檢查、自我評估的專業(yè)技能;了解自己的技能、學習檢查能力、轉化的方法能力;提高實踐操作事實論證、獨立性、自我評價、自我意識的社交能力。
(六)評分階段
教師活動:老師對學生的工件進行額定尺寸與實際尺寸的對比,對工件的進行評分。教師反思怎樣提高教學效率。
學生行動:學生依據(jù)老師評分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老師評價的偏差,進行技術討論,尋找原因,了解加工過程、操作技術的不規(guī)范操作,總結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達成目標:學生提高自我評估、工作流程的優(yōu)化、操作的專業(yè)技能;通過評價提升計劃與實際操作、轉化能力、系統(tǒng)思維的方法能力;通過與老師技術討論,學生提高了接受批評、自我評價、愿意分享經(jīng)驗的社交能力。教師評價,對各組進行點評,提出改進方法,進行總結。學生反思自己工作優(yōu)缺點,怎樣能保證加工質量。時間在工作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對比計劃時間和實際加工時間。怎樣能提高加工效率。
在“基礎實訓教學以行為導向的學習”中,教師不是行動的中心,是承擔安排學習環(huán)境、教學組織,掌控學習過程,給學生提供信息來源,在學生行動目標計劃和實施時給學生提供咨詢。教師是激勵學生行動學習的過程。學生是學習計劃、行動的主體,最終目標在于使學生能夠在行動后的行為能力得到提升,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獲得良好的品質感受。理論上這個目標追求的是“以任務和結果為導向的行為”。因此,專業(yè)培訓的目標是,學生運用行為能力達到職業(yè)技能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社交能力、個人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志群.職業(yè)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2] 海爾伯特.羅什.職業(yè)教育行動導向的教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