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雁,周麗葉,麥景玲
(東莞市長安醫(yī)院婦產科,廣東 東莞 523841)
當產婦進入到分娩的活躍期時,可因子宮收縮而出現(xiàn)強烈的疼痛感。在宮縮痛的刺激下,產婦的生理及心理狀態(tài)均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變化,進而可對其產程的時長及新生兒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1]。有研究結果顯示,在初產婦產程的潛伏期為其肌內注射杜冷丁,可有效地緩解其宮縮痛,減少宮縮痛對其產程的時長及新生兒健康的影響[2]。本次研究將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期間在東莞市長安醫(yī)院進行分娩的200 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在產程的潛伏期為初產婦注射杜冷丁對其產程、產后出血量及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的影響。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在東莞市長安醫(yī)院進行分娩的200 例初產婦。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無妊娠合并癥及并發(fā)癥的產婦;2)不存在進行剖宮產手術指征的產婦。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存在產后出血高危因素的產婦;2)懷有雙胎的產婦;3)子宮為瘢痕子宮的產婦;4)懷有巨大兒的產婦;5)非初產婦;6)骨盆異常的產婦。將這些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100 例產婦。對照組產婦的年齡為22 ~36 歲,平均年齡為(28.4±2.3)歲;其孕周為38 ~41 周,平均孕周為(37.8±1.2)周。觀察組產婦的年齡為23 ~35 歲,平均年齡為(26.4±2.1)歲;其孕周為38 ~42 周,平均孕周為(37.9±1.5)周。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這些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1 對對照組產婦進行干預的方法 當對照組產婦排空膀胱后,對其進行人工破膜,不給予其任何藥物進行干預。
1.2.2 對觀察組產婦進行干預的方法 在觀察組產婦發(fā)生規(guī)律性宮縮,其宮口張開2 ~3 cm 時,指導其排空膀胱。對于進行胎心監(jiān)測的結果未出現(xiàn)異?;蜻M行人工破膜后可見清亮的羊水流出的產婦,為其肌內注射100 mg 的杜冷丁。
1)觀察兩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的時長及產后2 h 的出血量、其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2)采用Apgar 評分評估兩組產婦的新生兒發(fā)生窒息的嚴重程度。Apgar 評分為8 ~10 分,表示新生兒發(fā)生輕度窒息;Apgar評分為5 ~7 分,表示新生兒發(fā)生中度窒息;Apgar 評分為0 ~4 分,表示新生兒發(fā)生重度窒息。
使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兩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的時長及產后2 h 的出血量屬于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 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兩組產婦的新生兒不同嚴重程度窒息的發(fā)生率屬于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的時長均短于對照組產婦,P <0.05;其產后2 h 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產婦,P <0.05。詳情見表1。
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的新生兒中未發(fā)生窒息的新生兒所占的比例高于對照組產婦的新生兒中相應新生兒的占比,P <0.05。觀察組產婦的新生兒中發(fā)生輕度窒息的新生兒所占的比例低于對照組產婦的新生兒中相應新生兒的占比,P <0.05。兩組產婦的新生兒中發(fā)生中度窒息、重度窒息的新生兒所占的比例相比,P >0.05。詳情見表2。
表 1 兩組產婦三個產程的時長及產后2 h 出血量的比較(±s)
表 1 兩組產婦三個產程的時長及產后2 h 出血量的比較(±s)
組別例數(shù)第一產程的時長(min)第二產程的時長(min)第三產程的時長(min)產后2 h 的出血量(ml)觀察組10060.76±1.4841.51±7.602.60±4.90249.23±11.33對照組100120.08±2.9954.13±19.883.51±5.90304.44±10.02 t 值2.4483.5583.2872.621 P 值<0.05<0.05<0.05<0.05
表2 兩組產婦的新生兒不同嚴重程度窒息發(fā)生率的比較[n(%)]
杜冷丁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阿片受體激動劑,屬于苯基哌啶衍生物。該藥主要作用于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對心血管、平滑肌的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對呼吸系統(tǒng)的抑制作用較弱。使用杜冷丁進行治療的患者一般不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的癥狀。杜冷丁的半衰期為3 ~4 h。近年來,杜冷丁被廣泛地應用于產科無痛分娩中。在產程的潛伏期為產婦注射杜冷丁可調整其不協(xié)調的宮縮,緩解其宮縮痛。有研究結果顯示,為進行自然分娩的產婦注射杜冷丁,對其產程的進展可起到促進作用[3]。在產程的潛伏期為初產婦肌內注射杜冷丁2 h 后,胎血中的藥物濃度可達到峰值,然后胎血中的藥物濃度可逐漸降低[4]。在通常情況下,為產婦肌內注射100 mg 的杜冷丁不會對其子宮的血流產生較大的影響。有研究結果顯示,為產婦大劑量的注射杜冷丁后,其呼吸可受到抑制,可使其發(fā)生高碳酸血癥,同時對其子宮、胎盤的血流可產生較大的影響。
有研究結果顯示,杜冷丁具有奎尼丁樣作用(該作用是指藥物既具有b 受體阻斷作用,還具有膜穩(wěn)定作用),可降低心肌的收縮力[5]。為產婦肌內注射杜冷丁后,易使其出現(xiàn)惡心、嘔吐、眼花、頭暈等低血壓癥狀。因此,在為產婦注射杜冷丁后,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心理護理,為其營造一個安靜的分娩環(huán)境。同時密切監(jiān)測產婦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持續(xù)監(jiān)護其胎心的變化情況,以便能夠隨時了解到其宮縮的情況[6]。
杜冷丁主要是通過加速產婦宮頸口的擴張來縮短其產程的時長,降低其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提高其新生兒的存活率。在產程的潛伏期,產婦可出現(xiàn)牽拉性疼痛。隨著產婦的產程進入到活躍期,其宮頸口可隨之擴張,其疼痛感可明顯加重。當產婦的子宮口開2 ~3 cm 時為其肌內注射杜冷丁,可有效地緩解其疼痛感[7]。在此期間,護理人員應多鼓勵、安慰產婦。必要時可遵醫(yī)囑為產婦預防性吸氧,指導其取左側臥位,以增加胎盤的血流量[8]。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在產程的潛伏期為初產婦注射杜冷丁的效果較為理想,可有效地縮短其產程,減少其產后2 h 的出血量,降低其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