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元化的策略可以增強美術教學效果。文章分析了評價、活動、理念構建、藝術氛圍、教學素材收集這幾個幼兒園美術多元化教學策略的落實效果,探討了多元化教學策略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水平,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質,推動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營造氛圍;收集資源;幼兒美術
一、 引言
幼兒時期是人類初步認識世界的階段,需要大量汲取各方面的知識,來為日后的生活和學習提供經(jīng)驗基礎,而多元化美術教學策略的應用不僅可以陶冶幼兒的藝術情操,還能夠拓寬幼兒的知識面,促進幼兒自身素質的提升,因此教師應當深入分析多元化教學策略,優(yōu)化自身的美術教學水平。
二、 多元化評價策略教學效果分析
美術作為藝術的重要載體之一,能夠承載生活現(xiàn)象和想象兩方面的內容,具有極強的開放性,因此從美術的本質來講,其在評價上就不可以僅用對與不對、好與不好等單一的標準來進行界定,而是需要評價者從多個角度分析美術作品的藝術呈現(xiàn)效果,才能做出客觀、準確的評價,所以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采用多元化的評價策略,來與幼兒探討美術作品,從而顯示出對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以及個體差異的尊重,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興趣。通常情況下,幼兒在4~5歲時就已經(jīng)可以依據(jù)自我意識來進行繪畫,并在繪畫中運用自身的想象力、模仿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來表達其主觀思想,比如在幼兒的繪畫中,天空可以是粉色的,動物可以色彩斑斕等等,因此為了保護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教師應當綜合性地給予評價,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積極地創(chuàng)造,從而有效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推動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三、 多元化活動策略教學效果分析
英國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提出,美術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給予幼兒參加各類活動的機會,使其人格得到成長,而教師需要扮演一個鼓勵者,來激發(fā)幼兒發(fā)揮其生來固有的潛力。基于此,教師應當通過在美術教學中應用多元化教學活動的策略,來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增強幼兒的綜合能力。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教師帶領幼兒參觀美術展覽館,并鑒賞國內外的名畫,可以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或者舉辦各種繪畫活動,使幼兒腦有所思、手有所致,例如:2019年11月22日東營區(qū)勝園街道中心幼兒園舉辦的“共創(chuàng)食品安全家園,關愛健康人生”主題繪畫活動,此次活動采用繪畫比賽的形式向幼兒們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識,從而實現(xiàn)了通過幼兒來帶動家庭,影響社會,進一步放大了繪畫活動的價值。
四、 多元化理念構建策略教學效果分析
多元化教學理念的構建作為多元化美術教學落實的基礎策略,教師應當積極開展自我提升活動,來打破自身的定式思維,構建出全新的教學理念,優(yōu)化美術教學效果。在教學策略執(zhí)行中,教師應當將發(fā)散思維意識全面貫徹在課堂講解中,帶領幼兒大膽地想象出繪畫主體的形象,并立足于創(chuàng)造化的思想,使幼兒的思維在美術繪畫中“活”起來,例如:在《向日葵》的繪畫課程中,教師可以先向幼兒展示向日葵的模型,讓其初步認識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引導幼兒進行想象“向日葵成熟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向日葵周圍有什么東西活動?”然后要求幼兒嘗試用簡單的線條來勾勒向日葵的外形,之后再鼓勵幼兒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圖案來裝飾向日葵的籽盤、葉子等,實現(xiàn)在美術教學中構建多元化的理念,來增強幼兒思維的活動性。
五、 多元化藝術氛圍營造策略教學效果分析
多元化藝術氛圍的熏陶,對于幼兒的審美能力具有潛移默化的提升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在幼兒活動的各個地方創(chuàng)造藝術氛圍,增強氛圍營造教學策略的效果。在策略執(zhí)行中,教師首先可以在走廊、大廳等室內公共環(huán)境中,采用墻面繪畫或者直接擺放美術作品等方式,來給予幼兒美術作品賞析的機會。其次,教師還要在班級的教室中擺放美術作品,將班級小環(huán)境塑造成美術氛圍的有效載體,進一步深化美術氛圍的熏陶作用。最后,在操場或幼兒園庭院等室外大環(huán)境中,設置小型的藝術雕塑、模型等,來與室內的藝術作品、景觀相呼應,在幼兒園中形成多元化的美術藝術氛圍,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感悟到藝術的情趣,從而提升其審美品位,為幼兒未來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 多元化教學素材收集策略教學效果分析
多元化的教學素材能夠引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拓展其藝術活動領域,因此教師可以擴大素材收集的廣度,來提高美術教學的效果。在策略執(zhí)行中,教師圍繞課程內容,讓幼兒收集各種類型的材料等,來作為教學素材,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感受到創(chuàng)作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例如:在《有趣的圓形》課程中,教師先讓幼兒收集各種圓形的物件,比如乒乓球、蛋殼等,從而借助各種不同的材料,來使幼兒產(chǎn)生濃厚的創(chuàng)作興趣,然后在課堂上拿出西瓜、足球等圓形的模型教具,來鼓勵幼兒在圓形材料上作畫,“大家看,在圓形上畫出綠色的花紋就圓形就變成了西瓜,畫上黑白的格子就變成了足球,小朋友們想一想圓形還能變成什么呢?”最后進行展覽以及互相評價,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多樣化的素材,來鼓勵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可以進一步增強幼兒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七、 多元化教育活動設計策略教學效果分析
