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仙炳 龐明林
【摘要】 目的 研究維持平均動脈壓水平對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腎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擇6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同期60例未出現(xiàn)感染性休克患者作為對照組。檢測和比較兩組患者的腎功能相關指標, 同時比較觀察組不同平均動脈壓水平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水平, 并分析平均動脈壓水平與腎功能指標的相關性。結果 觀察組患者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ys C)、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和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分別為(157.44±10.13)μmol/L、(3.01±0.22)mg/L、(20.03±2.01)mmol/L、(466.49±11.21)μmol/L、(5.88±0.64)mg/L,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03.24±10.15)μmol/L、(1.04±0.21)mg/L、(13.34±2.05)mmol/L、(375.33±11.19)μmol/L、(3.29±0.66)mg/L,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平均動脈壓越低, Scr、Cys C、BUN、UA和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越高,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 平均動脈壓與Scr、Cys C、BUN、UA和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均呈顯著負相關(r=-1.365、-1.485、-1.398、-1.524、-1.644, P<0.05)。結論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平均動脈壓與腎功能間關系密切, 應重視平均動脈壓的維持與控制, 以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 平均動脈壓;重癥監(jiān)護病房;感染性休克;腎功能;影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7.027
感染性休克主要由于病原菌及相關代謝產物導致患者體內微循環(huán)出現(xiàn)障礙, 器官及細胞功能、代謝活動等受到影響, 從而引起全身反應性綜合征。早期感染性休克患者身體受外界刺激會產生大量兒茶酚胺, 刺激交感神經進入興奮狀態(tài), 而發(fā)展至中期, 患者則會出現(xiàn)低血壓、酸中毒等癥狀表現(xiàn), 晚期發(fā)生器官衰竭, 甚至死亡[1]。由于感染性休克增強了血管的通透性, 導致組織灌流量、心排出量均下降, 因而患者腎功能會出現(xiàn)一定損害。近年的流行病學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 患感染性休克的幾率逐年升高, 研究同時發(fā)現(xiàn), 平均動脈壓可作為反映患者血流動力學的指標, 通過檢測平均動脈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患者腎功能情況[2]。本研究以2016年4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為例, 與60例未出現(xiàn)感染休克患者進行對比, 研究維持平均動脈壓對患者腎功能的影響,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作為觀察組, 其中男35例, 女25例;年齡33~65歲, 平均年齡(43.7±7.2)歲;原發(fā)?。悍尾扛腥?4例、胰腺炎21例、其他15例;平均動脈壓:26例<60 mm Hg(1 mm Hg=0.133 kPa), 22例 60~75 mm Hg, 12例>75 mm Hg。選擇同期60例于本院接受治療但未發(fā)生感染性休克患者作為對照組, 其中男34例, 女26例;年齡34~66歲, 平均年齡(43.8±7.5)歲;原發(fā)?。悍尾扛腥?7例、胰腺炎20例、其他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或家屬均自愿參與該研究, 并簽署同意書, 且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許可。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腎功能檢查, 取1 ml靜脈血注入抗凝試管, 利用酶聯(lián)免疫法完成指標檢測。主要腎功能指標包括:Scr、Cys C、BUN、UA、血清β2微球蛋白。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腎功能相關指標(Scr、Cys C、BUN、UA、血清β2微球蛋白), 同時比較觀察組不同平均動脈壓水平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水平, 并分析平均動脈壓水平與腎功能指標的相關性。Scr正常范圍:男54~106 μmol/L, 女44~97 μmol/L;Cys C正常范圍:0.51~1.09 mg/L;BUN正常范圍:3.56~14.28 mmol/L;UA正常范圍:男150~416 μmol/L, 女89~357 μmol/L;血清β2微球蛋白正常范圍:2.14~4.06 mg/L。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平均動脈壓與腎功能指標的相關性。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腎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Scr、Cys C、BUN、UA和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分別為(157.44±10.13)μmol/L、(3.01±0.22)mg/L、(20.03±2.01)mmol/L、(466.49±11.21)μmol/L、(5.88±0.64)mg/L,?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03.24±10.15)μmol/L、(1.04±0.21)mg/L、(13.34±2.05)mmol/L、(375.33±11.19)μmol/L、(3.29±0.66)mg/L,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觀察組不同平均動脈壓水平患者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平均動脈壓越低, Scr、Cys C、BUN、UA和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越高,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平均動脈壓與腎功能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 平均動脈壓與Scr、Cys C、BUN、UA和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均呈顯著負相關(r=-1.365、-1.485、-1.398、-1.524、-1.644, 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