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和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qū)文化館
在文化部《文化館、站工作條例》中有著清晰、明確的規(guī)定:“組織和輔助群眾業(yè)余藝術活動是文化館、站的主要任務之一?!庇纱瞬浑y看出,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工作開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積極地推動著相關文化工作的開展。作為一個公益性的社會文化服務組織,它具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以及開展群眾性的文化活動的三大職能,使得人們的精神文明生活逐漸走向多樣化、豐富化。
在現(xiàn)代社會,價值觀念傳播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如報刊雜志、廣播報紙等,自然也包含音樂文化。由于音樂越來越深入人們的生活,而且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極易被人們接受等特點,使得它成為了價值觀念的重要傳播途徑。
如今,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人們在物質(zhì)需求得到滿足后,開始追求精神上的豐富,而文化館則很好地滿足了人們這一需求。文化館最初建設的目的其實不僅只是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總體科學文化知識水平,還希望能夠通過文化館這一場所,促進文藝組織以及相關團隊的建立,使人民群眾可以積極地進行身體鍛煉,從而提高身體素質(zhì)。另外,文化館的存在可以使得人力資源、物質(zhì)資源能夠得到合理化的分配,從而使社團能夠順利建立,相關活動能夠順利開展。而對于社區(qū)的老年群體而言,他們由于退休等各種原因待在家中無事可做,往往會感受到空虛、孤獨和寂寞,使他們常年處于煩悶、抑郁的狀態(tài),文化館便是他們在單調(diào)的生活中的一個寄托,這使得他們的精神有所安放,使他們能夠在文化館組織的活動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感覺到他們還能有所為,能為別人、為社會貢獻自己的能力,可以健康、快樂地生活,安享晚年。
我國的音樂教育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以前,可謂歷史悠久,正因如此,音樂成為了我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也使得在文化館中儲存著大量的文化科普書籍、最新的信息以及農(nóng)業(yè)新聞等資料。因此,文化館無疑成為學習和了解文化的最佳場所。從古至今,音樂的功能都不僅僅是娛樂,它更多的是為我們展現(xiàn)出當時人民群眾對時代的追求和當時的社會情況。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音樂所表達的感情及其表現(xiàn)形式都在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它可謂是當下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這也使得它成為當前最受人民群眾喜愛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如今,音樂輔導也成為我國提高大眾文化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手段。在音樂教育和音樂傳播中,可以將其中蘊含的情感和文化進行傳遞,提高人民群眾對于相關文化的興趣度,促進他們進一步去了解、學習相關文化知識,在無形中提高了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除此之外,文化館還可以通過自發(fā)建立一些歌唱團等來促進人民群眾對于音樂的學習。在學習音樂的時候,還可以針對一些民族音樂,如《漢宮秋月》《塞上曲》《霓裳曲》等進行講解,加大人民群眾對音樂文化的了解,促進人民群眾對音樂文化的吸收。
我們社會在不斷地發(fā)展和前行,音樂培訓的要求和目的也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再加上當下人民群眾審美水平的提高,對精神方面的要求也逐漸增加,使得以往的音樂培訓方法不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為了緊跟時代的步伐,為人們的精神生活提供保障,對于文化館音樂培訓教學法進行改進已經(jīng)成為了重要的研究課題。
興趣是學習的老師,要想學習者保持學習的熱枕,需要提升學習者的興趣。音樂教學向來都不應該是枯燥乏味的知識講解和技術傳授,作為我國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之一,它應該是極富靈活性和感染性的。加上人本身就具有體會音樂中的情緒和內(nèi)涵的能力,如果能避免以枯燥的語言和專業(yè)術語去講授音樂知識,而以情景教學進行代替,則會提高教學的有趣性,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還可以提升學習者的自我體驗感,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主性,讓他們能夠很好地融入教學中來,在融入中發(fā)現(xiàn)音樂的樂趣和美妙。
節(jié)奏,是一個被人們所熟知的詞匯,它不僅局限于藝術領域,而且還存在于其他領域中。不過,相對來說,這個詞在藝術領域的應用更為廣泛。節(jié)奏,可謂是音樂旋律的一種運動形式,是和聲的支撐骨架。不過,節(jié)奏一詞的定義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在廣義上,節(jié)奏被視為蘊涵于宇宙萬物之中并且會被人感知的有規(guī)律的突變;在狹義上,是指人們用反復、對應等形式把各種變化因素加以組織,構成前后連貫的有序整體。
我們要知道,在音樂的傳播中,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徑是流動的音樂和音響。在音樂課上,如果缺乏節(jié)奏,就如同歌手缺少了靈魂,沒有節(jié)奏的音樂就好像沒有骨骼的人類一般。節(jié)奏作為音樂的三大構成元素之一,如同音樂的生命一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音樂節(jié)奏是音樂的組織者,它根據(jù)音樂的強弱、長短來對它們進行有序的排列,讓音樂不會雜亂無章,而使它像人的心跳一樣有規(guī)律地跳動。因此,節(jié)奏教學應該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培養(yǎng)學習者的節(jié)奏感也是提高音樂素養(yǎng)的一條重要途徑。
音樂本身是一種感染力較強的藝術,然而,音樂教育者在開展音樂教育工作時,往往對音樂的本質(zhì)問題缺乏應有的重視,致使教學中出現(xiàn)許多事與愿違的情況。比如,在訓練和完成各個訓練內(nèi)容的過程中,往往只是為了內(nèi)容的完成,而不注重音樂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學,造成了教學內(nèi)容支離破碎,也會造成學習者無法很好地掌握學習內(nèi)容。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重難點的教學。在重難點的教學方面,可以通過以下方面進行改進:(1)貫通審美意識,突出音樂的特點。音樂培訓教學從根本上來說,并非是純粹的技能訓練,而是一種面向人們?nèi)罕姷幕舅刭|(zhì)教育,讓學習者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在此基礎上,激發(fā)他們對音樂的喜愛。(2)注重音樂牽動技能,技能連接情感。音樂教學是一門講究技術的科學,沒有技術就無法有創(chuàng)造,也沒法有高層次的欣賞。(3)注重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從本質(zhì)上來說,音樂是使人的整體心理結構處于自覺、自主與自由的發(fā)展狀態(tài)。人在學習音樂之前,是先有一個學習音樂的心。只有擁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的態(tài)度,才會進行自我思考、自主學習。(4)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音樂,積極地去鼓勵學習者對音樂進行分析和思考,發(fā)表獨特的見解,提倡在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過程中運用能力、掌握技術。(5)開展相關的音樂活動。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習者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6)講述典型的事跡和有關的音樂名人。這樣能夠引起情感的共鳴,讓學習者能對音樂的情感有所體會,也可以對自己的情感進行表達。
歌唱是進行音樂教學的重要途徑,在音樂教育方面,不能只是對相關的知識進行傳授,更應提倡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只有將音樂通過歌聲傳遞出來,才能說對音樂有所了解和學習。唱歌教學是目前音樂教學中比較有效的手段,學習者在歌唱的過程中,會面帶豐富的表情。歌唱活動與歌唱者的情感直接相關聯(lián),與心靈相溝通,有利于對音樂知識的進一步了解和掌握。
如今,文化館已是我國不可缺少的機構,在人民群眾的精神活動中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主要載體,所以,對于文化館在音樂培訓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探討以及提出相關方案具有重要意義。希望上述改進方案能夠為社會音樂的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