利用多元化教學活動有助于激發(fā)幼兒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開闊幼兒的視野,并對幼兒想象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起到促進作用,以便幼兒在美術學習中掌握更多繪畫技巧,從而為其今后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第一,教師在設計美術教育活動時,應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興趣差異,并注重教育活動的可行性,以免難度較大影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比如針對大班幼兒可適當設計一些較為復雜的美術教育活動。如“圖騰創(chuàng)想”,教師可在課堂上詢問學生:“圖騰是什么樣子的?又有哪些顏色的圖騰?”當幼兒聽到教師的問題后,有的幼兒說“龍圖騰”,還有的幼兒說“鳳凰圖騰”。由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故事書、電視節(jié)目等對于圖騰有些許了解,故而可刺激幼兒開動自己的腦筋,從而達到增強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效果,也能促使幼兒從中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而對于小班幼兒,他們的認知水平有限,此時教師只能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為繪畫對象鍛煉幼兒的實踐能力,并強化其邏輯思維能力。比如讓幼兒觀察身邊物體的形狀、顏色、尺寸,結合具體特征進行繪畫。此時能夠讓幼兒掌握“寫實法”創(chuàng)作技巧。
第二,教師在設計美術教育活動時還應當將傳統(tǒng)教學法與靈活教學法相結合,以此滿足幼兒的多元化需求。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教學合一”理念,教師可采用引導式教學方法鼓勵幼兒在多樣性美術活動中形成持久性創(chuàng)作熱情。比如在《送給媽媽的禮物》美術活動中,教師可先為學生展示手提袋的樣子,并在為幼兒示范的過程中進行講解,這種“做中教”的方式能夠加深幼兒對活動內容的理解,并在后期幼兒親自創(chuàng)作時根據(jù)幼兒的不同表現(xiàn)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美術素養(yǎng)。
八、 多元化教學規(guī)則設置策略教學效果分析
在多元化策略下要想強化美術教學效果,還應當設置多元化教學規(guī)則,讓幼兒形成良好的規(guī)則意識,使其在后期美術學習中能夠獲得更大的進步。教師可采用以下方法讓幼兒學會遵守美術學習中的規(guī)則。
其一,游戲法。幼兒天性好動且好奇心較強,若要求所有幼兒乖巧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完成學習任務難度較大,也會影響幼兒身心健康。所以,教師可利用“游戲規(guī)則”,幫助幼兒緩解對美術學習的緊張感,使其將美術創(chuàng)作看成是一種游戲,這樣既能幫助幼兒學會按照規(guī)則要求規(guī)范自身行為,又能踐行幼兒美術教學目標。教師可開展“一卡通制作活動”,告知幼兒接下來需要自己制作一張“通行卡”,這樣才能進入到游戲場地中,此時幼兒可將美術活動看成是游戲的一部分。同時,這種方式還能幫助幼兒樹立“憑卡進場”觀念,以便幼兒在今后也能懂得遵守其他文明規(guī)范,包括進電影院需要買票、上公交需要投幣等。
其二,提示法。教師需要利用溫和的語氣引導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非大聲訓斥,以免影響幼兒心理健康。比如在幼兒繪畫或參加美工活動時若干擾到其他同學的正常繪畫進度,教師可利用“請你……可以嗎?”的語言方式糾正幼兒行為。另外,在幼兒繪畫過程中若出現(xiàn)了遺忘材料等狀況,教師可利用“介入法”的提醒方式讓幼兒從他人言語中得到啟發(fā),促使幼兒擁有豐富的情感。
九、 多元化美術資源引入策略教學效果分析
在提升幼兒美術教學水平時,教師還需要引入多元化美術資源,以此增強幼兒綜合能力,實現(xiàn)幼兒的全方位發(fā)展。比如現(xiàn)今常見的微課資源,教師若能在美術教學中應用微課資源,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能確保美術教學活動達到最佳效果,進而符合新課標要求。比如在學習“調色搭配”知識點時,教師可先行將所學內容制作成10min左右的微課視頻,相比單純性理論教學,幼兒對于影像資料的興趣度更高一些,這樣可保證幼兒在課堂上保持良好的聽講狀態(tài)。其中需注意的是:在利用多元化美術資源時應結合學生的基礎能力,并確定好設計主題,以免內容較為煩瑣造成幼兒出現(xiàn)“聽不懂”現(xiàn)象。同時,教師還可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確保美術資源在具體利用過程中能夠起到激發(fā)幼兒興趣的作用,讓幼兒在新穎且有趣的美術資源輔助下形成較強的求知欲望,進而改善幼兒美術教學現(xiàn)狀。
十、 結論
綜上所述,多元化策略下的幼兒園美術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幼兒審美、創(chuàng)造等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元化教學策略可以維護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幼兒發(fā)揮其固有潛力、增強幼兒的思維活動性、提升幼兒的審美品位、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幼兒的學習效果,放大美術教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麗莎.關于幼兒美術教學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交際,2012(7).
[2]王寶良.對幼兒美術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體衛(wèi)藝教育,2009(4).
作者簡介:李錦雄,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