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丹
分娩不僅時間漫長,而且在產婦分娩時會有劇烈疼痛產生,產婦很難忍受,分娩前產婦對分娩會產生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使產程受到影響,甚至影響到宮縮,引發(fā)胎兒窘迫、酸堿平衡失調等,影響分娩結局[1]。隨著臨床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產婦大多接受無痛分娩技術,無痛分娩技術應用標準是不影響胎兒、產婦健康,而且能減輕產婦的疼痛。臨床常用無痛分娩技術包括硬膜外麻醉、腰硬聯合麻醉,具體選擇何種技術已成為麻醉醫(yī)師臨床研究的重點問題[2]。產婦分娩鎮(zhèn)痛用藥也要合理使用藥物種類和劑量,選擇合適給藥時間,才能確保胎兒與產婦健康。本研究選取本院分娩產婦227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組分別應用這兩種鎮(zhèn)痛技術,對比無痛分娩的效果,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1~11月227例分娩產婦,根據入院先后順序不同分為對照組(先入院,110例)及觀察組(后入院,117例)。對照組,年齡23~34 歲,平均年齡(26.0±2.9)歲;孕周38~42 周,平均孕周(41.2±1.1)周;體重60~75 kg,平均體重(65.2±5.0)kg。觀察組,年齡22~34 歲,平均年齡(25.8±3.5)歲;孕周38~42 周,平均孕周(41.0±1.2)周;體重60~74 kg,平均體重(64.6±5.2)kg。兩組年齡、孕周、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入選對象均為單胎,經美國麻醉醫(yī)師協會(ASA)分級均為Ⅰ~Ⅱ級,胎兒經孕檢均表現正常。所有產婦和家屬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簽署研究同意書,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分組研究。
1.2.2 排除標準 排除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嚴重內科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嚴重臟器器質性病變,精神障礙疾病的產婦;排除資料不完整,不能配合研究的產婦。
1.3 方法 兩組產婦麻醉用藥選擇羅哌卡因(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381)、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256)。指導產婦生產時保持仰臥體位,當宮口打開3 cm 后,指導產婦變換體位成左側臥位。對照組產婦接受硬膜外阻滯麻醉,選擇L2~3間隙硬膜外處進行穿刺,成功后將導管置入,與自控鎮(zhèn)痛泵進行連接,為患者持續(xù)泵入藥物羅哌卡因,共50 mg,同時泵入藥物舒芬太尼25 μg混合50 ml 的生理鹽水,維持泵入速度5 ml/h[3]。觀察組產婦接受腰麻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穿刺后由硬膜外穿刺進針處,置入腰麻穿刺針,到發(fā)現腦脊液為準,取2.5 μg 舒芬太尼、2.5 mg 的羅哌卡因、2.5 ml 的生理鹽水混合后,注入患者蛛網膜下腔,最后將腰麻穿刺針退出,置入導管。根據對照組硬膜外阻滯麻醉法,為產婦將自控鎮(zhèn)痛泵進行連接,持續(xù)為產婦泵入麻醉藥物進行持續(xù)鎮(zhèn)痛給藥[4]。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產婦鎮(zhèn)痛前,第一、二、三產程的疼痛情況:根據VAS 評分[5]對兩組產婦鎮(zhèn)痛前,第一、二、三產程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在直尺上刻度0~10 個數字,以0 表示無疼痛,10 分表示疼痛劇烈不能忍受,由產婦根據自身疼痛情況進行刻度,以得分高表示產婦的疼痛嚴重,痛感劇烈;②比較兩組新生兒出生1、5 min 的Apgar 評分:根據新生兒Apgar 評分對兩組新生兒出生1、5 min 的情況進行評估,評估項目包括新生兒肌張力、脈搏、膚色、呼吸及刺激反應等情況,以10 分為總分,得分高表示新生兒健康情況好[6];③比較兩組產婦產時、產后2 h、產后24 h 的出血量;④比較兩組產婦鎮(zhèn)痛起效時間和鎮(zhèn)痛維持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鎮(zhèn)痛前,第一、二、三產程的疼痛情況比較 鎮(zhèn)痛前,兩組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鎮(zhèn)痛后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觀察組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新生兒出生1、5 min 的Apgar 評分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出生1、5 min 的Apgar 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產婦產時、產后2 h、產后24 h 的出血量比較 兩組產婦產時、產后2 h、產后24 h 的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產婦鎮(zhèn)痛起效時間、維持時間比較 觀察組鎮(zhèn)痛起效時間短于對照組,鎮(zhèn)痛維持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兩組產婦鎮(zhèn)痛前,第一、二、三產程的疼痛情況比較(,分)
表1 兩組產婦鎮(zhèn)痛前,第一、二、三產程的疼痛情況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
表2 兩組新生兒出生1、5 min 的Apgar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新生兒出生1、5 min 的Apgar 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產婦產時、產后2 h、產后24 h 的出血量比較(,ml)
表3 兩組產婦產時、產后2 h、產后24 h 的出血量比較(,ml)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4 兩組產婦鎮(zhèn)痛起效時間、維持時間比較(,min)
表4 兩組產婦鎮(zhèn)痛起效時間、維持時間比較(,mi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分娩是一種復雜的生理過程,在分娩時,產婦陰道擴張和子宮收縮等反應,會引起劇烈的疼痛,使產婦酸堿平衡失調,導致兒茶酚胺過量釋放,使胎兒和產婦安全受到威脅。而且疼痛過于劇烈還會使宮縮頻率不佳,使正常產程進程受到影響,影響了自然分娩率,所以,分娩時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幫助產婦減輕疼痛感,能利于降低剖宮產率,對母嬰結局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7,8]。自然分娩時因產道受到擠壓,持續(xù)的疼痛使有些產婦不能堅持到分娩結束,不耐受疼痛而放棄自然分娩,如果產婦子宮收縮乏力,還會導致難產。由此可見,減輕產婦分娩疼痛,能確保自然分娩順利完成。臨床應用了無痛分娩技術,為產婦應用麻醉藥物進行鎮(zhèn)痛,幫助產婦減輕分娩疼痛,能減輕對子宮收縮產生的不良影響,也能幫助產婦順利打開子宮口,縮短產程,順利完成自然分娩。
羅哌卡因、舒芬太尼均為無痛分娩麻醉技術常用藥物,麻醉效果理想,具體應用方案臨床尚缺乏統一的標準,一般常用的是硬膜外阻滯麻醉與腰硬聯合阻滯麻醉,這兩種麻醉技術都能取得較好的麻醉效果,能阻滯產婦的運動神經。硬膜外阻滯麻醉能幫助產婦保留盆底肌對胎兒頭部感覺,促進分娩完成。腰硬聯合阻滯技術在保留產婦盆底肌對胎兒頭部感覺的同時,還能使麻醉藥盡快發(fā)揮麻醉鎮(zhèn)痛效果,使用最少藥物,達到最佳麻醉效果,從而減輕麻醉風險[9]。
綜上所述,產婦無痛分娩應用腰硬聯合阻滯麻醉技術,能實現藥物快速起效,而且能長時間維持鎮(zhèn)痛效果,幫助產婦減輕分娩疼痛感,能明顯減少產后出血量,鎮(zhèn)痛效果更佳,可以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