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明
【摘 ?要】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學體育活動中融入武術課程資源,不僅可以豐富小學體育的教學內容和形式,還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體育活動興趣,促使學生自主參與體育活動,全面促進小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發(fā)展。本文結合小學體育活動教學,對其中武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進行幾點具體分析。
【關鍵詞】武術課程資源;小學體育;活動
小學體育是培養(yǎng)小學生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的重要載體,在當前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趨勢下,在小學體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應該不斷注入新的內容,以此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武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有利于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因此小學體育教育工作人員應該積極開發(fā)和利用武術課程資源,以此全面促進小學體育教育目標的落實。
一、開發(fā)武術課程資源的重要性
小學體育活動中武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是現階段小學體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能夠給小學體育教學提供有力支持,下面對武術課程資源開發(fā)的重要性進行幾點具體分析:
(一)有利于弘揚中華武術文化
武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不僅展示了中國武術的精神,也體現了民族文化中艱苦奮斗、堅持不懈的思想。將其與小學體育活動相融合,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體能,還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小學生民族意識的構建以及中華武術文化的傳承。
(二)激發(fā)學生參與武術體育鍛煉的興趣
武術課程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融入,能夠豐富體育活動形式,可以為體育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提高體育活動的趣味性,進而激發(fā)小學生的體育活動興趣,促進小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體現。另外,武術的融入還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并提高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
(三)保護武術文化遺產
武術文化屬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其融入小學體育之中,有利于武術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fā)揚。武術文化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全校學生群體中開展和普及,能夠奠定中國武術文化遺產的發(fā)展基礎,促進中國文化的發(fā)揚和傳承。
二、小學體育活動中武術課程資源的應用分析
從上述武術資源的重要性分析中可以發(fā)現,武術課程資源有利于小學體育教育改革與民族武術文化傳承,對小學體育學科作用發(fā)揮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下面對具體實施策略進行研究。
(一)將武術資源與小學體育活動內容相結合
在新一輪的課程要求改革之中,明確指出在我國小學體育活動中,必須額外增加一項武術課程,用以豐富小學體育的內容。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活動主要圍繞球類項目或田徑類的項目,課程的重復性較強,學生也會因此減弱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而部分學校盡管設置了一定的武術課程,但其內容大多重復率高,實踐內容較少,使中華武術課程的優(yōu)勢和精華沒有得到充分和深刻的體現。因此,為了更好地順應國家教育部的指揮與意見幫助,教師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課堂內容的深化豐富。
首先,針對武術學習的內容做篩選,將其中難度較高的內容剔除,留存具備學習精神與實踐價值的內容供學生學習。教師還要充分深入學生的群體,要充分考量每一位學生的體質、能力,展開差異教學。針對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其學習能力、身體情況都相對較為薄弱,所以在武術課程上需要設置入門級的簡單項目。而針對高年級以及學有余力的學生而言,則需要添加一定的學習內容,使學生的技術動作更加強化,深化學習成效。
(二)引入武術課程資源,降低對體育器材的依賴
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課程的推進過程中,場地和器材的使用要求相對較高,使課程的推進難度相對較大。以足球課程為例,必須配備專門的場地以及足球,但我國絕大多數小學的足球場建設并不完善。即使學校配備有專門的足球場,但針對集體性的體育課程,規(guī)模較小的足球場往往無法滿足使用需求。尤其是在出現天氣不佳的情況下,如遭遇雨雪天氣,往往無法施展體育課程,這也是當前小學體育課程的不足。而充分、積極地進行武術課程的開發(fā),能夠有效緩解這一不足現象。
針對武術的訓練以及教學工作,往往只需要利用教室或者小學的活動室場地即可,不僅能夠利用現有的資源,還可以高效地進行體育工作,不會造成正常的教學進度受限制。只有真正意義上擺脫了場地、器械的束縛,才能真正意義上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體育習慣與觀念。
(三)結合武術課程資源,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法
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課程推進之中,課堂時間與課余時間的界限過于明顯,使學生的體育活動較為被動。盡管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不斷被挖掘,但學生積極鍛煉的意識仍然淺薄,展開的無數課程內容也無法有效融合和貫通。隨著我國互聯(lián)網科技力量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在小學體育武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使用該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例如,可將部分難度較大、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的課程內容,以視頻的方式播放出來給學生觀看,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觀看。
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打破了傳統(tǒng)小學體育課程受到時間、地點束縛的問題,并且學生也能更好地關注到武術動作的細節(jié)以及方法。同時,教師要對此建立一套專門的評價體系,鼓勵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學習。盡管當前體育課程是小學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但由于考核的內容和方法不及相關的文化課,也會導致學生、教師不重視的情況。對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生好勝心強、榮譽感較強的特點,組織更多的激勵機制,鼓勵學生投入武術學習。
例如,為了保證學生的出勤率,需要將學生的課程參與度根據一定的比例融入整個武術課程的期末總評,使學生的期末成績中有出勤率的占比。同時,針對考核的工作而言,教師不能只著眼于學生的最終成績,而是要動態(tài)化地觀察學生整個學習的狀態(tài)以及過程,針對學生的平時表現有一個綜合性的評判。尤其要注意學生的武術基礎,針對進步幅度較大但成績還有提高空間的學生給予高度評價。
(四)利用武術課程資源,加強武術教師隊伍建設
小學武術課的開發(fā)為很多體育畢業(yè)生提供了就業(yè)的機會,是展現自我價值的有利場所。在小學體育教學的武術課程資源開發(fā)過程中,教師起到了主導性作用,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武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要不斷樹立自己的課程意識,課程意識可以充分反映教師的教學行為。其次,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也必須不斷補充并提高自己的武術知識,這就需求學校的相關部門組織起對小學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積極邀請知名的武術教育學家前往學校進行點評以及講座工作,力求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以及素養(yǎng)。同時,教師自身也要利用好高度資源共享的互聯(lián)網,搜尋一定的武術教學視頻和書籍等資源,在充分完善自身知識儲備的情況下,還可以將其中具備教學價值的資源有效儲存起來,在遇到雨雪天氣的情況下,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觀賞,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挖掘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
三、結語
小學體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生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培養(yǎng)中發(fā)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育改革顯得更加迫切。相關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進行武術課程資源開發(fā),借助武術課程資源推動小學體育活動的開展以及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優(yōu)化。本文從兩個方面對此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小學體育改革提供支持。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度一般課題“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家武術在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策略的探究”(課題編號:GS[2019]GHB0887)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朱小力.淺談體育課中的趣味武術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9(30).
[2]王雪梅.淺析體育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武術教學之武德[J].中華武術(研究),2019(10).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